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昭通市社科联社科科研重点课题

作品数:12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唐靖傅奠基周玲华业庆王亦秋更多>>
相关机构: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大学昭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政区
  • 3篇天主
  • 3篇天主教
  • 3篇主教
  • 2篇禹贡
  • 2篇渊源
  • 2篇教案
  • 2篇《禹贡》
  • 1篇地方史
  • 1篇地方史研究
  • 1篇夜郎
  • 1篇英译
  • 1篇英译汉
  • 1篇游记
  • 1篇照片
  • 1篇肇始
  • 1篇石门坎
  • 1篇弃婴
  • 1篇清代
  • 1篇晚清

机构

  • 9篇昭通师范高等...
  • 5篇四川大学
  • 3篇昭通学院

作者

  • 6篇唐靖
  • 4篇傅奠基
  • 2篇华业庆
  • 2篇周玲
  • 1篇范晓谚
  • 1篇杨焰
  • 1篇李加茂
  • 1篇蔡丹
  • 1篇刘燕
  • 1篇王亦秋
  • 1篇张世斌

传媒

  • 9篇昭通师范高等...
  • 1篇学术探索
  • 1篇攀枝花学院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0篇2012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阳黑水惟梁州——昭通政区朔源
2011年
《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的记载过于简略,引发了聚讼千年的"黑水"难题。以黑水为雍、梁二州的西部边界,反映了先秦时代中原王朝对西南诸河的模糊认识。作为确定梁州范围的一条重要界限,黑水的探寻可谓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即便抛开黑水的真伪不谈,历代学者为此而作的种种努力,也堪称一部激动人心的《禹贡》学术史。昭通政区朔源研究同样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无论将《禹贡》黑水定为横断山区诸河中的那一条,均可断定早在先秦时代西南地区就已纳入了中原王朝的视野,那么今昭通市已属《禹贡》梁州境域就是确定无疑的了。
傅奠基鄢显姝
关键词:《禹贡》政区
盖洛昭通印象及其文化价值
2012年
威廉.盖洛是20世纪初西方颇负盛名的美国旅行家和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1903年他从上海启程,沿长江到重庆,然后步行到达昭通。在他的游记和镜头下,对昭通百年前的城墙、城市街道、寺庙状况、信仰习俗以及外国人在昭通的活动等等,都有生动的揭示,篇幅虽然不长,数量虽然不多,但也因此显得更加珍贵,保存了地方史志中难以见到的生活影像,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尤其是百年后当中国社会翻天覆地、城市面貌也早已面目全非以后,这些细节就变得格外重要,也使其游记别有一种特殊的价值。
唐靖张世斌
关键词:老照片
先秦九州五服视野中的昭通境域——昭通政区的历史人文地理背景
2011年
据《禹贡》所载,昭通在夏、商时期属梁州,位列五服之中的荒服区域。由于《禹贡》成书年代和记载内容受到诸多质疑,昭通政区的源头也一度失去了令人信服的文献基础;但现代考古证据却表明,最迟在商代,包括昭通在内的诸多西南方国、部落境域,因为与中原王朝发生了多方面的联系,故而进入了中原学者的视野。研究昭通政区的起源,《禹贡》所述先秦时代的华夏、四夷格局以及九州、五服制度等方面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仍旧难以代替,并不能轻易否定。
傅奠基杨焰
关键词:《禹贡》五服政区
近代西人川滇黔笔记英译汉问题纠误举例
2012年
鸦片战争后,大量西方人涌入中国并一步步逐渐深入到中国西部川滇黔内地,进行传教、旅游、路矿勘探、贸易及间谍活动。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中国西部内地游历期间,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见闻笔记,这些文字已成为研究相关地方社会历史的第一手文献资料,可以弥补本国文献的诸多空白。但要挖掘这一文献宝库,既往的跨文化翻译既功不可没,但也由于涉及学科太多而致使翻译过程中存在若干失误。为此,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这项工作做一简单的梳理和回顾,以期翻译界能连同学术各界的人们一起努力,互相补充,使文化翻译工作日益走向完善。
