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207006)

作品数:8 被引量:119H指数:8
相关作者:张天真朱协飞郭旺珍俞敬忠张培通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基因
  • 4篇性状
  • 3篇陆地棉
  • 3篇棉花
  • 3篇分子标记
  • 3篇产量性状
  • 2篇泗棉3号
  • 2篇棉花品种
  • 2篇分子标记辅助
  • 2篇分子标记辅助...
  • 2篇QTL
  • 2篇标记辅助选择
  • 1篇单用
  • 1篇多基因
  • 1篇多基因遗传
  • 1篇性状基因
  • 1篇衣分
  • 1篇英文
  • 1篇优良家系
  • 1篇育种

机构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5篇张天真
  • 3篇郭旺珍
  • 3篇朱协飞
  • 2篇张培通
  • 2篇李俊文
  • 2篇刘爱英
  • 2篇石玉真
  • 2篇金骏培
  • 2篇袁有禄
  • 2篇俞敬忠
  • 2篇武耀廷
  • 1篇张建宏
  • 1篇张桂寅
  • 1篇邵艳华
  • 1篇刘进元
  • 1篇马峙英
  • 1篇汪保华
  • 1篇黄乃泰
  • 1篇王淑芳

传媒

  • 3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Acta B...
  • 1篇棉花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皖杂40杂交棉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及遗传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陆地棉杂交种皖杂40为基础材料,配制多世代群体,进行多年多点多世代群体联合试验,研究该组合杂种优势的表现及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皖杂40杂交棉的皮棉产量、籽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的平均中亲杂种优势F1代分别是26.1%、23.7%、15.1%、6.6%和2.0%;F2代分别是21.1%、19.2%、13.0%、6.4%和1.5%。皖杂40杂交棉的纤维品质性状杂种优势低。高产杂交棉的杂种二代具有在生产上利用价值的产量杂种优势。通过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体系分离分析和多世代平均数联合尺度测验验证,表明控制皖杂40杂交棉皮棉产量、霜前花产量、铃数和衣分的遗传效应主要是显性效应,控制铃重的遗传效应包括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因此,显性效应是该杂交棉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形成的主要遗传基础。棉花产量和品质性状存在主基因遗传效应。
金骏培武耀廷张天真
关键词:杂交棉杂种优势显性效应主基因多基因遗传
高产棉花品种泗棉3号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分析被引量:29
2006年
利用泗棉3号和CARMEN构建的RIL及其F2、B1、B2、P1、P2、F1两套群体,同时在3个环境中,采用各自的联合世代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长江流域棉区广泛种植的优良品种泗棉3号高产性状的遗传规律。遗传模型分析揭示泗棉3号×Carmen组合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最适遗传模型符合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说明存在控制这些性状的主基因。所有性状在不同环境中的遗传模型不同。同时,各性状在不同环境中的主基因遗传率变化较大,而多基因遗传率在不同环境中变化相对较小,表明环境对数量性状主基因的表达影响大,对多基因的表达也存在影响。对环境间差异较大性状的研究和选育,要在多个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才能提高效率。
张培通朱协飞郭旺珍俞敬忠张天真
关键词:棉花产量性状
同步PCR技术及其在植物核酸分子定量中的应用(英文)被引量:8
2003年
同步PCR是一种集生化、光电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封闭式DNA扩增系统 ,采用荧光染料将扩增与检测过程结合在一起 ,实现了在PCR过程中在线显示PCR反应 ,通过检测荧光强度来绝对定量起始模板的拷贝数。该技术大大简化和加速了核酸分子的定量过程 ,不仅快速、灵敏、准确、重复性好 ,而且很容易计算出待测样品中核酸分子的绝对起始拷贝数。同微阵列等分子生物技术一起 ,同步PCR技术将会在功能基因解析和病害分子诊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除了介绍同步PCR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外 ,还介绍了定量拟南芥Aux IAA基因的转录水平的实验 ,并就同步PCR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刘进元
关键词:基因表达病害分子诊断
转基因抗虫棉产量相关性状QTL的分子标记及定位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亚洲棉渐渗的纤维强度突出的陆地棉优质新品系0-153与陆地棉转基因抗虫新品系sGK9708为亲本,构建了F2及F2:3分离群体。利用3869对SSR引物筛选亲本,得到125对多态性引物。进一步对183个F2群体单株分析得到150个多态性标记位点,其中100个标记位点连锁,构建20个连锁群,共覆盖660cM,占棉花总基因组的14.67%,每个连锁群平均包含5个标记位点,标记间平均相距6.6cM,其中13个连锁群确定了对应的染色体。利用F2和F2:3数据,通过复合区间作图,共检测到28个产量及相关因素的QTLs。这些控制产量性状的QTLs只存在于5个连锁群上,成簇分布。与皮棉产量性状有关的2个QTLs,均与其它多个产量相关性状的QTLs在同一个连锁区段内,增效基因遗传效应方向一致,有必要研究其在标记辅助选择中的效果。本研究没有检测到在多世代表现稳定的QTL。因此,需要培育重组自交系,进一步明确产量性状有关QTL的遗传效应。
张建宏王淑芳石玉真张桂寅刘爱英李俊文马峙英袁有禄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陆地棉产量性状QTL
与棉花纤维强度连锁的主效QTL应用于棉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被引量:31
2007年
