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2011081004)
-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3
- 相关作者:田晶马瑞燕梁丽孟豪郝赤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吕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年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温室粉虱的发生与综合治理被引量:1
- 2013年
- 温室粉虱是世界性害虫,主要为害蔬菜和观赏植物。山西省太谷县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研究、了解该地区温室蔬菜上粉虱的发生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考查与问卷调查,了解了该地区温室粉虱的发生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温室粉虱的综合治理策略。
- 田晶孟豪郝赤马瑞燕梁丽
- 关键词:温室粉虱烟粉虱
- 能量互补型温室病虫害调查
- 2014年
- 能量互补型温室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温室,于2013年在山西农业大学农作站对以番茄为主栽品种的该型温室内温湿度条件和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主要病虫害包括低温障碍、番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叶霉病、南美斑潜蝇、温室白粉虱;病害在定植3个月后出现发病高峰;虫害的发生随着区域分布而变化;经过综合防治,可以减少害虫危害,并将病害的病情指数控制在20.0%以下。调查结果有助于明确该型温室内部环境因素对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影响,并为该型温室的合理使用提供数据支持。
- 孟豪李伟伟田晶温祥珍马瑞燕
- 关键词:病虫害番茄
- 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对烟粉虱的致病力被引量:17
- 2013年
-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对烟粉虱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孢子悬浮液可侵染烟粉虱的各个虫态,其中,烟粉虱2龄若虫对玫烟色棒束孢最敏感,处理7 d后烟粉虱的累计校正死亡率达83.05%;不同浓度(1.0×107,5.0×106,1.0×106,5.0×105,1.0×105个孢子/mL)的玫烟色棒束孢孢子悬浮液处理烟粉虱2龄若虫后,随着浓度的增加,烟粉虱的死亡率从60.60%增加到83.05%,致死中时LT50值从5.86 d减小到4.47 d;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致死中浓度LC50值减小,第7天的LC50值为2.61×104个孢子/mL。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可作为防治烟粉虱的潜力菌株。
- 田晶梁丽李新凤郝赤马瑞燕
- 关键词:烟粉虱致病力
- 玫烟色棒束孢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3年
- 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昆虫病原真菌应用于害虫防治,其生长发育受多种生态因子影响,对寄主昆虫的致病过程复杂,并涉及多种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实践应用防效不稳定,限制了其应用。菌株改良虽可提高毒力并扩大其应用范围,但仍存在很多待解决或未知的问题。为了解目前国内外玫烟色棒束孢的研究现状,就其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及致病影响因子、致病过程及机理、菌株改良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梁丽田晶马瑞燕
- 关键词:生态学致病机理虫生真菌生物防治
- 玫烟色棒束孢急性毒性及致敏实验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按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对玫烟色棒束孢菌粉进行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试验,眼刺激试验和致敏(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表明,该受试物对雌雄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1;急性经皮LD50(4h)>2000mg.kg-1;雌雄大鼠急性经皮LC50(2h)>2000mg.m-3;对试验兔眼平均刺激指数为0;试验兔皮肤斑贴部位未出现红斑、水肿,致敏率为0%。因此,玫烟色棒束孢的急性经口毒性为微毒性,急性经皮及急性吸入毒性均属低毒性,对实验兔皮肤及眼无刺激性;致敏实验属Ⅰ级弱致敏物。
- 田晶梁丽郝赤马瑞燕
- 关键词:急性毒性实验日本大耳白兔
- 玫烟色棒束孢与球孢白僵菌对桃蚜致病力对比被引量:27
- 2014年
- 为选取具有杀蚜潜力的虫生真菌,采用喷雾法比较研究了玫烟色棒束孢IF-1106和球孢白僵菌BB-1339对桃蚜成蚜的致病力,并利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估计了2菌株对桃蚜的致死剂量与致死时间。结果表明,菌株IF-1106侵染桃蚜后菌丝如棉絮状,形成淡玫瑰色分生孢子,且菌丝侵染速度快于菌株BB-1339;菌株BB-1339侵染桃蚜后菌丝短而致密,形成白色分生孢子。菌株IF-1106在浓度为1×108CFU/m L时,累计死亡率达到91.7%,而菌株BB-1339最高仅为55.0%。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中Hosmer-Lemeshow方法拟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在接种后7d,菌株IF-1106和BB-1339对桃蚜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0×105CFU/m L和8.15×107CFU/m L;当浓度为1×108CFU/m L时,2菌株对桃蚜的半致死时间分别为4.2 d和6.8 d。表明菌株IF-1106对桃蚜的致病力高于菌株BB-1339,更具开发潜力。
- 孟豪田晶付淑慧刁红亮马瑞燕
-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桃蚜致病力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