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3-011)

作品数:14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柏青王兆华梁友宝梁华彭美玉更多>>
相关机构:蚌埠医学院蚌埠市传染病医院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9篇结核
  • 5篇亚群
  • 4篇细胞亚群
  • 4篇流式细胞
  • 4篇流式细胞术
  • 4篇杆菌
  • 4篇ΓΔT细胞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淋巴细胞亚群
  • 3篇结核患者
  • 3篇抗原
  • 3篇白细胞介素
  • 2篇人外周血
  • 2篇流式细胞术检...
  • 2篇结核分枝杆菌
  • 2篇结核杆菌

机构

  • 11篇蚌埠医学院
  • 2篇蚌埠市第一人...
  • 2篇蚌埠市传染病...
  • 2篇山东万杰医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江西省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常州市武进人...
  • 1篇约翰霍普金斯...

作者

  • 11篇李柏青
  • 3篇梁华
  • 3篇梁友宝
  • 3篇王兆华
  • 2篇彭美玉
  • 1篇田丽丽
  • 1篇郭术俊
  • 1篇陈玉芊
  • 1篇李丽
  • 1篇祝秉东
  • 1篇吴长有
  • 1篇贺文欣
  • 1篇邱晓静
  • 1篇姜丽娜
  • 1篇张颖
  • 1篇王健
  • 1篇杨军平
  • 1篇姚春艳
  • 1篇马飞
  • 1篇蔡辉

