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2004-2)

作品数:2 被引量:46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桂权刘传光冯道基郑海波周汉钦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籼稻
  • 2篇常规籼稻
  • 1篇性状
  • 1篇水稻
  • 1篇株型
  • 1篇株型性状
  • 1篇主栽品种
  • 1篇SSR
  • 1篇SSR标记

机构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刘传光
  • 2篇张桂权
  • 1篇周汉钦
  • 1篇郑海波
  • 1篇冯道基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用SSR标记分析1949—2005年华南地区常规籼稻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及变化趋势被引量:29
2010年
利用均匀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300个SSR标记对95个华南地区不同年代常规籼稻主栽品种进行分析,研究该地区常规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变化趋势。检测到236个SSR标记有多态性,共获得776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2~12个,平均3.29个,共有206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介于2~4个,占全部多态性位点的87.3%。多态性标记位点的PIC值平均为0.42,变化范围为0.041~0.790。不同染色体的位点多态性差异显著,其中第10染色体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最多,PIC值最高,而第5染色体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最少,PIC值最低;6个年代中,50~70年代育成品种包含等位基因数呈显著的上升趋势,70年代达最高值2.83,随后逐渐下降。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不同年代间遗传变异仅占总体变异的3.77%,但仍达极显著水平(P〈0.001)。不同年代育成品种的遗传距离(GD)呈下降趋势。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GS)为0.685处可将品种区分为5大类,表明华南地区各时期的常规稻品种遗传改良都是围绕少数骨干亲本进行的。试验结果显示,华南地区籼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狭窄且随年代而变化,70年代以后呈下降趋势,在今后的育种中应扩大亲本选材范围、拓宽育种亲本的遗传基础以提高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刘传光张桂权
关键词:水稻SSR标记
华南地区常规籼稻品种产量和株型性状的遗传改良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研究矮化育种以来华南地区常规籼稻品种产量与株型性状的改良及其关系,为进一步提高品种产量潜力探索新的突破方向。【方法】以华南地区自矮化育种以来育成推广的65个主要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在相同生态和栽培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年份育成品种产量和株型性状的演变,将植株形态性状与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将几个主要产量性状与产量进行通径分析。【结果】从矮化育种开始,华南地区常规籼稻品种产量水平不断提高,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最高水平,随后产量水平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00年又开始形成上升趋势。品种株高随育成年份缓慢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在叶形性状中,上三叶长和上三叶宽未有明显变化,但上三叶基角和上三叶曲率则有较显著的改良;穗粒性状中单株穗数和结实率逐渐降低,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每穗粒数则呈线性增加,千粒重呈阶梯式下降;单株库容量、单株生物产量和单株产量表现为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显著上升,随后上升趋势停滞。【结论】自矮化育种以来,华南地区常规籼稻品种产量水平显著提高,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未能取得进一步突破。在株型性状的遗传改良方面,叶片形态性状改良显著,品种由大粒穗数型向小粒大穗型演进。今后品种改良的重点是通过株型改良提高库容量。
刘传光张桂权周汉钦冯道基郑海波
关键词:常规籼稻株型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