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07464)

作品数:20 被引量:54H指数:5
相关作者:陈永平潘陈为金玲湘刘俊王春莹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纤维化
  • 9篇肝纤维化
  • 7篇鼠肝
  • 7篇大鼠肝
  • 6篇生长因子Β
  • 6篇转化生长因子
  • 6篇转化生长因子...
  • 6篇细胞
  • 6篇化生
  • 5篇蛋白
  • 5篇星状细胞
  • 4篇转化生长因子...
  • 4篇肝星状细胞
  • 4篇肝硬化
  • 4篇大鼠肝纤维化
  • 3篇调节性
  • 3篇纤维化模型
  • 3篇慢性
  • 3篇节性
  • 3篇肝纤维化模型

机构

  • 18篇温州医学院附...
  • 6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学院仁...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温州市第二人...

作者

  • 20篇陈永平
  • 7篇潘陈为
  • 6篇金玲湘
  • 5篇阳韬
  • 5篇林镯
  • 5篇王春莹
  • 5篇陆小蒟
  • 5篇刘俊
  • 4篇王晓东
  • 4篇张磊
  • 4篇程瑗
  • 4篇金晓芝
  • 4篇谷甸娜
  • 4篇潘珍珍
  • 3篇诸葛璐
  • 3篇郑明华
  • 3篇叶超
  • 2篇李春艳
  • 2篇申春燕
  • 2篇戴志娟

