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JZD0036)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董世华董世华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财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动因
  • 2篇农村
  • 2篇农村寄宿制
  • 2篇历史沿革
  • 2篇寄宿
  • 2篇寄宿制
  • 2篇发展动因

机构

  • 2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董世华
  • 1篇董世华

传媒

  • 2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价值拓展:促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被引量:4
2015年
近年来,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迅猛发展。基于提供食宿的基本功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价值在保障规模办学、解决留守儿童看护等方面得以充分体现。已有制度设计过多关注寄宿制学校和学习两个维度,忽视了寄宿儿童主体的存在,不利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可持续发展。彰显寄宿制教育提升农村儿童生活品质和提高综合素质的价值,有助于促进农村寄宿制学校由数量扩张转向内涵发展。为此,必须创新农村寄宿制学校经费、人员、后勤和管理等保障机制,为拓展农村寄宿制学校深层价值创造条件。
董世华
工具价值路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历史的反思被引量:4
2014年
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路径显示,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与深刻的社会背景。深入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工具价值明显,工具价值取向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阻碍其育人功能的发挥。
董世华
关键词:历史沿革发展动因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被引量:7
2014年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肇始于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缘于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伴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推进正逐渐成为农村地区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目前,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凸显,寄宿制教育再次受到了社会的热切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路径显示: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与深刻的社会背景。深入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工具价值明显,工具价值取向使其具备存在合理性的同时也阻碍了育人优势的发挥。
董世华
关键词:历史沿革发展动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