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110100)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颜文张成龙尤丰谭烨辉杨剑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表层沉积物
  • 2篇沉积物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断面
  • 1篇优势种
  • 1篇元素地球化学
  • 1篇云服务
  • 1篇云计算
  • 1篇造礁石珊瑚
  • 1篇珊瑚
  • 1篇石珊瑚
  • 1篇数据共享
  • 1篇水合物
  • 1篇天然气水合物
  • 1篇天然气水合物...
  • 1篇气水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篇颜文
  • 1篇向荣
  • 1篇黄晖
  • 1篇田新朋
  • 1篇陈木宏
  • 1篇张兰兰
  • 1篇练健生
  • 1篇陆钧
  • 1篇徐超
  • 1篇刘芳文
  • 1篇杨剑辉
  • 1篇谭烨辉
  • 1篇尤丰
  • 1篇王淑红
  • 1篇张成龙
  • 1篇李莎
  • 1篇陈忠
  • 1篇苗莉
  • 1篇苗莉

传媒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台湾海峡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海洋地质与沉积环境科学考察的进展与成果被引量:1
2011年
南海北部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季风环流、沉积构造以及丰富的油气、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但长期以来没有航线固定的考察航次进行持续观测以及逐年数据积累。自2004年起,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设置了南海北部开放航次,这对加强海洋现场数据的长期积累、促进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不断地发现和解决科学问题、推动重大成果产出起了积极作用。
陈忠颜文向荣田新朋陈木宏陆钧张兰兰
关键词:南海北部海洋地质沉积环境航次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基于云服务的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数据共享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出现,数据共享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利用云服务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网络软硬件基础资源的集约化运营,能显著降低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成本,提高数据服务平台的稳定性与可扩展性,以及数据共享的高效性。文章研究基于企业级云计算平台(ECCP)利用Visual Database 3.0搭建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数据共享云平台,整合php My Admin等工具,实现异构数据源的统一管理,并通过云硬盘实现数据资源跨终端流转等功能,将数据转化为灵活的服务。
何洪前李莎徐超
关键词:云计算科学数据数据共享
南沙群岛渚碧礁海域造礁石珊瑚群落特征被引量:8
2012年
根据2007年5月的调查资料,对南沙群岛渚碧礁海域造礁石珊瑚的群落结构、种类组成、覆盖率和死亡率等进行了分析研究.鉴定出的造礁石珊瑚有74种,其中鹿角珊瑚科(Acroporidae)种类最多.渚碧礁海域造礁石珊瑚群落澙湖内外差别较大,澙湖内造礁石珊瑚覆盖率和健康状况明显优于澙湖外,但是两者的死亡率都较高.礁坪和澙湖的优势种不同且优势度较高(优势度>40%),其中细柱滨珊瑚(Porites cylindrica)在澙湖内占主导地位(优势度:47.20%),而澙湖外以疣状杯形珊瑚(Pocillopora verrucosa)为主导(优势度:54.88%).造礁石珊瑚大量死亡的原因可能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造成的,必须加以关注.
黄晖张成龙杨剑辉尤丰练健生谭烨辉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优势种
南海典型断面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2017年
对南海4个典型断面(18°N,10°N,6°N,113°E)75个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沉积物具有相对较低的稀土元素(REE)含量(平均∑REE为128 ppm)、高的轻重稀土比(LREE/HREE)、弱的Ce负异常和中等Eu负异常,REE关键参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和沉积环境。∑REE与Al_2O_3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而与CaO呈明显的负相关。陆源和生物碳酸盐源是本区沉积物的两个主要来源。较低的Eu/Eu*和(Gd/Yb)N比值以及类似上地壳的REE配分模式,表明本区沉积物的源岩主要为后太古宙的长英质岩石。东部次海盆比西南次海盆的沉积物具有更低的LREE/HREE比值和更高的Eu/Eu*比值,指示有年轻火山岩(如吕宋岛弧等)产物带入到南海东部和南海东北部海域。
刘芳文刘芳文颜文
关键词:稀土元素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南海典型断面表层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4
2019年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在环境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海底表层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规律与特征的研究鲜有涉及。本文以采集自南海4条典型断面(18°N、10°N、6°N、113°E)的7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氧化还原敏感元素Mo、V、U)分析,并结合沉积物粒度、元素富集系数等数据,探讨了表层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每个断面中的V、U含量变化趋势十分相似,Mo含量变化与V、U的总体变化趋势相近,但Mo在断面上的变化波动比V、U更强烈。4条断面中Mo平均含量表现出明显富集,除了V在断面Ⅰ中表现为轻度富集外,V和U平均含量都表现为亏损。影响沉积物中Mo、V、U含量分布的因素主要包括陆源碎屑含量、生物碳酸盐含量、细粒沉积物的吸附作用和氧化还原环境等。所有断面中V和U的含量分布主要受控于陆源碎屑组分,同时也受到生物碳酸盐含量和细粒沉积物的吸附作用的影响,氧化还原环境对其含量影响较小,受环境影响的自生组分含量较低。Mo的含量分布主要受控于海底氧化还原环境,陆源碎屑组分的贡献和细粒沉积物吸附作用的影响较小,受环境影响的自生组分含量较高。西南次海盆的Mo含量及其富集系数都较低,可能是由于西南次海盆的底流活动使其海底存在氧化环境所致。
程俊黄怡王淑红苗莉颜文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