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0005187040311)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徐群渊李军泉赵咏梅姚宁孙晓红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多巴
  • 3篇多巴胺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3篇免疫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细胞
  • 3篇黑质
  • 2篇多巴胺能
  • 2篇多巴胺能神经
  • 2篇多巴胺能神经...
  • 2篇多糖
  • 2篇炎症
  • 2篇脂多糖
  • 2篇神经元
  • 2篇能神经
  • 2篇能神经元
  • 2篇小胶质细胞
  • 2篇黑质多巴胺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徐群渊
  • 2篇李军泉
  • 2篇赵咏梅
  • 1篇陈芸
  • 1篇许秋岩
  • 1篇李卫红
  • 1篇张进禄
  • 1篇王元身
  • 1篇王蓓蓓
  • 1篇鞠莉莉
  • 1篇吕风月
  • 1篇张海燕
  • 1篇曾辉
  • 1篇孙晓红
  • 1篇姚宁
  • 1篇张艳新

传媒

  • 5篇解剖学报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星形胶质细胞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了其发病过程,一方面,它可以通过释放神经营养因子、谷胱甘肽等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在帕金森病中发挥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它也可能通过释放一些促炎症因子而推动帕金森病的发生和发展。
吕风月赵咏梅
关键词:帕金森病星形胶质细胞神经保护
p27^(Kip1)调控永生化人神经前体细胞分化的机制
2010年
目的研究p27Kip1在永生化人神经前体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探讨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化机制。方法取本课题组已建立的永生化人神经前体细胞系hSN12W-TERT细胞(第12代)进行培养,在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时给予1μmol/L全反式视黄酸(RA)诱导,重复诱导3次,每次均在诱导的第3、5、7天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RA诱导第3天细胞周期的变化,用免疫印迹法检测RA诱导第3、5、7天p27Kip1、p21cip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cdk2)及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hSN12W-TERT细胞经1μmol/LRA诱导3d后,G0/G1期细胞的比例由77.25%上升至85.68%,而S期的比例由9.38%下降到8.57%。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RA诱导第3天,hSN12W-TERT细胞p27Kip1蛋白表达比未经RA诱导的细胞增加,并在RA诱导第5天达到高峰(P<0.05)。未经RA诱导的正常hSN12W-TERT细胞p21Cip1蛋白表达弱,RA诱导后p21Cip1蛋白的表达略呈下降趋势。RA诱导前后hSN12W-TERT细胞cdk2蛋白的表达变化不明显,但反映cdk2活性的磷酸化cdk2(p-cdk2)的表达在RA诱导后明显下降,同时,参与p27Kip1泛素降解途径的重要因子skp2的表达在RA诱导后明显下降。结论在RA诱导hSN12W-TERT细胞分化的过程中,p27Kip1通过抑制cdk2的活性而发挥促细胞分化的作用,且RA诱导后p27Kip1蛋白含量增加与其泛素降解途径被抑制密切相关。
赵咏梅许秋岩李卫红徐群渊张海燕
关键词:P27^KIP1细胞分化S期激酶相关蛋白2免疫印迹法
脑内炎症反应对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长时程毒性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黑质部位炎症反应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长时程毒性作用,探讨脑内炎症反应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慢性变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28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10μg、25μg、50μg脂多糖组。定位注射生理盐水或脂多糖入右侧脑室,术后24周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部位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及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1.大鼠行为学观察显示,10μg、25μg和50μg脂多糖组大鼠的平均运动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OX-4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10μg和25μg脂多糖组大鼠黑质部位小胶质细胞激活明显。50μg脂多糖组大鼠黑质部位小胶质细胞激活不明显。3.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10μg和25μg脂多糖组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与对照组相比,胞体变小,突起减少甚至消失,染色变浅;50μg脂多糖组大鼠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形态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改变。4.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计数显示,10μg和25μg脂多糖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减少15.5%(P<0.01)和20.1%(P<0.01);50μg脂多糖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室注射脂多糖引发的脑内炎症可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这一过程呈慢性迟发性;同时,低剂量脂多糖激活小胶质细胞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慢性毒性作用更为明显;该病理过程较好地模拟了帕金森病的发病特点。
李军泉王元身孙晓红张进禄徐群渊
关键词:脂多糖小胶质细胞酪氨酸羟化酶
蓝斑核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病理改变及其作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变性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选择性和进行性变性。而近来的临床资料提示,在帕金森病早期,脑桥蓝斑核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先于黑质发生病变。实验室研究也发现,蓝斑变性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电生理状态、神经递质代谢活动会发生改变,对损伤因素的易感性增高,促进了帕金森病的发病。其原因可能为蓝斑通过调节递质释放、摄取毒物、分泌营养物质等方式影响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以及该区域的神经胶质细胞,对多巴胺系统起到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帕金森病临床资料中蓝斑的病理表现、以及基础研究中蓝斑与黑质的关系以及蓝斑对黑质起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本综述应能为深入研究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姚宁徐群渊
关键词:帕金森病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黑质多巴胺
脑内炎症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选择性损伤作用
2011年
目的探讨脑内炎症反应对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选择性变性作用。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脂多糖(LPS)右侧脑室定位注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注射后48周用免疫组织化学或组织化学法观察黑质多巴胺能、中缝核5-羟色胺能及基底核胆碱能3种不同类型神经元的变性及上述不同脑区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LPS组在黑质、海马、纹状体、中缝核部位均可见到OX6阳性小胶质细胞,说明不同脑区均出现炎症反应。不同类型神经元染色结果显示,LPS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变小、染色变浅、突起减少甚至消失,神经元数量比对照组减少40.1%(P<0.01);5-羟色胺能神经元及胆碱能神经元形态及数量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脑室注射LPS导致的脑内炎症反应可选择性引起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损伤。
张艳新李军泉徐群渊
关键词:帕金森病脂多糖炎症多巴胺能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
甘露糖受体在正常和炎症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的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确定脑内小胶质细胞是否表达甘露糖受体,以及在不同脑区甘露糖受体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以进一步明确小胶质细胞的功能。方法 C57小鼠26只,分为侧脑室炎症模型组(10只)、全身炎症模型组(6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通过注射细菌脂多糖(LPS)建立全脑急性炎症模型,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对小鼠脑组织冷冻切片进行染色,激光共焦显微镜下观察小胶质细胞(Iba-1阳性)或激活小胶质细胞(OX-6阳性)与甘露糖受体(CD206)的共定位,比较皮层、海马、纹状体、黑质和小脑5个脑区小胶质细胞和CD206共定位比例的差异。结果正常小鼠和急性侧脑室炎症小鼠皮层内的部分小胶质细胞(包括Iba-1阳性细胞与OX-6阳性细胞)有CD206表达,CD206阳性小胶质细胞的比例分别是83%和94%;激活小胶质细胞(表达OX-6)与CD206有共定位,CD206阳性细胞中的激活小胶质细胞在皮层、海马、纹状体、黑质和小脑的比例分别是79%、81%、74%、53%和66%,而激活小胶质细胞中的CD206阳性细胞的比例则是63%、48%、49%、53%和52%。结论脑内静息和激活的小胶质细胞都能够表达甘露糖受体,表达量受炎症因素的影响并在不同脑区存在差异,其中黑质内CD206阳性细胞中的激活小胶质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脑区;激活小胶质细胞中CD206阳性细胞的比例则在海马偏低。
陈芸鞠莉莉王蓓蓓曾辉徐群渊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炎症甘露糖受体免疫荧光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