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09276709D)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王超毕君尤海舟宋熙龙杨庆华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林业外资项目管理中心首钢集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矿山废弃地
  • 3篇废弃地
  • 2篇植被
  • 2篇生态恢复
  • 2篇生态治理
  • 1篇演替
  • 1篇演替过程
  • 1篇演替阶段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模式
  • 1篇造林
  • 1篇造林技术
  • 1篇造林技术研究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植被演替
  • 1篇植被演替过程
  • 1篇植物
  • 1篇生态
  • 1篇生态退化
  • 1篇生态影响

机构

  • 6篇河北省林业科...
  • 1篇首钢集团
  • 1篇河北省林业外...

作者

  • 6篇尤海舟
  • 6篇毕君
  • 6篇王超
  • 1篇宋熙龙
  • 1篇杨庆华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冀东地区铁矿废弃地生态治理效果评价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效果评价是对恢复生态系统的生态稳定性和生态质量的评价过程。该文以冀东铁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以本区低山丘陵区代表性植被—荆条-酸枣灌草丛为生态背景,选择易于反映土壤和植被恢复效果的生态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生态恢复效果的综合评价系统;基于木本乡土植物的生长状况可反映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和所处演替状态的观点,评价系统中引入迁入乔灌木本植物种类作为评价自然植被恢复效果的指标。针对冀东地区主要铁矿废弃地类型进行了案例适用性评价。
王超毕君尤海舟
关键词:矿山废弃地生态质量评价
6种植物对锌的耐性和富集能力被引量:6
2014年
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中国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刺槐、臭椿、法桐、红花景天、木槿、构树6种常见绿化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栽培基质中填加不同浓度的氯化锌,研究了6种植物对氯化锌的耐性和对锌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红花景天对土壤中氯化锌很强的耐性和富集能力,可用于土壤Zn2+浓度达到3 000 mg/kg的绿化,是锌污染土壤适宜的绿化和修复植物;刺槐、构树、木槿对氯化锌有较强耐性和富集能力,可作为土壤Zn2+浓度达到2 000 mg/kg时的绿化植物,臭椿可用于1 000 mg/kg Zn2+浓度背景下的绿化;法桐对氯化锌的耐性最弱,不适用于锌污染土壤的绿化。土壤中低浓度的氯化锌可对植物生长起到促进作用,高浓度氯化锌会对植物的成活和生长起到抑制作用,氯化锌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株高强于地径(冠幅),临界浓度较集中地出现在土壤中Zn2+浓度500~1 000mg/kg。
王超毕君宋熙龙尤海舟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耐性植物
冀东铁矿排岩场造林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排岩场是矿山废弃地中生态退化最严重的类型,针对铁矿排岩场砾石裸露、土壤缺少的恶劣环境条件,以冀东地区铁矿排岩场为研究材料,开展了鱼鳞坑、客土和裸根苗直接装容器杯的综合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规格18cm×14cm的塑料容器杯直接装容器杯造林,丁香和爬山虎成活和生长情况较好,成活率分别为82%和97%,造林效果理想;刺槐采用26cm×21cm的大规格容器杯造林,成活率仅达60%,造林效果较差。
王超毕君尤海舟杨庆华
关键词:造林技术矿山废弃地生态治理
冀东铁矿排岩场植被恢复树种选择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筛选适合冀东铁矿排岩场废弃地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通过田间造林试验,对5种乔木树种和4种灌木树种的成活率、新梢生长量、植被盖度、生长状况进行比较,并分析了综合优势值。结果表明,刺槐、白榆、臭椿的成活率较高,白榆、连翘、火炬、刺槐的新梢生长量较高,火炬、白榆、刺槐、臭椿的植被盖度较高,刺槐、白榆生长旺盛;排岩场9种试验树种的综合优势值大小为:白榆(1.07)>刺槐(1)>火炬(0.91)>臭椿(0.81)>连翘(0.78)>山桃(0.57)>丁香(0.50)>木槿(0.35)>山杏(0.33)。综合考虑,白榆、刺槐、火炬、臭椿是排岩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先锋树种。
尤海舟王超毕君
关键词:植被恢复先锋树种栽培模式
矿山废弃地生态退化程度评价被引量:12
2014年
矿山废弃地是受采矿影响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生态退化程度评价是对矿山废弃地生态质量现状、环境影响和治理难度的评估过程,可用于指导矿山废弃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恢复规划编制等。本文分别尾矿库、露采迹地、排岩场和压占区4种矿山废弃地类型,采用兼顾自然因子和人为干扰强度因子的评价方法,通过对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选择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子或易于反映生态系统质量的自然因子和人为干扰强度因子作为生态退化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来自于工程设计条件、土壤、植被和地质安全性4个方面;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其中占用面积和地表破坏程度是最最要的指标;在生态退化等级划分基础上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域值,并将各指标量化和标准化,计算各生态退化等级的综合得分值变化范围,建立了矿山废弃地生态退化程度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将生态退化程度划分为可自然恢复、可治理、难于治理和不能治理4个等级。最后,针对遵化市典型民营铁矿进行了案例适用性分析,并对不同退化等级的废弃地进行了生态防护措施分析。
王超毕君尤海舟
关键词:矿山废弃地生态退化生态影响评价
冀东铁矿2种恢复模式植被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耐低温、干旱和贫瘠,是我国北方温性针叶林中分布最广的森林群落,也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本土造林树种之一,火炬(Rhus typhina Linn.)根萌蘖力强,耐寒、耐旱、耐盐碱,是一种适应周围环境能力极强的外来引入种树种。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冀东铁矿不同年份种植的人工火炬林和人工油松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取样,分析了2种恢复模式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的变化,群落动态,同时采用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析了物种多样性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2种恢复模式在生态效益方面的优劣。主要结果如下:1)短期来看,火炬可以迅速提高植被盖度,增加生物量,但是,长期来看,随着火炬的快速萌集繁殖和林分的郁闭,林下草本急剧减少,形成火炬单优群落,而不能形成稳定的顶级群落。2)短期来看,油松生长缓慢,其生态效益远小于火炬群落,但是油松群落经过11年的演替形成了乔-灌-草3层结构,群落结构逐渐完善。3)演替初期火炬群落优势种以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耐干旱的植物为主,演替后期林下物种迅速减少以至大量消失;油松群落经过11年的恢复,群落草本层植物种数逐渐增大,从一年生先锋植物占优势过渡到以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n)和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为建群种,并出现了黄刺玫(Rosa xanthina)和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等多年生灌木。4)演替初期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火炬群落﹥油松群落,演替后期则相反,这主要是由群落内种间竞争关系和水热环境的差异造成。4)综合植物群落盖度、物种多样性和群落未来的演替趋势,火炬长期的生态效益远不及油松树种。
尤海舟葛春王超毕君
关键词:生态恢复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