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01019)

作品数:34 被引量:1,881H指数:27
相关作者:徐中民龙爱华张志强王新华苏志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经济管理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虚拟水
  • 7篇生态
  • 6篇虚拟水消费
  • 5篇生态足迹
  • 5篇水资源
  • 4篇虚拟水贸易
  • 4篇生态经济
  • 4篇生态系统
  • 4篇水足迹
  • 4篇流域
  • 4篇河流域
  • 4篇黑河流域
  • 3篇虚拟水战略
  • 3篇生态系统服务
  • 3篇环境影响
  • 2篇意愿
  • 2篇支付意愿
  • 2篇生态经济系统
  • 2篇水资源管理
  • 2篇条件价值评估

机构

  • 32篇中国科学院
  • 6篇西北师范大学
  • 5篇兰州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新疆财经学院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23篇徐中民
  • 13篇龙爱华
  • 12篇张志强
  • 9篇王新华
  • 5篇苏志勇
  • 5篇程国栋
  • 5篇陈东景
  • 3篇焦文献
  • 3篇巩增泰
  • 3篇尚海洋
  • 2篇张勃
  • 2篇石惠春
  • 1篇陈治谏
  • 1篇樊胜岳
  • 1篇钟方雷
  • 1篇黄璜
  • 1篇任福康
  • 1篇邱国玉
  • 1篇沈兴菊
  • 1篇程怀文

