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CX10G-E01-02-01)

作品数:4 被引量:257H指数:4
相关作者:于贵瑞李海涛梁涛李家永陈永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凋落
  • 2篇凋落物
  • 2篇亚热带
  • 2篇养分
  • 2篇养分释放
  • 2篇碳储量
  • 1篇亚热带森林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储量
  • 1篇森林凋落物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碳循环
  • 1篇土地利用方式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生态
  • 1篇土壤生态系统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土壤有机碳储...
  • 1篇千烟洲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于贵瑞
  • 3篇李海涛
  • 2篇陈永瑞
  • 2篇李家永
  • 2篇梁涛
  • 1篇石培礼
  • 1篇高鲁鹏
  • 1篇王姗娜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3篇2007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井冈山森林凋落物分解动态及磷、钾释放速率被引量:98
2007年
应用网袋分解法对井冈山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高山矮林地上和地下(10cm)2个分解组的叶凋落物进行了连续2年的分解试验,测定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以及P、K元素的释放动态.结果表明:3种林分叶凋落物残留率与时间呈负指数衰减关系.各林分凋落物干质量损失前期较快,第1年末两组平均质量损失率分别为50.6%(常绿阔叶林)、41.7%(针阔叶混交林)和40.13%(高山矮林),且地上组显著高于地下组;后期较慢,至第2年末2组平均质量损失率分别达到60.95%(常绿阔叶林)、57.06%(针阔叶混交林)和56.60%(高山矮林),均以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高山矮林为序递减,地上组与地下组的差异不显著.根据Olson指数衰减模型对质量损失率结果进行拟合,发现3种林分样地上凋落物分解95%所需的时间(t0.95)为6.8~9.9年,其大小排序为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高山矮林.P在不同林分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均存在明显的净固持效应,其强度顺序为高山矮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初始P含量和C/P可能是导致上述情形的原因.K在各林分的多数时间均表现为净释放.以试验末期的元素释放量计算,P的释放速率在地上组和地下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而K则为地上组显著高于地下组.
李海涛于贵瑞李家永梁涛陈永瑞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速率磷钾养分释放
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四种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动态及养分释放被引量:64
2007年
应用网袋分解法,连续2a对我国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内有代表性的人工林类型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木荷(Schimasuperba)+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混交林的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及其C、N元素释放动态进行了研究,凋落物样品分地上、地下两组处理方式。4种林分凋落物地上组的第1、2年分解速率(凋落物的年失重率)依次为马尾松林〉混交林〉湿地松林〉杉木林,马尾松林〉混交林〉杉木林〉湿地松林;地下组的第1、2年分解速率顺序分别为马尾松林〉混交林〉杉木林〉湿地松林,马尾松〉杉木林〉湿地松林〉混交林。各林分地上组凋落物分解速率明显快于地下部分,马尾松林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在不同时期均高于其它林分。4种林分凋落物的分解动态符合Olson指数衰减模型。根据拟合方程得出的凋落物分解95%时间为4~01a,介于暖温带常见树种凋落物95%被分解所需时间8~17a,地处南亚热带季风区的鼎湖山凋落物分解95%所需的时间2~8a。养分元素释放率的变化因不同林分和分解时期而异。C在各林分中始终表现为净释放,地上组凋落物的释放率大多数时间均高于地下组。N则于湿地松林、马尾松林和混交林中前期表现出富集现象,而后开始净释放,其中湿地松林凋落物的N富集现象最为显著,释放速率在两个试验年度均为各林分中最低,凋落物中初始的高C/N比是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杉木林凋落物具有最低的初始C/N比,没有出现N富集现象,且在两个试验年度末期均维持了较高的N释放率.
李海涛于贵瑞李家永陈永瑞梁涛
关键词:凋落物养分释放林分亚热带
赣中亚热带森林植被碳储量被引量:55
2007年
利用已发表的乔木生物量回归模型(乔木层)和样方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沿江西省泰和县灌溪乡千烟洲至井冈山市大井林场一线,采用样带法研究了赣中地区亚热带湿润气候下的植被群落碳储量及其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碳储量绝大部分集中于乔木层。乔木层单位面积碳储量与乔木密度的幂指数为-0.0756。碳储量的空间变化规律表现为植被的碳密度与经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纬度和海拔间均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表现为随着纬度和海拔增加植被碳密度递减。各层片的碳密度与其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李海涛王姗娜高鲁鹏于贵瑞
关键词:亚热带碳储量物种多样性千烟洲
拉萨河下游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储量格局被引量:47
2003年
以拉萨河下游河谷宽谷区达孜农场为例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垂直空间格局 ,并讨论了农田退耕为弃耕地和人工林等土地利用方式的碳固定功能。结果表明 :拉萨河谷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 ,其中沼泽草甸、人工杨树林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沼泽草甸、杨树林和灌丛草原类型在浅层土壤积累了相对较多的有机碳 ,而耕作类土壤如农田、弃耕地和苗圃的有机碳垂直分布则相对较均匀。农田退耕为弃耕地、苗圃和建立人工林网后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和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提高 ,具有碳固定功能 ,其中 ,农田退耕还林积累有机碳的碳固定能力最强。达孜农场土壤有机碳储量为 1 0 71× 1 0 4 Mg,其中草甸土和灌丛草原土是达孜农场土壤碳储量最大的土壤类型 ,在 5 1 9%土地面积上储藏了有机碳总量的 77 6%。
石培礼于贵瑞
关键词:有机碳土壤生态系统碳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