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5905)

作品数:16 被引量:158H指数:5
相关作者:杨依天周亮亮张九天魏胜利李迪强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林业局资助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气候
  • 7篇气候变化
  • 5篇英文
  • 3篇低碳
  • 3篇适应气候变化
  • 3篇绿洲
  • 2篇低碳发展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农业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流域
  • 2篇绿洲化
  • 2篇节能
  • 2篇节能减排
  • 2篇荒漠化
  • 2篇工业化
  • 2篇和田河流域
  • 2篇河流域
  • 2篇保护区

机构

  • 5篇中国气象局
  • 5篇河北民族师范...
  • 3篇南京财经大学
  • 3篇四川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中国农村技术...
  • 3篇中国21世纪...
  • 3篇承德市第七中...
  • 1篇北京财贸职业...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科技部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杨依天
  • 5篇周亮亮
  • 3篇陈霞
  • 3篇张九天
  • 3篇魏胜利
  • 2篇李迪强
  • 2篇陈兆波
  • 2篇刘玉洁
  • 2篇潘韬
  • 2篇王文涛
  • 1篇刘璐宁
  • 1篇王乃河
  • 1篇许晶淞
  • 1篇郭翠恩
  • 1篇董文
  • 1篇董诗卉
  • 1篇张于光
  • 1篇何霄嘉
  • 1篇陈东华
  • 1篇刘芳

传媒

  • 5篇Agricu...
  • 2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桂海论丛
  • 1篇江苏商论
  • 1篇天中学刊
  • 1篇粮食储藏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西安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10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管理有效性研究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是保护生态安全的重点功能区域。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正在推动着自然保护区管理方式的改变。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其在变化的环境中优化管理,有效配置资源,提升自...
冯斌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气候变化对粮食流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对农业生产及粮食流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粮食流通中"北粮南运"格局是社会、经济、技术、市场与气候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变化可能进一步改变我国粮食流通格局和体系,深入研究气候变化问题对粮食流通影响...
陈霞陈银基陈兆波董文董诗卉
关键词: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机制被引量:20
2012年
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式之一,适应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是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关键内容。在不同层面建立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机制,构建不同部门或区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体系是我国实现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途径。本文解析了"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的内涵,即不同适应主体和部门对各种适应技术进行选择、优化、配置,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优势互补的、匹配的有机体系,从而使适应技术体系的整体功能发生质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集成创新可以使适应气候变化不同主体或部门的资源、技术、能力等实现重新组合并且优化,进而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效果。提出了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集成创新机制,包括: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整合集成机制、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科技创新机制、适应气候变化主体的组织机制、适应气候变化部门的协同合作机制,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机制。整合是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实现集成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是适应技术创新研发的主体力量,组织机制是实现集成创新的体制基础,协同是实现适应技术集成创新的关键保障,资金机制是集成创新的物质基础。最后指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体系需要充分发挥集成创新的力量,从不同层面的适应主体的组织机制开始,充分整合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发挥不同适应部门的协同机制,建立完善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创新机制,同时合理利用资金机制,从而建立完善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机制。
潘韬刘玉洁张九天王文涛
关键词:集成创新适应气候变化
中国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给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而且严重威胁到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气候变化已经在对动物分布、行为和迁移,植物物候、植被和群落结构等方面造成了影响,并增加了珍稀濒危物种的灭绝风险,同时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方面也造成了明显影响。未来气候变化将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制定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和采取适应行动,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本文在分析国外适应策略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建议,包括制定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开展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监测和评估,针对敏感物种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针对气候变化将导致退化生态系统开展恢复与重建,重点关注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优先区的保护,通过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促进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提高,期望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
何霄嘉张于光张九天李迪强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背后信息的思考被引量:2
2012年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能源需求不断上升。受资源禀赋制约,我国石油依存度快速攀升,"买得到、买得起、买得好"的问题凸显,能源安全面临挑战。对此,必须积极开展能源外交,拓宽石油进口渠道;深化国际合作,提升中国在世界石油定价机制中的话语权;建立多元化石油运输网络,加快海外运力建设。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能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从宏观上进行综合平衡,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实现能源供给与节能减排相协调。
周亮亮
关键词:石油对外依存度能源安全石油进口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现状与科技对策研究
当前,干旱、洪涝、严寒、酷暑、台风、沙尘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发生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对农业及其生产产生的影响日益显现;气候变化问题己成为国际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更是国际政治的重要议题,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
陈兆波陈霞董文李茂松霍治国陈银基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
文献传递
和田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综合评估(英文)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综合评估和田绿洲198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环境效应。[方法]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分别采用专家赋权法及熵权法得到权重,进而计算环境效应综合指数。[结果]专家赋权法及熵权法的研究结果均显示,研究期间和田绿洲的环境效应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但下游区综合指数不断下降。[结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的中游区(绿洲主体区)耕地不断扩展,水资源消耗激增,引起下游来水量不足,土地退化严重,危及和田河下游生态稳定。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耕地进一步扩张,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保护生态脆弱的绿洲-荒漠过渡带。
杨依天王乃河王平
关键词:综合评估环境效应绿洲
和田绿洲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英文)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估和田绿洲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法]在目视解译4期20景遥感影像并对2期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重新归类基础上,计算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1980-2010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30.44×108元,增加了16.5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其南部山区雪冰面积因年降水量增加而增加。草地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草地退化及耕地对草地侵占。就流域角度而言,上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导致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上升。中游区与下游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减少。其中,中游区湿地(-1.83×108元)、水域(-1.68×108元)、森林(-0.86×108元)及草地(-0.80×108元)等服务价值减少是其主要原因;下游区水域(-0.61×108元)、草地(-0.24×108元)及森林面积(-0.07×108元)等生态服务价值减少是其根源。[结论]进一步采取退耕还林(还草)、严禁开荒等政策,西北干旱区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退化趋势是可以遏制和逆转的。
杨依天王平黄宇张月从郭翠恩
关键词:干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华北平原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集成创新体系被引量:17
2012年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途径。以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华北平原为例,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农业的影响,提出华北平原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集成创新体系,包括:单一目标的农业适应技术集成体系,多目标综合的农业适应技术集成体系,多部门综合的农业适应技术集成体系和因地制宜的分区农业适应技术集成体系等;讨论了适应的不确定性、适应需求的差异性以及适应技术集成创新能力。最后指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亟需开展不同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研究,构建不同部门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体系,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技术成果得到集成,从而建立完善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机制。
韩荣青潘韬刘玉洁张九天王文涛
关键词:华北平原农业
34.8亿吨标准煤说明了什么——试论工业化、城市化与节能减排
2012年
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快速增长,节能减排工作出现反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十一五"末期以行政手段强制完成的减排指标本身含有水分;更主要的是,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带来能耗高居不下,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碳存量"积累,生活方式转变导致"碳通量"增加,土地用途转变使得"碳汇"转为"碳源"。因此,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城镇化必须强调节能减排。
周亮亮刘璐宁
关键词:节能减排城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