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DJXS11172238)

作品数:16 被引量:226H指数:7
相关作者:孙跃戴欣王智慧苏玉刚唐春森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电气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5篇电能
  • 15篇电能传输
  • 6篇感应电
  • 6篇感应电能传输
  • 4篇电能传输系统
  • 4篇非接触电能传...
  • 4篇感应耦合
  • 3篇遗传算法
  • 3篇移相
  • 3篇谐振
  • 3篇感应耦合电能...
  • 3篇参数优化
  • 2篇电气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电压
  • 2篇电压型
  • 2篇移相控制
  • 2篇软开关
  • 2篇线性规划
  • 2篇鲁棒

机构

  • 16篇重庆大学

作者

  • 16篇孙跃
  • 9篇戴欣
  • 5篇唐春森
  • 5篇苏玉刚
  • 5篇王智慧
  • 4篇杨芳勋
  • 4篇赵志斌
  • 3篇李砚玲
  • 3篇田勇
  • 3篇翟渊
  • 3篇周诗杰
  • 1篇周继坤
  • 1篇余奎

传媒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电工技术学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压型CPT系统输出品质与频率稳定性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CPT系统能量传输能力与输出品质会随频率漂移产生较大波动的特点,在对电压型CPT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基础上,根据系统原副边的耦合关系建立系统的阻抗模型,分别总结在谐振条件下系统的输出特性和在失谐条件下系统的拾取端阻抗随频率变化的规律,提出较小的拾取端线圈电感值有益于电压型CPT系统的频率稳定;发现并证明了SP型CPT系统的拾取端至少存在两个谐振频率点和一个负载突变频率点,并给出了拾取端电感的取值范围,对系统的参数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最后以SP型CPT系统为实验平台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周诗杰孙跃戴欣唐春森
关键词:频率稳定感应耦合谐振
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参数优化的改进遗传解法被引量:11
2012年
为了解决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设计中的参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改进遗传解法.首先建立了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其中对频率稳定性约束条件进行了修正;其次在遗传算法中采用虫口模型产生优良的混沌初始种群,采用"两次归一化"来处理目标及约束函数,并利用可行性规则代替罚函数法来选择优良个体以减少额外的经验参数;最后设计了均匀变异加高斯变异的混合变异算子以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较好地突破局部最优解的限制,较快地找到了系统的全局最优参数;优化后的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且对于负载在约束范围内的动态大范围变化有较强的鲁棒性,如当负载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输出电压及原边电流的大小及频率基本保持不变.
赵志斌孙跃周诗杰田勇
关键词:非接触电能传输参数优化非线性规划罚函数法遗传算法混沌
推挽型软开关感应耦合电能传输变换器被引量:2
2013年
为减小ICPT变换器开关损耗以及简化软开关控制电路,引入推挽变压器,通过在变压器输出接发射线圈和补偿电容,使发射线圈与补偿电容构成的谐振网络呈感性来实现零电压开通,开关管漏源极两端并联电容实现零电压关断,从而不需要增加电压过零检测电路和相应的控制电路即可实现软开关。对软开关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零电压的工作条件以及推挽变压器匝数的边界条件,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可工作在软开关条件下,具有驱动简单、传输效率高的特点。
翟渊孙跃苏玉刚王智慧唐春森
关键词:电气工程推挽变压器软开关
LCL型双向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建模及控制被引量:13
2012年
由于双向感应电能传输(IPT)系统存在高频开关网络以及较多的工作模态,易引入高次谐波和EMI干扰,LCL滤波网络的加入,可以有效滤除导轨电流中的有害谐波并减小EMI干扰,通过对电路交流变量进行复数分析,建立了系统关于传输功率的数学模型,并由此得出,在最大传输效率条件下,原边输入电压Upi与副边输出电压Uso的相角差δ为±90°,系统能量分别正、反向传输;传输功率的大小则可通过调节Upi或Uso的模来实现。在此基础上,为保证导轨电流恒定,在原副边设计了相互独立的移相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在调节原边导轨电流恒定的同时,能根据负载的工作状态和实际需求,动态地改变能量传输的方向和大小,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李砚玲孙跃戴欣周继坤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LCL滤波移相控制
电动车在线供电系统高效配电方案被引量:18
2013年
