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3047)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黄玉东刘丽张如良姜波徐丽薇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碳纤维
  • 3篇涂层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印刷质量
  • 2篇上浆剂
  • 2篇树脂
  • 2篇碳纤维表面
  • 2篇纤维表面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溶解度
  • 1篇溶析
  • 1篇溶析结晶
  • 1篇湿热老化
  • 1篇双咪唑
  • 1篇碳复合材料
  • 1篇碳纤维复合材...
  • 1篇提纯
  • 1篇涂层厚度

机构

  • 10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黑龙江科技学...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黄玉东
  • 7篇刘丽
  • 2篇宋元军
  • 2篇张如良
  • 2篇吴捷
  • 2篇姜再兴
  • 2篇胡桢
  • 2篇徐丽薇
  • 2篇张丽
  • 2篇张杰家
  • 2篇姜波
  • 1篇母长明
  • 1篇龙军
  • 1篇白永平
  • 1篇白惠文
  • 1篇宁元军
  • 1篇程玮璐
  • 1篇景介辉
  • 1篇李艳伟
  • 1篇陈磊

传媒

  • 7篇化学与粘合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高科技纤维与...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喷墨打印材料的分析技术及质量评价方法被引量:1
2012年
综述了国内外喷墨打印材料的分析技术,包括涂层成分的分析技术和涂层表面结构的表征。其中涂层成分的分析技术主要是利用红外反射-吸收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进行分析。涂层表面结构的表征主要是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另外,综合提出了喷墨打印材料最终质量评价方法,其成品质量评价方法主要有包括:白度、光泽度、色密度、色域、清晰度、图像抗水性和耐光性等。这也是为材料最终的应用提供选择依据,只有综合质量优秀的打印材料才能被更多的消费者接受并应用。对喷墨打印材料的分析技术及质量评价方法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吴捷刘丽姜波白永平王雪芹程玮璐白惠文黄玉东
关键词:涂层印刷质量
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反应动力学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为研究碳纤维表面涂层在制备复合材料过程中是否发生界面反应,采用测量反应焓的方法分析不同升温速率下树脂和固化剂、树脂和上浆剂、上浆剂和固化剂等体系的反应情况.实验结果显示,Kissinger方法、Flynn-Wall-Ozawa方法和Crane方法求得的上浆剂和固化剂的系统活化能为47.25 kJ/mol,而树脂和固化剂的系统的活化能为49.64 kJ/mol.由此表明,碳纤维的表面涂层与固化剂是反应的,且碳纤维表面的涂层优先与固化剂发生反应.
张如良刘赟黄玉东刘丽郎咸忠
关键词:上浆剂碳纤维动力学复合材料
溶析结晶分离提纯2-氯-4,6-二硝基间苯二酚的方法
2012年
在室温条件下,首次利用溶析结晶方法对2-氯-4,6-二硝基间苯二酚进行分离提纯。选择乙醇为主溶剂,蒸馏水为析出剂。提纯产物用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等手段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提纯产物是目的产物2-氯-4,6-二硝基间苯二酚晶体,纯度大于99.9%。
张丽胡桢黄玉东张杰家
关键词:溶析结晶分离提纯
2-氯-4,6-二硝基间苯二酚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溶解度的研究
2012年
利用紫外吸收方法测得了2-氯-4,6-二硝基间苯二酚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将实验溶解度数据和三参数经验模型相关联,通过系统的研究,证明三参数经验模型是合理的数学方程,可以准确地描述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2-氯-4,6-二硝基间苯二酚溶解度变化规律,模型三参数(a,b和c)被确定。2-氯-4,6-二硝基间苯二酚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水含量的升高而减小。
张丽胡桢龙军黄玉东陈磊张杰家
关键词:溶解度
树脂在碳纤维表面铺展行为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对碳纤维与树脂界面上发生的铺展作用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时间和温度对树脂在涂层表面铺展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铺展行为的发生,且温度升到70℃以上时铺展速度迅速增加。温度对铺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铺展作用发生的前1000s之内,铺展时间超过1000s以后,铺展速度逐渐趋于0。
徐丽薇黄玉东宋元军刘丽
关键词:涂层微观结构
碳/碳复合材料中的微区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2011年
实验以Raman光谱、原位纳米力学测试、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对碳/碳复合材料不同微区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碳/碳复合材料不同微区的结构和性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不同微区的石墨化程度是沿着相邻纤维中心径向逐步增强,至纤维间的碳基体最高;碳基体以片层状结构沿纤维表面取向,呈同心圆环状,其光学各向异性远高于纤维内部结构。利用微纳米力学原位测试技术得到纤维表面的摩擦系数远低于基体的摩擦系数。
景介辉黄玉东刘丽姜再兴
关键词:RAMAN光谱SEM纳米划痕
树脂在碳纤维表面扩散现象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模型化合物,对不同温度及时间下树脂向上浆剂中的扩散过程进行宏观说明。这个方法帮助人们的认识由抽象向具体转化,解决了现有方法对树脂向上浆剂层扩散的研究很难进行的问题。通过对树脂与碳纤维之间的扩散研究方法的初步探索,发现EDX测试为研究界面扩散情况的一种有力手段,由EDX测试结果发现,溴代环氧树脂在界面层发生了扩散。
徐丽薇黄玉东刘丽宋元军
关键词:碳纤维浆料扩散
上浆剂使用浓度对碳纤维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为了改善碳纤维表观性能及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不同浓度的上浆剂用于碳纤维表面上浆.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动态接触角测试仪(DCAT)和微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IFSS)等研究了上浆剂浓度对碳纤维的表面形貌,表面能及对微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和耐湿热老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上浆剂的使用浓度对碳纤维表观性能影响较大.AFM证实使用浓度2%时,碳纤维表面沟槽消失.上浆剂的使用浓度对碳纤维的表面能的影响表现在其色散分量的减小和极性分量的增加,对制备的微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和耐湿热老化性能有较大的影响.1.5%使用浓度的上浆剂有助于改善碳纤维表观性能及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和耐湿热老化性能.
张如良黄玉东刘丽刘青松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湿热老化
喷墨材料涂层厚度对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喷墨打印用纳米喷墨材料。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了复合材料的表面结构和粗糙度,结果显示其粗糙度随着吸墨层的厚度发生了改变。利用表面张力仪(DCAT)和分光测色计分别测试了材料的接触角和色差,结果表明涂层厚度对打印质量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并且当吸墨层厚度是50μm时,喷墨材料的综合性能是最好的。
吴捷刘丽姜波姜再兴黄玉东孙文慧张英俊
关键词:涂层吸墨性印刷质量
两种高性能纤维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简介了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PBO)纤维和聚二羟基苯撑并吡啶双咪唑(PIPD)纤维的发展历史、制备方法、性能及应用,着重对PBO纤维和PIPD纤维最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和方向进行了综述。
李艳伟宁元军母长明黄玉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