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1BC008)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 相关作者:马彦青贾鑫魏忠刘志勇但建明更多>>
- 相关机构:石河子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1,8-萘二酰亚胺的合成及对阴阳离子的识别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本文以1,8萘二甲酸酐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荧光主体1,8萘二酰亚胺,通过FR-IR、1H NMR和元素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方法检测了荧光主体与不同阴离子(CO32-、Br-、HSO42-、I-、Cl-、SO42-、F-)和阳离子(Ni2+、Mg2+、Mn2+、Cr3+、Zn2+、Cu2+、Na+、K+)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识别主体能与F-和Ni2+发生配位识别作用。其中F-可以使荧光主体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而Ni2+能使其荧光强度显著增强,通过加入不同摩尔配比的配体确定了荧光主体与F-和Ni2+的最佳识别配比分别为1∶9和1∶1。
- 程玲玲朱钊马彦青
- 关键词:荧光探针
- PVC稀土热稳定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被引量:15
- 2013年
- 稀土化合物作为PVC热稳定剂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耐候性,无毒环保,且和其他热稳定剂有协同作用。本文介绍了聚氯乙烯(PVC)稀土热稳定剂的合成现状,作用机理,及应用进展,并指出其今后的发展前景。
- 张伟魏忠刘志勇贾鑫但建明马彦青
- 关键词:聚氯乙烯热稳定剂稀土热稳定剂
- 纳米巯基乙酸镧热稳定剂的合成、表征及热、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热稳定剂是一类能减少或防止聚合物在加工使用过程中受热而发生交联或降解,延长复合材料使用寿命的添加剂。本论文合成了纳米巯基乙酸镧热稳定剂,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及化学分析、SEM等手段确定了产品组成,并通过流变、维卡、力学测试等方法比较了其与巯基乙酸镧和铅盐类稳定剂的热学和力学性能差异。
- 张伟郭文龙魏忠贾鑫马彦青
- 关键词:热稳定性聚氯乙烯
- 1.0代树形大分子(PAMAM)的合成及对阴阳离子的识别
- 2015年
- 目前生物体内ATP合酶催化ATP水解的研究是生物催化方向的研究热点。为了探索ATP合酶催化ATP水解的机制,本研究模拟生物体系环境,在N2氛围中,采用甲醇溶液回流的发散合成法合成了多功能化的树形大分子,用核磁、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其多作用位点的特征对不同阴阳离子进行了识别作用的分析。结果表明:G1.0 PAMAM(L)与Mn2+的识别效果最明显,荧光强度增加18倍,根据修饰的Benesi-Hildebrand方程得到了G1.0 PAMAM与Mn2+最佳配位比为1∶1,结合常数为1.13×104L/mol;采用Job’s法对主客体配位比进行了验证;同时,F-对G1.0 PAMAM荧光猝灭现象最明显,根据修饰的Benesi-Hildebrand方程确定了两者的最佳配位比为1∶1,结合常数为2561 L/mol。该结果开辟了新的一类模拟酶催化剂体系,并为研究ATP合酶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 董丹丹田勋马彦青
- 关键词:荧光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