针对电动车在线供电系统存在严重的传输损耗问题,设计了一种高压传输-低压激励的高效配电方案.该配电方案采用高压导轨传送电能,以减小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耗;采用低压激励方式,以增强导轨的功率发射能力.给出了配电方案的基本框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分析了传输损耗的机理,导出了传输损耗的计算表达式,并探讨了分段连续切换供电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对该配电方案和分段连续切换供电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当传输距离约大于70 m时,该配电方案的传输效率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提高系统的远距离能量传输效率.
孙跃田勇苏玉刚王智慧
关键词:电动车感应电能传输传输损耗
磁共振模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建模与分析被引量:134
2012年
针对磁共振模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率和效率计算问题,利用互感耦合模型,对磁共振模式电能传输系统的4种拓扑进行分析,得出了系统的传输功率及其计算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系统传输效率与线圈谐振频率、互感系数、线圈内阻等参数之间的关系,为磁共振模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及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制作了一个磁共振模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该装置实现了80 cm内60 W的无线能量传输,且传输效率达到了52%。
翟渊孙跃戴欣苏玉刚王智慧
关键词:谐振频率互感系数参数优化
电压型CPT系统动态负载恒压输出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为解决电压型非接触电能传输(CPT)系统负载动态变化时输出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原边串联-副边串联(SS)和原边串联-副边并联(SP)的2种电压型拓扑区别对待,前者控制原边谐振电流恒定,后者控制原边电压恒定.针对传统的原边电流恒定的控制方式,理论分析发现SP拓扑更适合用原边电压恒定的方式来控制,得到了2种拓扑的对立特性,并且证明了区别对待的必要性.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负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系统输出电压基本恒定,且原边输入功率能够根据负载需要自适应进行调节;负载动态切换时,系统能够快速稳定.
赵志斌孙跃翟渊杨芳勋
关键词:非接触电能传输恒压串联补偿并联补偿
π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为分析π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首先采用基于频域分解的方法建立对象的广义状态空间平均(GSSA)模型,再考虑系统中的频率不确定性,通过线性分式变换分离对象的摄动和标称部分,将不确定模型进一步转化为含摄动反馈的线性动力学系统.最后,采用基于结构奇异值的μ方法分析了频率摄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系统保持稳定所容许的最大摄动,并利用仿真结果验证了μ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李砚玲孙跃戴欣
关键词:稳定性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线性分式变换
基于移相直通控制策略的IPT系统输出功率调节被引量:2
2012年
提出移相直通控制策略解决π形谐振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在结构参数与输入电压一定的情形下难于调节系统的输出功率问题,通过调节系统逆变环节的桥臂直通时间,从而完成对输出功率的有效调节,使得系统具有较宽的功率输出调节范围。基于系统谐振回路模型分析和稳态数学模型分析,推导出单边桥臂直通占空比,即移相角,与系统输出功率的呈指数上升函数关系。通过构建仿真和实验平台,结果验证了移相直通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孙跃杨芳勋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移相谐振功率调节
多负载感应耦合电能双向传输的仿真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多负载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中由于单向传输特性所产生的电能回馈困难与系统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多负载感应耦合电能双向传输模式,以实现能量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能量双向传输。阐述在软开关工作状态下运行于能量注入模式和自由振荡模式双工作模式的多负载感应耦合电能双向传输原理,并提出基于谐振软开关的多负载高频电能双向变换拓扑。以状态空间法构建并分析系统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论证了本文所提的多负载能量双向传输模式的可行性。
杨芳勋孙跃戴欣
关键词:感应耦合电能传输仿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