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计划项目

作品数:520 被引量:4,706H指数:33
相关作者:秦德先曾亚文谌爱东杜娟普晓英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17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5篇农业科学
  • 86篇天文地球
  • 46篇理学
  • 4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0篇金属学及工艺
  • 35篇化学工程
  • 3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9篇一般工业技术
  • 27篇生物学
  • 25篇机械工程
  • 24篇矿业工程
  • 21篇医药卫生
  • 17篇电子电信
  • 16篇冶金工程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建筑科学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3篇经济管理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艺术

主题

  • 39篇矿床
  • 32篇成矿
  • 19篇铅锌矿
  • 19篇锌矿
  • 18篇色谱
  • 18篇水稻
  • 18篇绵蚜
  • 17篇苹果
  • 16篇铅锌矿床
  • 16篇锌矿床
  • 15篇地质
  • 15篇色谱法
  • 15篇苹果绵蚜
  • 13篇锡矿
  • 13篇金矿
  • 12篇相色谱
  • 11篇地球化
  • 11篇地球化学
  • 11篇找矿
  • 11篇种子

机构

  • 103篇昆明理工大学
  • 58篇云南省农业科...
  • 55篇云南大学
  • 43篇中国科学院
  • 4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6篇昆明贵金属研...
  • 24篇中南大学
  • 19篇浙江大学
  • 19篇云南农业大学
  • 18篇重庆大学
  • 15篇玉溪矿业有限...
  • 11篇北京大学
  • 1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0篇四川大学
  • 10篇云南冶金集团...
  • 9篇昆明冶金研究...
  • 9篇云南烟草科学...
  • 9篇云南会泽铅锌...
  • 9篇贵研资源(易...
  • 8篇云南省肉牛和...

作者

  • 24篇秦德先
  • 20篇曾亚文
  • 20篇谌爱东
  • 18篇普晓英
  • 18篇杜娟
  • 17篇杨树明
  • 17篇李聪
  • 16篇黄智龙
  • 15篇谭挺
  • 14篇徐人平
  • 13篇李健强
  • 12篇李小林
  • 12篇韩润生
  • 12篇李文博
  • 11篇刘西莉
  • 10篇陈爱兵
  • 10篇雷霆
  • 10篇杨涛
  • 9篇徐丹
  • 9篇陈进