传媒

  • 6篇冰川冻土
  • 5篇地理学报
  • 3篇中国农村水利...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生态环境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9篇2005
  • 9篇2004
  • 7篇200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社会化水资源稀缺评价被引量:53
2004年
水资源稀缺是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水资源稀缺评价是水资源管理中最基础性的工作。在界定水资源管理阶段、引入社会适应性能力概念的基础上,将水资源稀缺评价问题拓展到了社会经济领域,强调社会资源在水资源稀缺评价中的作用。同时根据计算的社会化水资源稀缺评价指数,对2002年我国各省(市)水文水资源稀缺指数和社会化水资源稀缺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和广西省由于相对高的社会适应性能力,其社会化水资源稀缺程度指数的相对排序得到了改善;河北、河南、贵州、云南省因相对低的社会适应性能力使其社会化水资源稀缺指数排序有所降低。同时探讨了社会适应性能力对水资源稀缺程度的影响,并指出运用社会资源来适应水资源的稀缺也是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一种途径。
徐中民龙爱华
关键词:稀缺水资源社会资源可持续发展社会化社会适应性
恢复额济纳旗生态环境的支付意愿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运用条件估值方法研究了黑河流域居民对恢复额济纳旗生态环境的支付意愿 .结果发现 :黑河流域居民每年对恢复额济纳旗生态环境的总体支付意愿在 1 43 5 .2 7~ 2 43 5 .2 4万元之间 ;居民的支付意愿受户籍、性别、受教育程度、年龄和家庭收入等因素的影响而差别显著 ;居民支付意愿的选择方式以捐款为主 ;在黑河流域 40 0份有效问卷就能满足研究的需要 .
陈东景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苏志勇林清张海涛
关键词:支付意愿
兰州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价被引量:26
2008年
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迫切需要运用新的科学手段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城市生态经济系统,为日益突出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兰州市为例,采用能值分析理论,对兰州市1994-2004年的能值自给率、能值输出输入量比、能值投入率、环境负载率、能值-货币比、能值使用密度、可持续发展指数、人均能值用量、人口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变化趋势分析,并与其它地区和国家进行比较。定量描述了兰州市生态经济格局和发展状况的总体特征,为进一步利用兰州本地资源,合理配置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策略和建议。
刘海清
关键词: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可持续性
甘肃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估被引量:53
2006年
比较生态足迹指数、环境可持续性指数(ESI)、自然资本指数(NCI)等作为衡量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指标的不足后,选择能值分析及其指标作为定量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方法和指标。通过对甘肃1994—2004年的净能值产出率(NEYR)、能值投入率(R IR)、环境负载率(ELR)和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数(ESI)等7项指标的计算及趋势分析,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比较得出:甘肃经济还处于较低水平,开放程度依然有限,能值消费和利用结构也是低层次的,近年工业化步伐虽然加快,但要实现甘肃的可持续发展,仍需重视经济发展的作用,通过进口低能值、高能量的产品而输出高能值的产品和服务,达到自组织最优化状态(能源利用高效率)和系统对外最大功(强势竞争力);甘肃可持续发展指数(ESI)的波动下降与甘肃经济的快速增长不无关系。重视经济增长和控制其对环境系统的压力,保持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平缓降低尤为重要。
杜鹏徐中民
关键词: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估能值分析
虚拟土战略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化管理被引量:97
2004年
土地资源紧缺是威胁世界食物安全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类似于国内已经开展的虚拟水和虚拟水战略概念及相关研究,首次提出"虚拟土"和"虚拟土战略"新概念,分析了土地资源管理不同管理阶段及其相关问题.结合当前国家耕地总量平衡、区域粮食安全问题以及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从土地资源的社会属性出发,实证分析了土地生产能力与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关系,提出了基于虚拟土概念及虚拟土战略下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分析框架.最后提出了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解决区域粮食安全的一些新思路.建议:在保证国家粮食基本自足基础上,实行区域耕地总量弹性平衡政策;成立专业性土地银行,加快创新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强化土地使用权拍卖机制,提高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透明度;实施虚拟土战略举措,构建新的土地可持续发展模式,加强开展虚拟土战略相关理论及其对策的研究工作.
罗贞礼龙爱华黄璜徐中民
关键词:生态足迹土地银行
基于ImPACT等式的人类活动环境影响分析——以甘肃省虚拟水消费为例被引量:11
2006年
应用ImPACT等式,分析了甘肃省1990—2003年虚拟水消费中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1990—1995年,1996—2000年和2001—2003年甘肃省收入显著提高,而使用强度(单位GDP的农产品消费量)和效率(单位农产品消耗的虚拟水量)大幅度改善,对环境影响(虚拟水消费量)起到了调节作用.收入弹性分析表明,收入增加1%将引起人均农产品消费量增加0.13%,使用强度下降0.87%,而环境影响增加0.14%.2000年甘肃省城镇和农村虚拟水消费对比分析表明,农村的虚拟水强度(0.706 m3.元-1)显著高于城镇(0.051 m3.元-1),合理改善消费结构能降低虚拟水强度从而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应用ImPACT等式设置环境目标并检验其可行性,结果表明:在1990—2003年的基础上,使用强度降低1.5倍,效率提高1倍,能够保障经济的增长,并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28 a)实现虚拟水消费量减少到2003年的50%,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方案.
焦文献徐中民尚海洋程怀文
关键词:环境影响虚拟水
环境经济综合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被引量:5
2006年
构建了干旱地区黑河流域张掖市的基于2000年环境经济综合账户的以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污染物治理为重点的环境经济模型,对张掖市2000~2050年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总的环境维护成本绝对数值不断增加,由2000年的2.72亿元增加到2040年的7.49亿元,随后有所下降;水资源的过度使用成本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1.98亿元下降到2050年的1.13亿元;环境维护成本不断增加,由2000年的0.74亿元逐渐增加到2040年的5.72亿元,随后又有所下降;张掖市 GDP 由2000年的64.09亿元增长到2050年的709.66亿元左右,扣除水资源过度使用成本和污染物排放所导致的环境维护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0年达4.24%,2050年达0.96%).
陈东景
关键词:环境经济综合核算
额济纳旗生态系统服务恢复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与应用被引量:122
2003年
条件价值评估法是国际上衡量环境物品非利用经济价值的主要方法之一,其调查的问卷格式主要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类型。以黑河流域额济纳旗生态系统恢复为研究对象,在投标卡格式调查的基础上,以开放式、封闭式(单边界和双边界两分式)的问卷格式各设计了500份调查问卷,调查分析了黑河流域居民对额济纳旗生态系统服务恢复的支付意愿。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类型的调查方法得到的结论有较大差异,其中: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与投标卡式问卷的分析结果相差不大;封闭式问卷格式的调查结果是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的3~4倍;同时,双边界两分式问卷比单边界两分式问卷更能逼近参与者的真实支付意愿。在综合比较多种不同的调查方法的基础上,认为以双边界两分式的评估结果作为额济纳旗生态系统服务恢复的总经济价值比较合适。因此,仅就黑河流域居民来说,用20a的时间将额济纳旗的生态系统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其总经济价值的现值为3.674×108元。最后,讨论了条件价值评估的各种方法,并指出了今后研究中需加强的方面。
徐中民张志强龙爱华陈东景巩增泰苏志勇张勃石惠春
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被引量:74
2004年
利用1987年和2000年1∶100000LandsatTM图像解译数据分析了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评估了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3年间,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总的趋势是森林、草地、河流冰川面积大幅减少,耕地、盐碱地和建筑用地迅速增加。这一变化损害了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人民币)从404.22亿元/a下降到370.3亿元/a,损失率达到了8.39%。
王新华张志强
关键词: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土地利用
虚拟水的理论方法及在甘肃省的应用被引量:209
2003年
水资源短缺问题是中国西北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要有新的思路。虚拟水是水问题与水资源安全研究中的新概念,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是指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产品(尤其是粮食) 来获得本地水和粮食的安全,将水短缺问题的解决途径扩展到社会经济系统,人口—粮食—贸易之间的连接关系是虚拟水战略分析的主线。作者引入了虚拟水的概念,并简要介绍了当前国际研究的进展情况和计算方法。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初步计算得到2000年甘肃省生产产品中和城乡居民消费的产品中的虚拟水含量分别为222.02×108m3和183.75×108m3,分别是实体水资源利用量的1.8和1.5倍。分析了虚拟水战略的政策影响和虚拟水战略的优缺点,指出了在虚拟水理论与应用方面需要焏待开展的研究内容。
徐中民龙爱华张志强
关键词:水资源虚拟水战略贸易流量计算方法水资源配置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