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0535)

作品数:5 被引量:95H指数:4
相关作者:秦伟左长清杜鹏飞曹文洪燕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植被
  • 2篇土壤侵蚀
  • 2篇坡地
  • 2篇降雨
  • 2篇红壤
  • 1篇地形
  • 1篇依存
  • 1篇植被重建
  • 1篇沙量
  • 1篇输沙
  • 1篇输沙量
  • 1篇输移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壤流失
  • 1篇土壤流失方程
  • 1篇土壤侵蚀规律
  • 1篇土壤侵蚀量
  • 1篇泥沙
  • 1篇泥沙输移

机构

  • 5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水利科...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江西省水土保...

作者

  • 5篇秦伟
  • 4篇左长清
  • 2篇曹文洪
  • 2篇杜鹏飞
  • 1篇马良
  • 1篇晏清洪
  • 1篇王昭艳
  • 1篇张晓明
  • 1篇单志杰
  • 1篇朱清科
  • 1篇燕楠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泥沙研究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植被与地形对侵蚀产沙耦合影响研究评述被引量:9
2015年
野外坡面内的植被与地形对侵蚀产沙影响,表现为共同改变某一坡面单元的上坡来水及其侵蚀动力,通常难以分离,呈现典型耦合作用特征。两者单独与侵蚀产沙的关系已较明确,但对侵蚀产沙的耦合影响则研究薄弱。在概述植被、地形各自对侵蚀产沙影响的基础上,从坡面和流域两个空间尺度,梳理了两者对侵蚀产沙耦合影响的相关成果,从理论认识、试验方法和监测技术三方面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点推动该研究的具体对策,即:1引入反映多因素对侵蚀产沙耦合影响的预报模型参数;2搭建近自然坡面的植被镶嵌覆盖非均质试验小区;3开发侵蚀水动力参数高效量测技术等,以期为在侵蚀产沙过程机制与预报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提供有益参考。
秦伟曹文洪左长清
关键词:植被地形侵蚀产沙
赣北红壤坡地土壤流失方程关键因子的确定被引量:16
2013年
土壤流失方程是开展水土流失监测,指导水土流失防治的重要技术工具。针对红壤坡地土壤流失方程因子算法和取值研究薄弱的问题,基于野外径流小区观测资料,采用80%经验频率法确定了赣北红壤区侵蚀性降雨标准为降雨量10.0 mm、平均雨强1.3 mm/h、最大30 min雨强5.0 mm/h,区内次降雨侵蚀力采用总动能和最大30 min雨强乘积计算最佳。通过建立基于年降雨量的逐年侵蚀力简易算式,测算土壤可蚀性因子以及6种生物措施因子、5种工程措施因子取值,选定适宜的地形因子算式,构建了赣北红壤坡地土壤流失方程体系。经检验,模型能良好预报赣北红壤坡地多年平均土壤侵蚀强度;年际尺度预报的精度整体较高,但对于降雨较多年平均水平浮动较大或地表出现沟蚀等侵蚀类型时,预报精度将有所降低。有关因子的确定可为土壤流失方程在南方红壤坡地水土流失监测和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秦伟左长清郑海金马良杜鹏飞
关键词:土壤降雨土壤流失方程
红壤裸露坡地次降雨土壤侵蚀规律被引量:62
2015年
揭示红壤裸露坡地次降雨土壤侵蚀规律可为红壤坡地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典型红壤区裸露坡地试验小区134场次降雨气象、水文观测资料,选取雨量、历时和雨强为特征指标,综合采用快速聚类和判别聚类,划分确定出3种雨型:A雨型(高频次、短历时、小雨量、大雨强),B雨型(中频次、中历时、中雨量、中雨强)和C雨型(低频次、长历时、大雨量、小雨强)。其中,A雨型是造成红壤裸露坡地土壤侵蚀的主要降雨类型。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表明,红壤裸露坡地土壤侵蚀主要受雨强和雨量共同影响,雨强的指标中以最大30 min雨强与其关系最为密切,是导致土壤侵蚀变化的直接因素,雨量则通过改变雨强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土壤侵蚀强度随最大30 min雨强增大过程中,在15 mm/h处存在明显转折,最大30 min雨强小于该值前,侵蚀强度呈缓慢增大,大于该值后,侵蚀强度快速增大。土壤侵蚀与雨量整体呈同步增大,但不同雨型的单位雨量侵蚀能力表现为A雨型>B雨型>C雨型。在排除前期降雨影响的前提下,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南方红壤裸露坡地次降雨土壤侵蚀强度与雨量和最大30 min雨强的幂函数统计关系,用于3类雨型下的侵蚀预报时整体精度较好,且更适于短历时暴雨。以上研究将为深入揭示红壤坡地土壤侵蚀规律和构建预报模型提供有益参考。
秦伟左长清晏清洪王昭艳杜鹏飞燕楠
关键词:土壤降雨坡地次降雨
泥沙输移比尺度依存及分形特征被引量:4
2013年
泥沙输移比是连接流域地面侵蚀与河道输沙的纽带,是反映流域侵蚀产沙及输移能力的指标,对正确评价水土保持减沙效益与生态建设宏观决策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国内外泥沙输移比研究的系统梳理,探讨了流域泥沙输移比的尺度依存及分形特征。分析认为:泥沙输移比在其内涵中深刻体现了对尺度的标定;国内外不同区域内流域泥沙输移比具有尺度依存性,并有严格的尺度域;泥沙输移比可以由分形维数来定量描述,即由1km2左右的典型流域单元的泥沙输移比值和流域的分形维数来建立尺度上推或下推的测算模型。本研究结果明确了泥沙输移比研究不能割裂"尺度性"这一学术认知,并为泥沙输移比尺度效应及转换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晓明曹文洪武思宏秦伟
关键词:泥沙输移比土壤侵蚀量输沙量
大规模植被重建背景下的黄土高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被引量:8
2014年
运用RS和GIS技术,全面分析黄土高原北洛河上游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近20余年,受大规模人工植被重建驱动,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由农牧占绝对主体转变为农、林、牧均等复合,植被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提高至77%和24%,变化集中于1997-2004年。期间,耕地、草地大幅缩减,林地大幅扩张,建设用地增幅明显,农、林、牧和建设用地变化迅速、剧烈。受植被重建规模和降水的区域差异,林地和水域分布重心朝东南转移,建设用地、耕地和草地朝西北转移。耕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在沟间地的变化较沟谷地剧烈,草地和建设用地相反,坡、沟单元植被覆盖率分别提高至75%和81%。耕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在陡坡的变化强于缓坡,建设用地相反,草地和有林地在陡、缓坡变化幅度相当。植被重建后,流域景观联通性和聚集度降低,斑块镶嵌度和景观多样性提高,破碎度增大。
秦伟朱清科左长清单志杰邝高明
关键词:黄土高原植被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