传媒

  • 29篇昆明理工大学...
  • 19篇贵金属
  • 17篇云南大学学报...
  • 16篇矿物学报
  • 14篇西南农业学报
  • 13篇大地构造与成...
  • 8篇理化检验(化...
  • 8篇云南冶金
  • 8篇重庆大学学报...
  • 6篇中国有色金属...
  • 5篇矿业研究与开...
  • 5篇北京理工大学...
  • 5篇地质与勘探
  • 5篇云南化工
  • 5篇云南地质
  • 5篇中南大学学报...
  • 4篇食品科学
  • 4篇有色金属(冶...
  • 4篇烟草科技
  • 4篇中国机械工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8
  • 5篇2017
  • 10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 19篇2011
  • 29篇2010
  • 44篇2009
  • 54篇2008
  • 63篇2007
  • 53篇2006
  • 58篇2005
  • 52篇2004
  • 29篇2003
  • 33篇2002
  • 43篇2001
5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钢纤维混凝土试验路面纤维分布实测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介绍了对曲—陆高速公路钢纤维混凝土试验路面进行的钢纤维细观几何参数的实测研究。在研究中 ,首次将计算机图像处理应用于钢纤维混凝土细观机理研究 ,研制出“钢纤维分布动态监测系统” ,为指导生产工艺。
刘福华何天淳程赫明宋万明董斌金立兵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试验路面纤维分布数字图像处理高速公路
婆罗门牛、云南黄牛及其杂交后代BMY牛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标记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为我国热带亚热带的肉牛新品种(系)的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了解其群体遗传结构及BMY牛的育成情况,选用婆罗门牛、云南黄牛其杂交后代BMY牛作为研究动物群体,对5条染色体上的7个微卫星DNA位点的遗传变异及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位点在3个群体中表现为高度多态性,多态信息含量在0.8362~0.5115之间。平均杂合度BMY牛最高为0.7439、云南黄牛为0.6708、婆罗门牛为0.6214。由此可见,BMY牛的育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横交固定还需进一步加强。
张飞昝林森刘建勇张佳兰
关键词:BMY牛婆罗门牛杂交微卫星
ZE-1锌合金腐蚀性能的研究
2008年
对挤压态和热处理态的ZE-1锌合金进行了腐蚀性能的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ZE-1锌合金的腐蚀行为属于均匀腐蚀,没有出现明显的晶间腐蚀;与挤压态相比,热处理态的ZE-1锌合金的耐蚀性有所降低.
肖弦
云南水稻土中主要矿质元素对水稻籽粒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2
2009年
选取云南不同区域的水稻土、水稻籽粒55个样品,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定糙米、精米及其对应种植土壤中1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比较了糙米和精米中1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并对矿质元素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8种矿质元素含量在水稻品种(系)间差异极大.糙米中各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高低排序为P、K、Mg、S、Ca、Zn、Mn、Al、Na、Fe、Cu、B、Mo、Sn、Ni、Cr、Ba、Sr,精米中各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变化趋势与糙米相似.除Na外,糙米中K、P、Ca、Mg、Cu、Zn等17种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精米.2)不同地点间各元素含量的差异较大.各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Ca、Ni、Cr、K、Mg、Mn、Sr、Cu、Ba、S、Na、Zn、Fe、Sn、P、Al、B、Mo.3)稻米与土壤间各矿质元素含量密切相关.水稻籽粒中P、Cr、Sr、Mg、Zn、Cu、S和Ni的聚集,主要归因于水稻土中矿质元素的聚集和迁移,其迁移能力大小依次为P、Cr、Sr、Mg、Zn、K、Ca、S、Cu、Ni.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雷国芳
关键词:水稻糙米精米矿质元素
压电传感器在血浆粘度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3年
利用液体阻尼效应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原理,开发了一种用于血浆粘度测量的生物传感器。阐述了该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同时介绍了探头和振荡电路的设计方法。实验表明,传感器的最大频移值与血浆粘度和密度的乘积的平方根值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与现行的方法相比具有简单、灵敏、在线等优点。
熊兴良蔡绍皙王翔
关键词:石英晶体血浆粘度生物传感器
大红山铁矿供风量合理性研究及应用成效分析
2007年
矿井供风量是与通风效果、建设投资、运营费用密切相关的重要参数。针对大红山铁矿供风量的合理性,在大红山铁矿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基础上认为,合理的供风量应根据工作面总需风量及系统调控效能综合考虑慎重决定,提出了"改进分风调控性能,削减供风量与回风井条数"的合理化建议,应用于建成的四级机站通风系统节省斜井投资452.48万元及节电达321.91万元/a,且通风效果较好,证明该供风量的确定方法合乎生产实际要求。
段永祥陈亚斋刘仁刚李金恩王育军
关键词:需风量供风量
最优估值方法在DIMINE软件中的实现及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最优估值方法以矿床矿化的各向异性为出发点,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通过变异函数依据已知样品点对未知点进行品位估值。由于该方法考虑了矿床矿化各向异性的实际,更能真实反映矿床的矿化特征,其估算结果更接近于矿床的真实品位。最优估值方法改变了传统复杂的求体积、体重的储量计算方法。本文通过某铜矿山为例,介绍了在DIMINE软件中应用最优估值方法进行品位估计的实现步骤。
冯兴隆李德李剡兵吴东旭汪德文李云峰王毅
关键词:DIMINE软件
HHT在盾构隧道壁后注浆雷达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盾构隧道的壁后注浆质量不仅影响到地面的沉降和变形,还关系到隧道运营期间的渗漏水病害。探地雷达技术可以快速、连续、无损地探测到隧道壁后注浆体的形态。但是在实地探测中,雷达图像往往受到较多的杂波干扰,信噪比较低,不利于对壁后...
王志高谢雄耀
关键词: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正演模拟
文献传递
铈对紫铜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加入适量的稀土元素可有效改善铜及铜合金组织与性能。紫铜中添加稀土后,进行熔炼、轧制和热处理试验,再通过室温拉伸、硬度试验、金相及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微量铈对紫铜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锭坯中铈的含量,并对稀土的收得率和熔炼渣成分进行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铸态晶粒随着铈加入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且再结晶温度随着铈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紫铜的强度、硬度和晶粒大小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分别先升高后下降,当铈含量达0.04%时,紫铜试样获得最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即退火态试样的抗拉强度达到251M Pa,屈服强度为116M Pa,延伸率达到37.22%。
张振峰林高用张胜华包玉平
关键词:紫铜力学性能收得率
澳洲坚果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8年
就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起源、分类、生物学特性,以及栽培生理、引种和品种选育、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采后储藏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对今后澳洲坚果的研究重点提出建议,认为应重视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品种选育以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焦云邹明宏曾辉陆超忠
关键词:澳洲坚果种质
共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