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3-010)

作品数:20 被引量:138H指数:7
相关作者:焦新安陈祥潘志明孟闯黄金林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温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结核
  • 10篇杆菌
  • 8篇结核分枝杆菌
  • 8篇分枝杆菌
  • 4篇单克隆
  • 4篇单克隆抗体
  • 4篇抗体
  • 4篇克隆
  • 3篇异烟肼
  • 3篇原核表达
  • 3篇耐药
  • 3篇结核病
  • 3篇干扰素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涂片
  • 2篇牛结核
  • 2篇佐剂
  • 2篇细胞
  • 2篇耐多药
  • 2篇耐多药结核

机构

  • 13篇扬州大学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温州医学院
  • 2篇南华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南昌市疾病预...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 1篇无锡市动物疫...

作者

  • 12篇焦新安
  • 9篇陈祥
  • 8篇潘志明
  • 7篇孟闯
  • 6篇黄金林
  • 5篇徐正中
  • 5篇万康林
  • 5篇李桂莲
  • 4篇张敬蕊
  • 4篇赵秀芹
  • 3篇张成全
  • 3篇周海霞
  • 3篇孙林
  • 3篇牛中伟
  • 3篇张辉
  • 2篇张媛媛
  • 2篇郑佳玉
  • 2篇连璐璐
  • 2篇单锋丽
  • 2篇胡茂志

