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6jwsk097)
- 作品数:13 被引量:75H指数:5
- 相关作者:郑红渠杨雅丽张庆林刘倚伶毛兴永更多>>
- 相关机构:长江师范学院西南大学涪陵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及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对西部地区36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男教师的去个人化现象比女教师严重,班主任在情绪疲惫和去个性化现象方面比一般教师严重,中学教师的去个性化现象比小学教师严重;(2)中小学教师自我效能感较高,男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教师;班主任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一般教师;中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小学教师;(3)成就感、去个人化、性别、是否班主任直接预测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 郑红渠
-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
- 《礼记》引经与稽古修辞选择的崇古意识被引量:2
- 2007年
- 《礼记》是负载中国古代礼制文化与儒家学术思想的经典文献,也是研究上古书面语历史面貌与修辞规律的珍贵语言学资料。引经与稽古是《礼记》中使用最频繁的修辞手段和叙述方式,礼学家阐释礼蕴涵的义理缘由与道德精神,最擅长援引经典文献和负载了古代圣贤治国之道与道德精神的经典话语,最善于讲述时人熟知的古代"故事",通过引经据典来阐发礼学之精义。这种修辞选择与话语叙述方式根源于华夏民族"反本报始"的文化寻根意识与灵魂深处"初始之完美"的文化激情。礼学文本热衷于对历史的追忆与检索,在回望历史中寻找指引和规范现实生活的真理,表现出浓厚的崇古意识。
- 杨雅丽
- 关键词:《礼记》礼学引经
- 西部地区中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通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中学生特质焦虑影响因素问卷对我国西部地区54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中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地高于全国常模,一半以上的学生存在焦虑问题,初三和高三学生焦虑水平低于其它几个年级,其中初三学生显著低于高一学生;(2)特质焦虑影响因素中除不良环境外,其余各因子与焦虑症状具有显著的相关;自卑倾向、身体虚弱、人际困扰能直接预测焦虑症状。
- 郑红渠
- 关键词:焦虑影响因素中学生
- 三峡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三峡库区401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中学生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依次是学习压力、强迫、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男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上存在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男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要比女生差。
- 郑红渠
- 关键词:三峡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
- 重庆地区中小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对重庆地区46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地区中小学教师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男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教师,中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小学教师;自我效能感在教龄方面的变化趋势为随着教龄的增加,自我效能感也不断提高;在职务方面则为递减的趋势,即学校领导自我效能感最高,班主任其次,一般教师最低。
- 郑红渠
-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中小学教师
-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维度的初步构建被引量:11
- 2007年
- 本研究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构建出教师心理健康的八个维度,编制了初测问卷,对初测问卷的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了六个维度6、1个项目的正式问卷,对正式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得到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六个维度是:挫折应对问题、职业倦怠、人格障碍、躯体症状、社会适应问题和人生态度问题。对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在这六个维度上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 郑红渠张庆林
-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
- 西部地区高一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Hotwize的《英语学习课堂焦虑调查问卷》对西部地区590名高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高一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英语学习焦虑,其中交流焦虑最严重;女生英语学习焦虑高于男生;普通中学低于重点中学;自觉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英语学习焦虑低于自觉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英语成绩与英语学习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文章分析了高一学生英语焦虑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了改进的措施,望能为西部地区学校的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 郑红渠毛兴永
- 关键词:高一学生英语学习焦虑
- 儒家德治主张与教育思想的人文性及现实意义被引量:1
- 2006年
- 中华文化具有崇尚德治、重视教育的之人文特征,儒家正是这一文化传统的奠基者、实践者与弘扬者。儒家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政治主张,把道德教化和“移风易俗”作为治国之首要任务。儒家的教育思想包涵着深刻的文化精神和广阔的社会内容,其鲜明特色即人文性。其德治思想渗透于教育教学领域,主张教育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即是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品格和人文精神。儒家的德治思想和教育观念对当今人文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杨雅丽杨丁桥
- 关键词:儒家教育人文品格
-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文章采用自编《教师心理健康问卷》对重庆、四川、贵州等地的89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躯体症状最严重,接下来依次是职业倦怠、挫折应对问题、人格障碍、人生态度问题、社会适应问题;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中师或中专学历水平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大专或本科学历的教师。
- 郑红渠张庆林
-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 论儒家乐论的伦理政治型特征被引量:2
- 2006年
-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中国学术始终将道德伦理与社会政治作为话语主题之核心,儒家乐论即呈现出鲜明的伦理政治型特征。儒家认为乐“与政通”,能折射出政治之得失与道德之盛衰,因而察乐可以知政。儒家认为礼和乐都具有治国经邦之功能,但礼作用于社会是别异,乐作用于社会是和同。儒家重视乐的伦理价值和政治教化功能,认为乐“通伦理”,可以培育人崇高的道德精神。儒家乐论蕴涵的文化特性对当代民族精神家园之构建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杨雅丽
- 关键词:礼乐道德精神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