蔡丹
关键词:汉译
夜郎和西僰与昭通政区之渊源
2012年
春秋至西汉初年六百多年间,在今川西南、滇东北的昭通、曲靖至贵州西部一带,方国、部落林立,互争雄长,西僰、牂柯、夜郎为其代表,曾经名噪一时,称雄一方,既参加中原盟会,又与巴、楚、邛都、滇国交通。汉武帝开西南夷,正是以部族为基础,在僰人区域设置犍为郡,夜郎境域则为牂牁郡、滇为益州郡、邛都为越嶲郡。夜郎西部包括有今天云南昭通,贵州赫章、威宁等境域,此时的昭通境内还有与夜郎并称的"僰侯国",犍为南部的朱提(今昭通)地区则也称为"西僰"。
傅奠基范晓谚
关键词:夜郎政区
1892年昭通教案评析被引量:1
2012年
1892年昭通府城内因有天主教育婴堂残害中国幼童的传言,招致城内民众的愤慨,因而纷纷涌向天主教堂,要求查明事实,惩办凶犯。是为晚清文献记载中昭通的第二次教案。这次教案比之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教案来看,情节同样轻微,也未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的后果,但追究昭通教案在内的晚清一系列教案,其发生原因、过程及背后所反映的文化背景都极其复杂,绝非传统阐释话语体系中那种简单的爱国情怀所能解释。就此次教案中的关键问题弃婴来说,它之所以能成为民教冲突的症结,其根源正在于中国过去普遍存在的溺婴陋习,在教案结束之后,这一陋习虽然引发昭通官民的注意,但却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
唐靖王亦秋
关键词:天主教教案弃婴
天主教在昭通传播的渊源
2012年
作为一种渗透性很强的宗教,天主教一直谋求向中国进行积极的传播。在其向云南传播的过程中,昭通具有不可或缺的历史地位。清以前天主教进入云南的传播历史有籍可查的资料甚少;清代以降,尤其是以鸦片战争为界,天主教在昭通的传播随着清廷政策的改变而显示出完全不同的气象。借助现有资料的爬梳,有助于理清天主教在昭通传播的历史痕迹和渊源。
刘燕华业庆
关键词:清代天主教渊源
莫理循昭通游记在地方史研究中的意义
2012年
作为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巨大的人物,莫理循一生保留了大量的书刊和文献资料,但真正属于他个人的出版物,却只有1894年考察中国西南时的一部游记。作者兼具旅行家的激情和新闻记者深邃的眼光,所到之处,除了记下旅途中的见闻与访谈,还加上自己独到的思考与评论。其中涉及昭通的文字,篇幅虽然不长,但却特别在意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昭通社会的珍贵资料。
唐靖李加茂
关键词:莫理循游记
从昭通到石门坎——柏格理传教重心转移原因评析被引量:1
2012年
昭通和石门坎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在中国西南先后的两个主要活动地区。以1905年为界,该会的传教重心既在两地之间发生了转移,也在汉苗两族间发生了转移。而由柏格理主持的这次转移既为教会传教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同时,其意义也超出了宗教的范畴,带有对西南苗族文化启蒙的色彩。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客观的探讨和梳理,无疑对于我国的民族与宗教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照作用。
周玲唐靖
关键词:基督教苗族石门坎
蜀郡的设置与昭通政区之肇始被引量:1
2012年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两国,分置巴、蜀二郡,拉开了中原王朝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的序幕。张若、李冰为最早的两任蜀郡太守,而此时的昭通境域即有部分属于蜀郡。秦汉以降蜀郡凭借四川盆地的地理优势,以及得中原文化风气之先的历史机遇,对南中地区起到了广阔的辐射和强劲的带动作用,昭通政区的沿革演变亦与蜀郡的分合调整息息相关。
傅奠基
关键词:政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