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12A209)

作品数:25 被引量:140H指数:8
相关作者:平劲松黄勇胡小工史弦李金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天文地球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2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1篇VLBI
  • 10篇嫦娥
  • 9篇嫦娥一号
  • 7篇火星
  • 6篇定轨
  • 6篇月球
  • 6篇深空
  • 6篇深空探测
  • 5篇卫星
  • 5篇精密定轨
  • 4篇多普勒
  • 4篇一号卫星
  • 4篇嫦娥一号卫星
  • 4篇火星探测
  • 3篇月球探测
  • 3篇开环
  • 3篇USB
  • 2篇优化设计
  • 2篇甚长基线干涉
  • 2篇探月

机构

  • 24篇中国科学院上...
  • 8篇中国科学院研...
  • 7篇北京航天飞行...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跟踪与通...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 2篇北京航天指挥...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安卫星测控...

作者

  • 15篇平劲松
  • 9篇史弦
  • 8篇胡小工
  • 8篇简念川
  • 8篇黄勇
  • 7篇王广利
  • 7篇李金岭
  • 6篇钱志瀚
  • 6篇尚堃
  • 6篇郑为民
  • 6篇黄倩
  • 6篇张素君
  • 5篇洪晓瑜
  • 5篇李培佳
  • 5篇王明远
  • 5篇曹建峰
  • 5篇刘庆会
  • 4篇严豪健
  • 4篇冯礼和
  • 4篇鄢建国

传媒

  • 4篇宇航学报
  • 4篇中国科技成果
  • 3篇物理
  • 3篇飞行器测控学...
  • 3篇中国科学(G...
  • 3篇中国科学:物...
  • 2篇科学通报
  • 1篇天文学进展
  • 1篇航天器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宇航学会...

