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3207120015)

作品数:3 被引量:82H指数:3
相关作者:黄震方靳诚徐菁曹芳东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旅游
  • 2篇可达性
  • 2篇长江
  • 2篇长江三角
  • 2篇长江三角洲
  • 1篇游客
  • 1篇流动特征
  • 1篇旅游攻略
  • 1篇旅游景点
  • 1篇旅游区
  • 1篇旅游区划
  • 1篇景点
  • 1篇景区
  • 1篇A级景区

机构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靳诚
  • 3篇黄震方
  • 2篇徐菁
  • 1篇曹芳东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南京城市内部景点间游客流动特征分析被引量:49
2014年
以南京市为例,通过对旅游攻略的数据挖掘,构建景点间游客流动的关系矩阵,对流动格局、机制和模式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表明:1景点具有明显的层级性,市级中心景点在流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山陵为扩散型景点,而新街口、夫子庙为集聚型景点,其他大部分景点为平衡型景点。2距离对景点间流动起着重要影响,流量距离衰减特征明显;市级中心景点流动涉及面较广,对整体流动具有较强的支配作用。3景点间流动是景点流入度、流出度和景点间距离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流动符合基于幂函数的威尔逊流动模型,且游客在城市内部景点间流动对距离的敏感度相对城市间、城市内部居民日常流动较低。4南京景点可划分为3个系统:中山陵景点系统、夫子庙景点系统和中心城区景点系统,并抽象出3种结构类型:单中心扩散结构、单中心集聚结构和多中心平衡结构;在流动模式上,主要流动多存在于主要节点之间,次要流动多存在于主要节点和次要节点之间以及次要节点之间,一般流动多存在于次要节点和一般节点之间以及一般节点之间。
靳诚徐菁黄震方曹芳东
关键词:旅游景点旅游攻略
长江三角洲旅游景区布局适宜性评价被引量:9
2013年
论文从影响因素出发,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构建旅游景区布局适宜性评价体系,从城镇依托度、交通优势度、社会支撑度和现有景区影响度四个方面来综合评价长江三角洲旅游景区布局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城镇依托度呈现出以市级城市为中心的圈层分布结构;交通优势度呈现出以机场为中心的圈层分布结构;社会支撑分值总体上呈现出以太湖为核心的圈层结构;现有景区影响度数值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并零星分布在长江南岸,总体上呈现内低外高的格局。高适宜性区域主要分布在两大片区,一个是长江两岸地区,另一个是杭州湾两岸地区。低适宜性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边缘地区,特别是西南和南部边缘地区,以及舟山群岛地区。
靳诚黄震方徐菁
关键词:可达性长江三角洲
基于可达性技术的长江三角洲旅游区划被引量:24
2012年
区划一直是地理学的核心研究领域,本文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尝试探讨新时期下基于GIS技术的旅游区划分方法。以可达性空间表达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旅游点、线要素的相对系统分类,分别对所有A级景区、4A级以上景区和县级城镇、地级及其以上城市可达性进行测算,并分别计算了各自的腹地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时间阀值下腹地范围变化的判断,进行旅游景区腹地范围的空间合并,并对各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将长江三角洲划分为5个旅游大区、27个旅游亚区和85个旅游小区。并进一步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组合角度,对现有旅游小区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据此构建长江三角洲综合性旅游服务中心等级体系。
靳诚黄震方
关键词:旅游区划可达性A级景区长江三角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