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03070)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赵杰陈浩徐樟浩全丽娜张芳芳更多>>
相关机构:台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矿业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凹凸棒
  • 1篇悬浮液
  • 1篇水型
  • 1篇橄榄油
  • 1篇烷基糖苷
  • 1篇相转变
  • 1篇流变性
  • 1篇机化
  • 1篇凹凸棒石
  • 1篇W/O型

机构

  • 4篇台州学院

作者

  • 4篇陈浩
  • 4篇赵杰
  • 2篇徐樟浩
  • 1篇房伟
  • 1篇张芳芳
  • 1篇全丽娜

传媒

  • 2篇纳米科技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非金属矿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凹凸棒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状液的制备条件及形成机理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选取凹凸棒作为乳化剂,系统研究pH值、颗粒质量分数、油相体积分数以及不同价态盐对橄榄油/水型Pickering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pH值在4~9范围内可制备出稳定的乳状液;颗粒质量分数提高可增强乳液的分层和聚结稳定性;乳液液滴直径随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无机盐的引入不会对乳液相及水相体积产生影响,但对乳液液滴的尺寸分布影响显著,其中Nacl浓度的增加有利于乳状液液滴数均直径的增加,而CaCl2浓度增加时,乳状液液滴数均直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显微镜图片显示,凹凸棒颗粒主要以聚集体网状结构的方式附着在油一水界面处,从而起到稳定乳液液滴的效果。
陈浩张晓优徐樟浩赵杰
利用有机化凹凸棒石颗粒制备W/O型Pickering乳液被引量:3
2014年
选取我国储量丰富的凹凸棒石矿,对其表面进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有机改性处理,将制备的纳米颗粒应用于乳液的制备。系统考察了体系pH、颗粒质量分数和油相体积分数等因素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分散体系pH的增加,乳液液滴尺寸先增大后减小又增大再减小;随着颗粒质量分数的提高,可用于稳定乳液的颗粒数量增多,乳液稳定性提高;随着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大,乳液液滴尺寸先增大后减小又增大再减小。通过调节水相体系的pH,成功制备了由有机改性凹凸棒石颗粒单独稳定的W/O型乳液。
张芳芳全丽娜陈浩赵杰
关键词:相转变
凹凸棒/烷基糖苷悬浮液流变行为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以烷基糖苷(APG)为分散剂,系统研究分散剂的用量对凹凸棒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运用等温吸附和Zeta电位测定技术对流变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并用六种流变模式对悬浮液的流变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随烷基糖苷浓度的增大,悬浮液的塑性粘度出现减小、增加再减小的趋势,其中,烷基糖苷浓度为200mg/L时凹凸棒悬浮液塑性粘度最大,该浓度也是悬浮液由“剪切变稀”向“剪切变稠”的转变点。凹凸棒/烷基糖苷悬浮液的流变曲线符合Herschel Buikley流变模型。
陈浩房伟赵杰
关键词:凹凸棒烷基糖苷流变性
凸棒颗粒稳定的橄榄油/水型Pickering乳状液的制备条件及形成机理研究
2013年
选取凹凸棒作为乳化剂,系统研究pH、颗粒浓度、油相体积分数以及不同价态盐对橄榄油/水型Pickering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pH在4~9范围内可制备出稳定的乳状液;颗粒浓度的提高可增强乳液的分层和聚结稳定性;乳液液滴直径随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无机盐的引入不会对乳液相及水相的体积产生影响,但对乳液液滴的尺寸分布影响显著,其中NaCl浓度的增加有利于乳状液液滴数均直径的增加,而CaCl2浓度增加时,乳状液液滴数均直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凹凸棒可作为一种新型纳米乳化剂应用于绿色乳状液的制备。
陈浩张晓优徐樟浩赵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