年份

  • 4篇2011
  • 8篇2010
  • 14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推进行星无线电科学探测研究在我国深空探测中的发展
行星无线电科学研究学科通过检测无线电信号从航天器传播到地球上,被地面接收站接收的路径上的相位和幅值的变化来研究行星及他们的卫星的大气和电离层的结构、行星重力场、质量、行星环、行星历表、太阳等离子体、磁场、彗星迹、以及重力...
平劲松王明远张素君史弦韩婷婷简念川黄倩苏晓莉王广利郭鹏严豪健刘庆会
关键词:行星探测DEVELOPMENT
文献传递
对“火星快车”探测器的三程多普勒观测实验
2009年
笔者基于数字无线电技术,开发了基于卫星视向速度提取的开环测量技术和原理样机。利用中国VLBI网,针对欧洲航天局(ESA)的“火星快车”(Mars Express)探测器进行了三程多普勒观测实验。目前结果显示,在1秒积分情况下,“火星快车”的三程多普勒测量精度RMS达到1mm/s,这一精度与通常的双程多普勒水平相当。三程多普勒数据已经开始尝试用于嫦娥一号卫星的定轨,在提高卫星横向速度分辨上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增加了有效观测时间。
尚堃史弦简念川平劲松鄢建国
关键词:火星快车深空探测
运动学统计定轨法应用于CE-1落月轨迹确定被引量:8
2010年
运动学统计定轨方法不同于常规动力学统计定轨方法和几何法,既不需要建立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又可以利用整个弧段的测量信息进行统计计算,所以采用运动学统计定轨的方法描述飞行轨迹特别适用于嫦娥二期的动力落月过程。对嫦娥一号(CE-1)落月过程,采用运动学统计定轨方法,联合USB和VLBI数据进行轨道计算并确定CE-1的落月轨迹以及撞月点的位置,将所得结果与动力学统计定轨结果进行比较。计算表明,运动学统计定轨方法精度可以满足工程要求,可以为探月工程二期软着陆阶段的导航提供一种较为可行的定轨方法。
李培佳胡小工黄勇曹建峰
关键词:嫦娥一号VLBIUSB
定位归算在嫦娥二号任务实时阶段的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该文统计分析了嫦娥二号任务实时阶段的VLBI观测时延和定位结果的精度,讨论了定位归算方法在嫦娥二号卫星关键弧段实时轨迹监测中的应用,从定位归算角度分析了X波段测控体制试验的关联技术指标,为我国后续探月卫星任务进行了有益的方法与软件铺垫,积累了工程与技术实践经验.
李金岭刘鹂郑为民钱志瀚
关键词:月球探测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用于“萤火1号”火星轨道器的开环电测技术被引量:1
2009年
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1号"计划于2011年和俄罗斯的火卫一采样探测器一道发射升空."萤火1号"将探测火星的空间环境,并验证深空导航测控与通信技术.与常规的火星探测任务不同,该探测器的轨道与位置测量主要利用天文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开环跟踪测量技术、差分单程测距测速技术、同波束干涉测量技术以及单程多普勒(Doppler)测速技术.
平劲松尚堃张素君简念川王明远鄢建国孙靖史弦黄倩戴春丽韩婷婷冯礼和严豪健王广利
关键词:火星探测
深空探测DOD测量技术的实现
2009年
本研究开发了可用于深空探测任务中的开环差分测速观测技术和设备,并首次应用于嫦娥-1绕月探测中。测轨观测验证的结果表明,差分观测可以很好地消除开环观测中上行站的系统频率漂移问题。该技术也可以用于太阳系中更遥远天体的探测,如在中俄联合火星探测中对YH-1探测器的差分单程测轨任务。
简念川尚堃史弦张素君平劲松冯礼和唐歌实刘俊泽
关键词:深空探测YH-1
“火星快车”下视雷达对火星电离层探测简介
2009年
火星是近年来深空探测的热点,对火星电离层的观测和研究是火星探测的主要内容之一.欧洲航天局2003年发射了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它所搭载的下视雷达MARSIS(火星地表和电离层探测雷达)为火星电离层探测提供了大量数据,文章简单介绍了利用MARSIS探测火星电离层的基本原理,探测数据的结构和利用这些探测数据进行电离层研究的现状.
王明远平劲松张素君严豪健
关键词:电离层火星
2008年佘山25 m射电天线归心测量中的GPS资料归算被引量:2
2010年
处理了2008年8月佘山25 m射电天线归心测量中的GPS观测资料。针对每期测量时段仅6 h,不足以平滑测站坐标在天以内的高频变化,以及测量数据存在的严重周跳问题,特别调整了GAMIT软件解算模式的设置,即将参考站和待测站的坐标采用值做松弛约束(10 m)、参数解算模式选择快速迭代,以避免周跳较大的观测数据被删除,并且采取了手动和软件自动相结合修复周跳的方式,得到了形式误差小于4 mm的基线向量解,且测控点在ITRF2005系统下的坐标精度均好于2 mm。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测控网的GPS测量结果与光学测量结果之间的坐标转换参数求解问题。具体计算表明,由于存在大的旋转和平移,参数解难以收敛,为此采用了大参数部分预先扣除的方式。经6种解算模式的比较,最终获得了较高精度的转换参数,拟合残差均小于5 mm。以上工作为佘山站后续VLBI、SLR归心测量及本地连接测量做了必要的铺垫。
刘鹂程宗颐程宗颐
关键词:GPSVLBI归心测量ITRF
深空探测中多普勒的建模与应用被引量:19
2011年
针对深空探测中的多普勒观测资料的单程和三程模式,分别给出了瞬时和积分的观测模型,双程多普勒观测模型是三程模式的一个特殊情况。通过比较瞬时和积分多普勒的差异,推断在积分周期取得足够小时,瞬时观测模型与积分模型是一致的。利用2009年8月份对火星探测器MEX的三程多普勒测轨资料的处理,检验了三程多普勒资料观测模型的正确性,利用约一个圈次8小时三程多普勒数据进行轨道计算,定轨结果与欧空局重建轨道位置差约几百米。
曹建峰黄勇胡小工胡松杰
关键词:深空探测多普勒
USB与VLBI联合确定“嫦娥一号”卫星撞月点的位置被引量:19
2010年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击月球,准确撞击位于月球"丰富海"的预定区域。国内USB和VLBI测控网对撞月过程进行了跟踪测量。撞月飞行段可描述为相对于月心参考系的椭圆轨道,其偏心率约为0.3。本文利用统计定轨方法,联合USB和VLBI数据确定"嫦娥一号"卫星撞月点的位置。通过对撞月前100km×15km环月轨道的测轨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测距系统误差及光压系数参数,并应用于撞月段的短弧轨道计算。将地面接收到卫星信号的最后时刻判定为撞击时刻,根据撞月轨道计算了该时刻"嫦娥一号"在月固系中的位置。为判断该位置是否在月面,结合月面数值高程模型ULCN2005,由该点的月面经纬度确定了该点的月面高程。通过比较由轨道计算得到的落点高程与ULCN2005提供的高程差异,评估了撞月点计算的精度。
曹建峰黄勇胡小工黄倩李培佳陈明
关键词:硬着陆精密定轨USBVLBI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