传媒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动物传染...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嵌合鞭毛蛋白fliC/esat的佐剂效应研究
目的:为研究嵌合表达结核分枝杆菌(MTB)抗原ESAT-6的鞭毛蛋白的免疫佐剂效应。方法:PCR方法扩增鼠伤寒沙门菌鞭毛蛋白基因fliCi及MTB抗原ESAT-6编码序列,通过overlap PCR将ESAT-6编码序列...
张辉文科黄金林胡茂志申峻松潘志明焦新安
关键词:ESAT-6鞭毛蛋白佐剂TH1应答
文献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耐药水平与其耐药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Mtb耐药相关基因katG、inhA、oxyR-ahpC突变与对INH的耐药水平及rpoB突变与对RFP的耐药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分别检测59株耐INH的Mtb临床分离株对INH和30株耐RFP菌株对RFP的最低抑菌浓度(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同时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对INH耐药菌株katG、inhA、oxyR-ahpC和对RFP耐药菌株rpoB的突变情况。结果 INH MIC为0.2500~1.0000μg/ml(低水平耐药菌株)和MIC≥2.0000μg/ml(高水平耐药菌株)的INH耐药株,inhA启动子突变率前者高于后者[53.8%(7/13),4.3%(2/46)],katG315突变率前者低于后者[15.4%(2/13),76.1%(35/46)],χ2值分别为15.57和13.48,P值均为0.000。RFP MIC为0.5000~16.0000μg/ml和MIC≥32.0000μg/ml的RFP耐药株,rpoB531和526位总突变率前者低于后者[62.5%(5/8),95.5%(21/22)],P确切概率=0.048。结论 INH耐药菌株inhA启动子突变与INH低水平耐药有关,katG315突变与INH高水平耐药有关;rpoB531和526位突变与RFP高水平耐药有关。
李桂莲张敬蕊赵秀芹杨骜连璐璐万康林
关键词:微生物敏感性试验RFPINH突变
结核分枝杆菌RD1区rv3873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产物的细胞免疫特性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克隆表达结核分枝杆菌RD1区Rv3873蛋白并初步分析其细胞免疫特性。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rv3873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ET30a(+),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Rv3873,重组质粒在宿主菌BL21(DE3)诱导表达,利用表达的蛋白腹腔注射免疫小鼠,以细胞增殖和ELISPOT试验测定融合蛋白的细胞免疫应答。结果克隆的rv3873测序与已发表序列100%同源,融合蛋白大小43ku,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显示该蛋白能引起小鼠T细胞免疫反应,ELISPOT实验结果表明多肽pep3873刺激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多于IL-4分泌细胞。结论成功地克隆表达了Rv3873蛋白,并发现该蛋白具有良好的细胞免疫特性。
周海霞陈祥郑佳玉牛中伟潘志明焦新安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IFN-Γ
2006-2009年上海市松江区结核病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2006--2009年上海市松江区肺结核病例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2009年松江区所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例和菌阳肺结核病例(共1815例),应用空间扫描统计量探测结核病例的空间聚集区,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聚集区内、外肺结核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差异。结果松江区2006--2009年共确诊活动性肺结核1815例,其中,菌阳肺结核730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例的空间聚集区为车墩镇和新桥镇[相对危险度(RR)=1.38,对数似然比(LLR)=16.78,P〈0.01],是国家级工业区所在地。2006-2007年肺结核病例没有空间聚集性,但2008-2009年出现了空间聚集区车墩镇(RR=1.70,LLR=15.06,P〈0.01)。本地人口病例的空间聚集区为西南部的5个街道(镇),分别为新浜镇、石湖荡镇、小昆山镇、泖港镇和永丰街道(RR=1.49,LLR=10.52,P〈0.01),流动人口病例的空间聚集区为车墩镇(RR=1.55,LLR=15.64,P〈0.01)。对本地病例来说,空间聚集区内农民(AOR=4.9,95%CI:1.9~12.3)和其他职业者(非工人非农民)(AOR=2.6,95%CI:1.1~5.9)群体中的比例更高;在流动病例中,空间聚集区内在上海居住不满5年(居住〈1年:AOR:5.9,95%CI:1.8—19.5;居住1~5年:AOR=3.2,95%CI:1.0~9.9)和其他职业者(AOR=2.8,95%CI:1.5~5.1)群体中的比例较高,来自中国东部地区(AOR=0.3,95%CI:0.1~0.8)和中部地区(AOR=0.5,95%CI:0.3~0.9)的比例较低。结论松江区肺结核病例的分布存在空间聚集性,聚集区为车墩镇。对本地人口病例来说,农民或其他职业者群体中聚集性较高;在流动人口病例中,在上海居住不满5年及来源于中国西部地区群体中聚集性较高。
孙果梅路丽苹彭文祥金晓萍洪建军梅建高谦
关键词:人口统计学结核统计学
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评价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用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对41株和7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分别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的最小抑菌浓度,记录获得结果时间,利用ROC曲线确定利福平和异烟肼的最佳耐药阈值,并和传统的药物敏感性实验罗氏比例法进行比较。结果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获得结果平均时间为8d,利福平和异烟肼的最佳耐药阈值均为0.5μg/mL,以罗氏比例法为金标准,利福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0%,异烟肼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6%和100.0%。结论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是一种简便、敏感、快速的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李桂莲张敬蕊赵秀芹杨骜连璐璐万康林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
