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0501-148)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维平田士林张文莉李云孙忠科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淮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小麦固氮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6年
- 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研究小麦及其固氮菌的作用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小麦的自生固氮(菌)、联合固氮(菌)和共生固氮(菌)的研究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评价,系统论述了固氮基因遗传表达机理、固氮酶调节作用、固氮酶体系及其电子传递顺序研究的新进展。小麦固氮需要高能耗,但接种固氮菌增产作用明显,遗传改进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进一步深入研究可望降低化肥施用量,提高小麦产量与蛋白质品质,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和绿色生产。
- 李维平孙忠科张文莉李云
- 关键词:小麦固氮作用固氮酶固氮基因
- PEG_(6000)渗透胁迫对小麦抗旱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通过比较小麦陕合6号、郑引1号PEG6000渗透胁迫后与对照组的SOD、CAT活性及MDA含量,揭示了两品种抗旱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经PEG6000胁迫后,小麦叶片中SOD、CAT活性下降,MDA含量则呈增加趋势。通过比较两者3项生理指标发现,陕合6号的抗旱性较郑引1号强。
- 田士林李莉
- 关键词:抗旱性CATMDA
- 多小穗小麦综合性状轮回选择改良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为进一步改良多小穗小麦的综合性状,利用太谷核不育材料(含显性Ms2基因),导入多小穗基因和中矮秆Rht10基因进行轮回选择育种。结果表明,轮回选择使多小穗基因与Ms2基因和Rht10基因相结合,使群体主茎小穗数达到24-27个,植株高度从100 cm降至65-70 cm,抽穗期和成熟期提前;选择出具有30个小穗的中矮秆多小穗基因型株系;获得了Ms2基因、Rht10基因、多小穗基因和早熟基因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的多小穗小麦综合改良群体。
- 李维平张文莉田士林李云
- 关键词:小麦多小穗轮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