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0SKL011)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余来宁刘红艳熊飞杨东张繁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江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养殖
  • 2篇养殖群体
  • 2篇野生群体
  • 2篇白鱼
  • 1篇野生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细胞色素B基...
  • 1篇ISSR
  • 1篇ISSR分析
  • 1篇濒危

机构

  • 3篇江汉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张繁荣
  • 2篇杨东
  • 2篇熊飞
  • 2篇刘红艳
  • 2篇董元火
  • 2篇余来宁
  • 1篇王青锋

传媒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细胞色素b基因的鱇浪白鱼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为探讨鱇浪白鱼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测定了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共29尾鱇浪白鱼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的全序列。结果显示:在所有个体1 140 bp序列中检测到31个变异位点,其中28个转换位点,3个颠换位点,发现21种单倍型。养殖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0.003 38)和单倍型多样性指数(0.980 95)高于野生群体核苷酸多样性指数(0.003 21)和单倍型多样性指数(0.934 07)。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3 39和0.003 43,群体间的遗传距离(0.003 64)略大于群体内遗传距离。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显示:Fst=0.064 1(P<0.01),即6.41%的变异来自群体间,93.59%的变异来自群体内,变异大多发生在群体内,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间未发生显著的遗传分化。2个群体Taji ma’sD检验、Fu和Li’sD与F检验均为负值,表明2个群体的检验结果均偏离中性模式,鱇浪白鱼群体可能受到群体扩张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刘红艳熊飞杨东张繁荣余来宁
关键词:野生群体养殖群体细胞色素B基因
中国濒危水生蕨类植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1年
报道了中国濒危的水韭属和水蕨属植物在细胞生物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资料显示,生境的破坏和丧失是导致水生蕨类植物在我国濒危的主要原因.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为其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提供了基础遗传学资料.孢子、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中国有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高寒水韭(I.hypsophila)、云贵水韭(I.yunguiensis)、台湾水韭(I.taiwanensis)和东方水韭(I.orientalis)5种水韭,没有宽叶水韭(I.japonica).中国产的水蕨可能存在隐种.另外,还讨论了中国濒危水生蕨类植物的保护措施.
董元火王青锋
关键词:濒危
鱇浪白鱼野生与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对鱇浪白鱼野生与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从40条引物中筛选出了13条用于扩增,共检测到9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2个.鱇浪白鱼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PPB=62.89%;H=0.2490;I=0.3636)高于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PPB=58.76%;H=0.2267;I=0.3314).结果表明,鱇浪白鱼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基于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的野生与养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0826,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显示Fst=0.0796,2种方法揭示的鱇浪白鱼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的趋势基本一致,表明约8%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间,遗传变异大多存在于群体内.UPMGA聚类树中,野生与养殖群体大多各自相聚,再相互混杂,群体间的基因流Nm(5.55)比较高,说明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间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但没有达到种群遗传分化的水平,在遗传上有一定的交流空间.
刘红艳熊飞董元火张繁荣杨东余来宁
关键词:ISSR野生群体养殖群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