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及痰培养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痰涂片及痰分离培养抗酸杆菌检验情况,为确诊和控制结核病提供科学诊断依据。方法 2008-06/2011-05四川省双流县结核病门诊就诊的可疑肺结核(可疑者)2 418例及化疗期间肺结核患者(治疗者)649例,总计3 067例,分别对每例就诊者进行痰涂片和培养检测。结果 3 067例就诊者中查出抗酸杆菌阳性777例,总阳性率为25.33%(777/3067),其中痰涂片阳性(涂阳)524例,痰培养阳性(培阳)651例,阳性率分别为17.09%和21.23%。2 418例可疑者涂阳383例,培阳619例,阳性率分别为15.84%(383/2418)和25.60%(619/2418),培阳高于涂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49例肺结核治疗者涂阳141例,培阳32例,阳性率分别21.73%(141/649)和4.93%(32/649),涂阳高于培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疑肺结核者痰培阳高于涂阳,而肺结核治疗者涂阳高于培阳,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特异性高而敏感性低,分离培养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李定越杨蕊嘉王丹霞刘兴菊杨筠饶正远
关键词:肺结核痰涂片结核病控制
牛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被引量:16
2010年
以纯化的rHis-BoIFN-γ制备兔多抗血清,辛酸—硫酸铵两步法对体内诱生的抗rBoIFN-γ单抗腹水进行纯化,用美洲商陆素(Pokeweed mitogen,PWM)刺激奶牛全血产生的分泌性天然BoIFN-γ筛选出与之反应最佳的单抗5E11。将单抗5E11以40μg/mL浓度包被,与1∶3 000倍稀释的兔抗rHis-BoIFN-γ多抗血清(13.8μg/mL)配对,以1∶6 000稀释的商品化酶标羊抗兔IgG为指示抗体,建立了BoIFN-γ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检出2.56 U/100μL(30.5 pg/100μL)的rHis-BoIFN-γ、8U/100μL的rBac-BoIFN-γ和1U/100μL的分泌性天然BoIFN-γ。以商品化试剂盒作为平行对照,将获得的奶牛临床检测血浆样品使用BoIFN-γ抗原捕获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符合率达到83.9%。本研究建立的BoIFN-γ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可有效检测分泌性IFN-γ,为进一步开发BoIFN-γELISA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陈祥牛中伟徐正中孟闯孙林黄金林潘志明焦新安
关键词: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
γ-干扰素试验和皮试变态反应对检测奶牛结核病的比较被引量:29
2011年
目的评价γ-干扰素试验、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和比较皮试变态反应检测在牛结核病检疫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在牛结核病检疫过程中,953头奶牛同时进行γ-干扰素试验和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检测,其中的190头奶牛进行了比较变态反应试验。结果在同步进行γ-干扰素试验和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检测的953头奶牛中,两者的阳性符合数为147头,阳性符合率为63.8%(294/461),两者的阴性符合数为639头,阴性符合率为88.4%(1 278/1 445);在进行比较皮试变态反应的190头奶牛中,γ-干扰素试验与比较皮试变态反应的阳性符合数为3头,阳性符合率为75%(6/8),阴性符合数为185头,阴性符合率为99.5%(370/372);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与比较皮试变态反应的阳性符合数为4头,阳性符合率为72.7%(8/11),阴性符合数为183头,阴性符合率为99.2%(366/369)。结论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有较高的检出率;同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相比,比较皮试变态反应有较好的特异性;γ-干扰素试验在保持较高灵敏度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陈祥徐正中时振华范峰蒋锁俊孟闯黄根成单锋丽焦新安
关键词:牛结核
重组牛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被引量:13
2009年
为制备针对重组牛γ-干扰素(rBoIFN-γ)的单克隆抗体(mAb),以纯化的原核表达融合蛋白rHis-BoIFN-γ为免疫原,用纯化的rGST-BoIFN-γ为筛选抗原,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研制抗rBoIFN-γ的mAb。结果获得13株稳定分泌抗BoIFN-γmAb的细胞株,命名为1C12、1F7、1G5、3E6、4D5、5E11、5G4、6F8、6G6、7E9、8D3、8F8和9G11。腹水的效价除单抗9G11外,其余效价都在1∶80 000以上;除5G4mAb亚类为IgG2b外,其余均为IgG1。Dot-ELISA结果表明,所得单抗只与融合蛋白rHis-BoIFN-γ和rGST-BoIFN-γ反应,而不与其它重组细胞因子和对照细菌反应,显示其良好的特异性。Western blot显示所获单抗能与相应的融合蛋白发生反应,出现特异性条带。同时所获单抗均能与牛IFN-γ标准品反应。13株单抗均为针对rBoIFN-γ的特异性mAb,为进一步研究rBoIFN-γmAb在牛的免疫调控、牛疫病的致病机制及其诊断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张成全陈祥牛中伟杨卫冲徐正中孟闯潘志明黄金林焦新安
关键词:原核表达单克隆抗体
小鼠巨噬细胞系体外感染卡介苗的应答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体外感染卡介苗的应答。【方法】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23h后,分析细胞形态和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然后去除培养上清中的卡介苗,继续培养不同时间,通过CFSE、annexin V/PI和Rh123标记,分析宿主细胞的应答。【结果】卡介苗感染23h后,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内能明显观察到吞噬泡中的BCG。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54、CD80、CD86、CD11b的表达明显升高,CD11c、I-Ad以及H-2Kd的表达变化不明显。CFSE标记卡介苗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荧光强度逐渐减弱,但是4天后仍然明显地高于对照组。除去培养上清中的卡介苗后继续培养,含有卡介苗的细胞逐渐减少,继续培养60h后基本检测不到。另外,卡介苗感染不能诱导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先升高后降低,5d后,基本上与对照组一致。【结论】通过以上分析,为卡介苗免疫机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
胡茂志陈义芳韩璐季琰郑佳玉孟闯周海霞陈祥焦新安刘秀梵
关键词:卡介苗RAW264.7共刺激分子线粒体膜电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