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32001)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陈延华王鹤岩苏超李晶晶马青森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论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
- 2014年
-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立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特征,这已成为我国法律界的共识。但现阶段,我国只建立了"知识共同体"而没有建立"信仰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这既是由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缺乏传统文化的支持,也缘于其缺乏现实司法制度上的保证:刑事诉讼法明确了检察院、法院、公安机关的职能关系,而把律师排除在体制之外,各个法律职业也缺乏良性互动。应抓住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有利契机,加强民主法治意识的培养,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司法独立,树立法律和司法机关的权威,加强各个法律职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最终形成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职业共同体。
- 陈延华李晶晶王世恒
- 关键词:法律职业共同体司法独立法治
- 后现代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 2014年
-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有相应的价值导向。当今世界处于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后现代理论"重视文化作用的机理与社会重视文化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因此,在文化选择和建构的价值层面,后现代理论会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坚持国家全面发展和人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为核心价值导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王鹤岩马青森李晓梅
- 关键词:后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 2014年
- 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彰显了"文化"的革命力量,凸显了一个具有时代特征和国家特色的道德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为其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养料,文化冲突使其彰显了创新理论品质,其科学性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扬弃的理念,建设中国化文化创新机制,完善实践机制、运营机制和管理机制,构建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中国社会的健康转型,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 尹黎张志顺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新技术革命视域下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被引量:2
- 2014年
- 当今时代,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是划时代的,引起了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它不仅改变了现有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劳动结构和社会结构,而且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观念。因此,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时必须或应该进行价值判断,自觉地承担起道义责任和社会责任。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内在于科学的含义里,是科学研究和科学进步的实在因素。
- 王鹤岩苏超陈延华
- 关键词:科学家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