本文以黄河流域广泛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sGK321和sGK9708(中41)为轮回亲本,分别与优质丰产品种太121和高纤维品质渐渗种质系7235杂交的F1代材料杂交并回交,配置了杂交回交组合两套,运用与一个已定位的高强纤维QTL紧密连锁的2个SSR标记,通过对这两套杂交组合的不同世代群体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在sGK321×[(Tai121×7235)×sGK321]组合的F2群体、F2:3群体和sGK9708×[(Tai121×7235)×sGK9708]组合的F2群体、F2:3群体中,有/无标记个体的平均纤维强度分别为29.78cN/tex//28.19cN/tex、29.35cN/tex//27.97cN/tex和29.74cN/tex//27.65cN/tex、29.12cN/tex//27.33cN/tex,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本研究表明了此高强纤维主效QTL在不同的遗传背景,经过多代杂交、回交和自交后,能够稳定遗传而且QTL的效应稳定;利用此高强纤维主效QTL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提高棉花纤维强度效果是显著的。可以在棉花的苗期或早期世代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这为快速有效地改良棉花纤维品质、培育棉花新品种新品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运用此项技术结合其它手段进行优质、抗虫等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快速有效地改良现有的陆地棉推广品种,创造高产、优质、抗虫棉花新材料或新品系。
石玉真刘爱英李俊文邵艳华袁有禄
关键词:棉花纤维强度QTL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育种
表型轮回选择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累加陆地棉产量优势相关基因被引量:8
2005年
为创造优良杂交种的亲本和优良杂交种,以湘杂棉 2 号、皖杂 40、中棉所 28 等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组合的亲本为材料创建产量优势相关基因累加的轮回选择群体,并经过了两轮选择。结果表明,在单株水平和组合水平上,相同性状的表现完全一致,两试验点各群体的表现也完全一致。各群体间纵向(同一亲本来源的不同级群体)比较,从平均数看,两轮选择使得包括皮棉产量、籽棉产量和结铃数等性状群体间表现显著提高;从变异度看,所考察的性状在各群体中,总体上未因轮回选择而使遗传变异系数下降太快,遗传方差差异不显著。对本实验室筛选出的 4 个产量性状 SSR 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的结果表明,用 S1495210(与一衣分 QTL 紧密连锁)、S167255(与一衣分 QTL 连锁)、S3994100(与一籽指性状 QTL 连锁)和 S3452180(与皮棉产量和衣分 2 个产量性状 QTL 关联)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果显著。同时应用 2个标记进行衣分辅助选择时,比单用其中一个标记效率高。
金骏培张天真
关键词:衣分轮回选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关基因表型单用
高产棉花品种泗棉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QTL标记和定位被引量:26
2006年
利用我国长江流域大面积种植的高衣分、高产品种泗棉3号和西班牙陆地棉栽培品种Carmen,构建RIL作图群体,在3个环境中进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QTLs标记和定位,研究了泗棉3号高产特性的分子机理。用2 523对SSR引物,进行双亲的多态性检测,其中62对(2.46%)有多态性,它们共产生65个稳定的多态性位点。通过复合区间作图,共检测到1个单株果节数、1个铃重、2个籽指1、个衣指和1个百粒籽棉重等6个产量构成因素的QTLs。单标记分析还在多环境中检测到17个产量构成因素的QTLs。与这些QTLs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以用于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张培通郭旺珍朱协飞俞敬忠张天真
关键词:陆地棉产量性状QTLS
陆地棉重组自交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性状的上位性QTL分析(英文)被引量:14
2007年
棉花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性状是以复杂的方式遗传,遗传力较低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经典数量遗传学指出,上位性是复杂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湘杂棉2号F8和F9世代重组自交系为材料,调查了3个环境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性状,并构建了遗传连锁图。旨在定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性状的上位性QTL并分析QTL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所有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性状均检测到上位性QTL,共检测到16对加性互作QTL(AA),涉及的位点中仅4个有单位点效应,这反映了上位性的复杂性及其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性状的重要贡献。共检测到17对QTL加性和环境互作(AE),以及14对上位性QTL与环境的互作,表明环境因素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性状起重要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还表明上位性效应作为湘杂棉2号的遗传基础起着重要作用。对各性状在不同环境的优良基因型进行了预测。综合优良家系(GSL)和特定环境下的优良家系(SL)的性状表现高于两亲本,表明湘杂棉2号重组自交系各性状都有提高的潜力。由于QTL加性和环境互作以及上位性QTL与环境互作的影响,预测的优良家系基因型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同,表明应针对特定环境开展棉花育种。
汪保华武耀廷黄乃泰郭旺珍朱协飞张天真
关键词:陆地棉上位性数量性状基因位点优良家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