传媒

  • 6篇医学研究杂志
  • 4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2
  • 1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囊化肝细胞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 动态分析微囊化肝细胞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ALF)大鼠肝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D-氨基半乳糖诱导建立ALF大鼠模型18 h后,分成ALF模型组、裸肝细胞移植组和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各50只大鼠.造模后24、36、48、72、120、168和240 h取各组大鼠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VEGF mRNA表达.多组样本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与ALF模型组比较,裸肝细胞移植组和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大鼠肝组织中PCNA表达量在36 h开始即显著增高(F=26.26,P〈0.05).与ALF模型组和裸肝细胞移植组比较,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大鼠肝组织中VEGF表达量从36 h开始明显升高(F=25.44,P〈0.05),且下降也较缓慢,在240 h表达量仍显著高于ALF模型组和裸肝细胞移植组(F=220.25,P〈0.05).造模24 h,裸肝细胞移植组VEGFmRNA(56.7±9.1)开始高于ALF模型组(48.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P〈0.05),而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100.7±1.9)在48 h开始显著高于裸肝细胞移植组(94.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82,P〈0.05),至240 h时,表达量仍显著高于裸肝细胞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70,P〈0.05).结论 微囊化肝细胞移植可增加ALF大鼠肝组织中VEGF的表达,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许烂漫黄瑜王晓东黄卡特王蓉蓉高峰陈永平
关键词:微囊化肝细胞肝再生
SHP和Smurf2在大鼠肝纤维化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小异二聚体伴侣(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SHP)和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ad ubiquitin regulatoryfactor-2,Smurf2)在大鼠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二者之间与TGF-β1的关系的探讨。方法清洁级SD大鼠分两组:正常对照组6只,模型组24只,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分别在第2、4、6、8周取大鼠静脉血及肝脏标本,HE和Masson染色并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RT-PCR检测SHP、Smurf2、TGF-β1 mRNA在造模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模型组第4、6周肝纤维化明显;模型组血清ALT、AST、HA升高,并于4周时达高峰;Alb逐步下降,6周时最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SHP mRNA表达逐渐增加,第4周达到高峰(0.397±0.016),随后在第6、8周逐渐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9,P<0.001,P<0.001,P<0.001);Smurf2 mRNA在肝纤维化的过程中表达呈进行性增高,8周达到高峰(0.408±0.054),与对照组(0.229±0.024)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TGF-β1 mRNA表达水平逐步增高,于4周时达高峰(0.656±0.036),各模型组与对照组(0.304±0.037)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直线相关分析提示SHP与TGF-β1 mRNA呈正相关(r=0.674,P<0.01)。结论 SHP、Smurf2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呈升高趋势,分别在第4、8周达到高峰,提示二者可能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阳韬陆小蒟陈永平王晓东林躅
关键词:二甲基亚硝胺肝纤维化
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变化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在肝纤维化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6只大鼠分为对照组(6只)和模型组(20只),通过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检测血清肝功能和纤维化指标,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及脾脏CD4+CD25+Tregs数量的变化。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升高,Alb下降;HA、PCⅢ、ⅣC分别为(177.42±61.25)μg/L、(34.86±7.47)μg/L、(7.32±3.71)μg/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3.670、-5.661、-3.950,均P〈0.01);模型组肝脏组织胶原纤维大量增生,分割肝小叶并包绕成假小叶。模型组外周血中CD4+CD25+Tregs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为(7.41±2.15)%,较对照组的(12.88±2.93)%低(t=3.752,P%0.01);模型组脾脏中Tregs为(9.49±1.16)%,较对照组的(13.16±2.36)%亦低(t=2.793,P〈0.05)。ALT、AST与外周血和脾脏中Tregs水平呈直线负相关(ALT、AST与外周血中Tregs:r分别为-0.727、-0.698,ALT、AST与脾脏中Tregs:r=-0.663、-0.535;均P〈0.05);而Alb与外周血和脾脏中Tregs水平无直线相关(r=0.423、0.372,均P〉0.05);HA、PCHI、ⅣC与外周血和脾脏中Tregs水平呈直线负相关(HA、PCⅢ、ⅣC与外周血中Tregs:r=-0.719、-0.558、-0.792,HA、PCⅢ、ⅣC与脾脏中Tregs:r=-0.424、-0.685、-0.506;均P〈0.05)。结论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CD4+CD25+Tregs的表达降低,其肝纤维化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谷甸娜陈永平张磊张晓华卢洁郑毅郑明华
关键词:CD4阳性T淋巴细胞肝硬化四氯化碳疾病模型动物
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n=10),B组(高血氨模型组,n=10),C组(醒脑静治疗组,n=10),Morris水迷宫观察动物空间学习记忆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氨模型组及醒脑静治疗组大鼠血氨水平明显升高;但与高血氨模型组相比,醒脑静治疗组大鼠寻找障台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距离均缩短。结论:醒脑静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血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潘陈为潘珍珍陈永平林士毅诸葛璐金玲湘
关键词:醒脑静血氨水迷宫学习记忆
胎盘生长因子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肝癌的联系。方法:收集标本:肝细胞肝癌组织49例及正常肝组织8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PLGF的表达。结果:PLGF蛋白和mRNA在肝癌组织有高水平表达,与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LGF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可能在肝肿瘤血管新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林胜弟潘陈为金玲湘黄智铭黄卡特陈永平
关键词:肝肿瘤胎盘生长因子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半乳糖凝集素-3在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ooth muscle actin,a-SMA)在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6只,肝纤维化模型组24只,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在造模后2、4、6、8周门静脉采血检测血清ALT、AST、Alb,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学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肝脏galectin-3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肝组织中有galectin-3低表达,2周即升高,4周达高峰,6周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alectin-3水平与TGF-β1、a-SMA呈正相关(r=0.882~0.963,P<0.01)。结论 Galectin-3可能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苏林红陈达之王春莹陈永平刘俊
调节性T细胞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透明质酸分泌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透明质酸(HA)分泌的影响。方法 MASC法分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中CD4+CD25+Treg细胞;传代培养人HSC LX-2(空白组),不同比例CD4+CD25+Treg细胞与HSC直接共培养(共培养组),不同剂量的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HSC共培养(对照组);使用CCK-8法检测HSC增殖、放射免疫法检测HA分泌情况。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共培养组与空白对照组(0.6623±0.02702)相比,在比例为2.5∶1时HSC增殖最为明显(0.6836±0.00560),比例为1∶1、5∶1及7.5∶1时HSC增殖均明显减少,且随着比例升高其增殖水平逐渐降低,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F=11.421,5.272,84.514,490.639;均P<0.05)。不同浓度TGFβ1对照组的HSC均比空白对照组(0.3883±0.00189)细胞增殖明显(0.6720±0.00753,0.6773±0.00585,0.5373±0.00387),并于8 ng/μl时增殖达到高峰,各亚组与空白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F=196.175,799.624,236.461;P<0.01)。共培养组与对照组中细胞上清液中HA浓度与HSC增殖呈正相关(r=0.661、0.871,均P<0.01)。结论 CD4+CD25+Treg细胞促HSC增殖并促进其分泌HA,并在体外证实CD4+CD25+Treg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陆小蒟陈永平阳韬程瑗金晓芝申春燕刘俊王春莹王晓东林镯
关键词:T淋巴细胞肝星状细胞
乌司他丁对GalN/LPS引起大鼠急性肝衰竭Caspase-3、Caspase-8和Bcl-2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Caspase-3、Caspase-8活性和Bcl-2表达的影响,了解肝细胞凋亡与急性肝衰竭的关系以及乌司他丁对其预后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UTI处理组,模型组和UTI处理组再分为6、12、24、36、48取材5组。另模型组和UTI处理组中各取15只大鼠观察生存率和生存时间。腹腔内注射D-GalN/LPS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UTI处理组则在腹腔内注射D-GalN/LPS后立即注射UTI,模型组则在腹腔内注射D-GalN/LPS后立即注射0.4mL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则腹腔注射2mL生理盐水。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各组大鼠,检测血生化指标AST、ALT等,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TNF-α,取肝组织匀浆检测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在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UTI处理组较模型组大鼠生存率有显著性提高,生化指标明显好转,病理检查也发现肝坏死程度和范围明显减轻,血清TNF-α水平明显降低,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明显降低,而Bcl-2表达明显增加。结论乌司他丁能提高急性肝衰竭大鼠的生存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TNF-α水平,降低肝组织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有关。
郑毅陈永平
关键词:乌司他丁急性肝衰竭凋亡CASPASE-3CASPASE-8BCL-2
姜黄素影响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抗肝纤维化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肝纤维化肝脏组织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肝纤维化组和姜黄素治疗组。肝纤维化组和姜黄素治疗组均使用将使用二甲基亚硝胺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姜黄素治疗组在造模同时给予姜黄素治疗。动物处死后,血标本检测肝功能,取肝脏组织,肝组织HE染色行纤维化分级,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everse Transcription-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肝脏TGF-β1、smad2、smad3、smad4、smad7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TGF-β1、smad4、smad7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治疗组肝纤维化病理分级明显改善,大鼠肝脏组织TGF-β1、smad4的mRNA表达下降,smad7的mRNA表达升高,smad2、smad3的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治疗组TGF-β1、smad4的蛋白表达下降,smad7的蛋白表达升高。结论:姜黄素在阻断大鼠肝纤维化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多位点影响肝组织TGF-β1/Smad通道可能是其阻止肝纤维化进程的机制。
潘陈为余保平陈永平诸葛璐林巍金玲湘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纤维化姜黄素
血氨升高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氨中毒学说于上一世纪提出,在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量研究表明,高氨血症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毒性作用,但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鲜有报道。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高血氨模型,观察高血氨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潘陈为潘珍珍金玲湘陈松芳陈永平
关键词:血氨水迷宫学习记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