传媒

  • 8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例L型支气管戈登菌肺部感染的报道被引量:1
2010年
放线菌目戈登菌属支气管戈登菌存在于环境中,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感染致病。从1例肺部感染4年的78岁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1株菌株,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16SrRNADNA,序列比对分析证实为支气管戈登菌。该菌株在含蔗糖的Middlebrook7H9(7H9-L)半固体培养基上呈煎蛋样嵌入性生长,在含氯化钠的92-3TB(92-3TB-L)液体培养基也生长,而在罗氏培养基、BACTECMGIT-960、不含氯化钠的92-3TB(92-3TB-B)液体培养基及不含蔗糖的Middlebrook7H9(7H9-B)半固体培养基不生长。涂片抗酸染色显微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抗酸染色阴性球状或短杆状菌。传代培养2代后可见橘红色菌落,涂片抗酸染色可见少量抗酸染色弱阳性杆状菌,革兰染色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体为杆状。结果表明,从患者痰液中分离的菌株为L型支气管戈登菌,提示肺部感染迁延不愈的免疫力低下患者需考虑感染L型支气管戈登菌的可能。
陈玉芊同重湘姜元水永珍田丽丽张颖祝秉东
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产生IL-22的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在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人外周血产白细胞介素22(IL-22)的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方法,并探讨其在结核病(TB)患者中的应用,以了解产IL-22的淋巴细胞亚群在抗结核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方法采集22例TB患者和18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与相同体积RPMI-1640培养液混匀,加入佛波醇酯(PMA)和钙离子霉素,混匀后于37℃5%CO2静置培养2 h,再加入莫能霉素后继续培养4 h,收集细胞,用荧光素标记进行细胞表面抗原和胞内细胞因子染色,用FCM检测表达IL-22、IL-17的不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 PMA浓度为100 ng/mL,钙离子霉素浓度为1μg/mL,刺激培养2 h可最有效刺激IL-22的产生;TB患者外周血中产IL-22的γδT细胞比例(7.37%)明显高于正常人(1.81%,P<0.05),而在CD4+T、CD8+T、自然杀伤(NK)细胞和B细胞等其他细胞亚群中,产IL-22的阳性细胞比例在T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22和Th17细胞比例在T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了一套简便、完整、可靠的FCM检测产IL-22的淋巴细胞亚群的方法,产IL-22的γδT细胞在抗结核感染免疫中可能发挥免疫效应。
梁华梁友宝贺文欣杨军平孙国宏杨小军李柏青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2白细胞介素17结核病流式细胞术
抗结核杆菌耐热抗原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建立及其特性的初步鉴定
2010年
目的:建立针对结核杆菌耐热抗原(Mtb-HAg)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产生的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和生物学活性作初步鉴定。方法:BALB/C小鼠用Mtb-HAg免疫3次后,取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以10∶1比例在50%PEG作用下细胞融合,随后在HAT培养液中进行选择性培养,常规有限稀释法筛选克隆和亚克隆化;用间接ELISA法测定单抗效价和特异性鉴定。结果:在细胞融合2次,筛选杂交瘤细胞3次和亚克隆化后,获得了3株杂交瘤细胞株,ⅠC12、ⅡE4、ⅡG8,效价分别为1∶32 000、1∶16 000、1∶16 000。其中ⅠC12杂交瘤株分泌的抗体仅与Mtb-HAg的蛋白峰Ⅰ有阳性反应,但ⅠC12单抗对Mtb-HAg激活人γδT细胞的活性没有明显影响。ⅡE4和ⅡG8杂交瘤株分泌的抗体与Mtb-HAg蛋白峰Ⅰ、峰Ⅱ、峰Ⅲ均无反应。结论: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三株能稳定分泌高滴度抗Mtb-HAg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其中ⅠC12对蛋白峰I有特异性。
彭美玉李柏青
关键词:结核杆菌抗原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B细胞表位肽对人外周γδT细胞的特异性激活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tb)抗原中B细胞多肽表位能否特异性刺激γδ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方法:选择文献报道的Mtb抗原中B细胞识别的多肽表位(BP)序列,人工合成6条多肽(BP1~BP6)和本实验室筛选的γδT细胞识别的2条表位多肽(TP),包被24孔培养板,采集健康成年人外周血分离获取PBMC,经CFSE染色后放入分别包被BP1至BP6和TP14、15的培养板中刺激培养。以Mtb耐热抗原(Mtb-HAg)作为阳性对照,以IL-2作为阴性对照。培养12 d后,收集扩增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百分率及增殖指数(PI)。结果: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将各组与阴性对照进行配对样本比较,发现14例的γδT细胞百分率在BP2、BP4、TP14、TP15组和Mtb-HAg组的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的γδT细胞增殖指数在BP2、BP4、BP5、BP6、TP14组和TP15组的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b抗原中B细胞表位肽片段,与γδT细胞的表位肽类似,在体外能刺激人PBMC中γδT细胞的增殖。虽然对γδT细胞刺激增殖和活化有个体差异性,但仍有力提示B细胞表位肽可特异性激活γδT细胞。
王充李柏青
关键词:MTB抗原ΓΔT细胞B细胞表位
CD4^+T细胞亚群在结核性胸膜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结核病仍然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性疾病之一,结核性胸膜炎是肺外结核的常见疾病,在发展中国家,结核感染是导致胸腔积液的最常见原因.同时,由于当前病原诊断方法灵敏度及特异性尚低,对结核性胸膜炎能否及时诊断仍是困扰临床医生的棘手问题.
李丽吴长有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CD4^+T细胞亚群传染性疾病常见疾病肺外结核胸腔积液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抗原T细胞表位的研究进展
2011年
结核分枝杆菌(Mtb)的蛋白抗原根据所处细胞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分泌性蛋白、胞质内蛋白和膜脂蛋白三类。其中Mtb分泌性蛋白对抗结核菌感染的免疫作用最为重要。因此,目前研究较深入的Mtb抗原均集中在Mtb的分泌性蛋白,如ESAT-6、CFP-10、MPT64、38kDa和Ag85复合物等。
彭美玉李柏青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抗原T细胞表位
一种简便易行核酸疫苗质粒纯化工艺的开发被引量:2
2011年
介绍了一种成本低、步骤少、简单易行的质粒纯化制检工艺。该工艺选择优势产生超螺旋质粒的大肠杆菌菌株以无蛋白质培养基进行发酵罐培养,采用碱裂解法,对质粒制备过程中所用的层析吸附材料、核酸结合溶液、去除内毒素等杂质的方法和浓缩等步骤进行了实用性改进,并建立了相应的检定方法,所得质粒的纯度达到临床级要求。
张平静李忠明刘庆良
关键词:核酸疫苗质粒纯化内毒素硅胶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和胞内杀伤分子的变化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检测初治和复治结核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和胞内杀伤分子的变化。方法:取健康人(112名)和结核病患者145例(初治105例,复治40例)抗凝外周全血标本,加荧光标记抗CD3、CD56、CD8、颗粒酶和穿孔素抗体进行标记,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初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NK细胞的比例(16.95±8.27)%显著低于健康组(19.99±9.28)%(P<0.01)。健康组外周血NK细胞绝对值计数为(44.32±26.69)×104/ml,结核初治组为(33.31±21.44)×104/ml,复治组为(36.8±24.97)×104/ml,结核初治组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结核病患者NK细胞中表达颗粒溶解素(85.78±11.63)%,穿孔素(82.88±17.05)%,颗粒酶(79.07±15.64)%,健康组(87.31±10.34)%、(82.85±13.03)%、(88.04±7.27)%,2组颗粒溶解素和穿孔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颗粒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治组结核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明显降低,但NK细胞中颗粒溶解素、穿孔素的表达和健康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邱晓静王兆华王健孙建忠姚春艳李柏青
关键词:肺结核自然杀伤细胞颗粒酶穿孔素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中白细胞介素-9产生细胞比例的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肺结核病(tuberculosis,TB)患者外周血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中白细胞介素(interluekin,IL)-9产生细胞比例的变化。方法采集26例活动期肺TB患者(TB组)和23例健康志愿者(HD组)外周血样本,加刺激剂佛波醇酯(PMA)和钙离子霉素(IM),以及阻断剂莫能霉素作用6h后,用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作T细胞亚型表面分子和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中分泌IL-9细胞的比例。结果CD3+总T细胞中产生IL-9的细胞比例在TB组和HD组分别为0.32%和0.35%,在CD4+αβT细胞中分别为0.21%和0.22%,在CD8+αβT细胞中分别为0.35%和0.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γδT细胞中产生IL-9细胞的比例,TB组(2.93%)高于HD组(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D组比较,TB患者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中IL-9产生细胞的比例无明显改变,而18T细胞中分泌IL-9细胞比例显著增加。
梁友宝梁华王兆华李柏青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9ΓΔT细胞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氧方法学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建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cells,PMN)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方法。方法:健康人外周全血或用Percoll分离的PMN,加探荧光针双氢罗丹明123(DHR123)或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作用15 min,再加佛波醇酯(phorbo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于37℃作用5-90 min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MN内的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RHO)或氧化型二氯荧光素(dichlorofluorecin,DCF)的荧光强度,以反映PMN内ROS产生的水平。结果:以DHR123为荧光探针时,PMA刺激全血或分离PMN产生ROS的时间动力学相似,在37℃作用5-60 min ROS量呈递增趋势,且在60 min左右达到峰值,60-90 min时渐下降。以DCFH-DA为荧光探针时,PMA刺激全血PMN产生ROS,在37℃作用5 min时反应生成ROS量达到峰值,随后出现明显递减趋势,而PMA刺激分离PMN产生ROS在5-30 min逐渐增高并在60-90 min达平台期。实验中还发现甲醛试剂可以降低RHO的荧光强度。结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MN产生ROS是一种简便、可靠、稳定的方法。
蔡辉姜丽娜李柏青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术活性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