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CKS004)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李红专刘化军郭忠华杨胜荣陈路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吉登斯
  • 2篇唯物
  • 2篇唯物史观
  • 1篇第三条道路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思想
  • 1篇正义理论
  • 1篇政治哲学
  • 1篇政治哲学思想
  • 1篇知识
  • 1篇桑德尔
  • 1篇社会
  • 1篇社群主义
  • 1篇权力
  • 1篇主义
  • 1篇自由主义
  • 1篇晚期
  • 1篇唯物史观视域
  • 1篇西方哲学
  • 1篇现代性批判

机构

  • 5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李红专
  • 2篇刘化军
  • 1篇郭忠华
  • 1篇李明
  • 1篇杨胜荣
  • 1篇陈路
  • 1篇刘学文

传媒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年份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吉登斯社会类型理论
2007年
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构成了吉登斯社会类型划分的基本尺度。由于吉登斯否认了物质生产和物质生产关系在社会生活之中的基础性地位,因而其社会类型划分尺度在根本上是错误的。
李红专李明刘学文
关键词:吉登斯
资源、权力与国家:解读吉登斯的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被引量:8
2008年
吉登斯被看作是当代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杰出代表。他从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进行了反思和解构,认为马克思主义有关国家的建立基础、阶级本质和发展轨迹等理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解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础上,吉登斯从资源和权力的角度分析了国家的涵义和历史类型。在他看来,国家是一种能够对社会进行反思性监控的组织,以反思性监控能力和暴力垄断能力作为标准,国家划分为传统国家、绝对主义国家和民族国家三种历史类型。吉登斯的国家观为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进行国家理论研究提供了某些启示意义,但其理论也难以逾越自洽性问题。
郭忠华
关键词:吉登斯后马克思主义权力
“第三条道路”与社群主义政治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第三条道路”与社群主义两大政治哲学思潮在当代的复兴具有相似的理论与时代背景,不仅如此,二者的基本主张与理论内容亦具有一定相似性,都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正义、国家作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等基本社会问题。当然,在具体的政策方面,他们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不可否认,“第三条道路”与社群主义在为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方面做出了一些合理的尝试,但由于其都未能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真正危机与矛盾所在,因而二者在实践上注定都是要失败的。他们的政治哲学思想在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反映,都未能摆脱资本主义主流政治哲学思潮———自由主义的桎梏。
刘化军李红专
关键词:社群主义自由主义
论桑德尔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批判被引量:3
2007年
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桑德尔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进行了彻底的驳斥:首先,罗尔斯的"原初状态"与"无知之幕"以及在其中构建的正义原则不能证明正义之首要性;其次,罗尔斯对正义环境的论述也是不能够成立的;再次,罗尔斯的契约式论证亦不能证明正义的首要性。在此基础上,桑德尔指出:正义不可能成为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正义是内在于善的。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不论是桑德尔还是罗尔斯,其正义理论都是虚幻的、不可能实现的。
陈路刘化军
关键词:桑德尔罗尔斯正义理论
西方哲学中“发展”涵义的演变与反思被引量:5
2008年
我们从发展哲学的角度出发,梳理西方哲学中"发展"概念的演变历程,从社会历史背景、方法论理论原则、基本价值目标等方面来勾勒和把握西方哲学中"发展"观念的四种主要内涵和基本实质。西方哲学中发展观念的演变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体现了方法论理论原则的差异,蕴涵了不同的价值目标。"发展"的涵义始终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对它的认识和把握在总体上也是趋向于深刻而全面。
李红专杨胜荣
关键词:哲学
晚期现代性批判理论:吉登斯对马克思的解读与批判被引量:3
2007年
吉登斯对马克思的批判和反思,服从于吉登斯晚期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经历了一个从早期侧重于解读到后期侧重于批判的过程,在总体上包含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基础、资本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学说三个层面。
李红专
关键词:唯物史观
论知识与进步
2006年
人类追求进步是同追求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的知识化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积极发展的空间。然而,知识的急剧发展与应用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导致了理性乐观主义进步观和社会危机论的产生。为缓解知识与进步的紧张关系,人们从绝对知识的批判、文化批判的角度进行主体性拯救,这种尝试具有鲜明的思想文化意义。要真正解决当代知识理论的困境,应从伦理学的维度寻求知识与进步的共契。
曹建文
关键词:知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