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0DFB30530)

作品数:77 被引量:322H指数:11
相关作者:官志忠于燕妮刘燕斐张凯琳邓超男更多>>
相关机构:贵阳医学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毕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3篇中毒
  • 60篇氟中毒
  • 19篇细胞
  • 19篇慢性
  • 19篇慢性氟中毒
  • 19篇氟化物中毒
  • 18篇蛋白
  • 18篇燃煤型
  • 16篇燃煤型氟中毒
  • 11篇病区
  • 9篇地方性氟中毒
  • 9篇骨组织
  • 8篇鼠骨
  • 8篇氟中毒病区
  • 8篇大鼠骨组织
  • 7篇蛋白表达
  • 7篇燃煤污染
  • 7篇燃煤污染型
  • 7篇细胞核
  • 7篇细胞核因子

机构

  • 71篇贵阳医学院
  • 9篇贵阳医学院附...
  • 6篇毕节市疾病预...
  • 3篇贵州省疾病预...
  • 2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贵阳护理职业...
  • 1篇浙江省台州恩...

作者

  • 36篇官志忠
  • 36篇于燕妮
  • 10篇张凯琳
  • 10篇刘燕斐
  • 9篇吴昌学
  • 9篇邓超男
  • 8篇楼迪栋
  • 7篇张华
  • 7篇朱海振
  • 7篇杨丹
  • 6篇万良斌
  • 6篇秦双立
  • 6篇谢春
  • 6篇李毅
  • 6篇桂传枝
  • 5篇谢莹
  • 5篇石家齐
  • 5篇李崇斌
  • 5篇冉龙艳
  • 5篇肖跃海

传媒

  • 16篇中国地方病学...
  • 14篇中华地方病学...
  • 13篇中国公共卫生
  • 6篇中华病理学杂...
  • 5篇贵阳医学院学...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贵州医药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国外医学(医...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5
  • 7篇2014
  • 25篇2013
  • 14篇2012
  • 20篇2011
  • 8篇2010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砷污染对暴露人群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氟和砷对暴露人群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2006年选择贵州省兴仁县雨樟镇交乐村152例氟砷联合暴露者以及位于交乐村约13 km无高氟高砷暴露史59例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尿氟、尿砷及骨代谢效应指标尿羟脯氨酸(UHYP)和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UNTX)、骨强度指数(STI).结果 氟对UHYP、UNTX的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9.785、4.225,P均〈0.01),对STI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0.183,P〉0.05).砷对UNTX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2.660,P〈0.05),对UHYP、STI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2.012、0.183,P均〉0.05).氟、砷的交互作用对UNTX有统计学意义(F=2.429,P〈0.01),但氟、砷交互作用对UHYP和STI无统计学意义(F=1.218、1.001,P均〉0.05).结论 氟可影响胶原代谢及骨吸收,砷主要影响骨吸收.氟砷混合暴露时对骨吸收影响较显著.对氟、砷暴露人群进行健康监测时,UNTX可作为评价氟砷污染致暴露人群骨代谢交互作用的生物学标志.
曾奇兵刘云张爱华洪峰杨鋆喻仙
关键词:环境暴露
慢性氟中毒对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慢性氟中毒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线粒体分裂基因动态相关蛋白1(Drp1)表达的改变。方法将120只sD大鼠(1月龄、体重100—120g)以单纯随机法分为3组(对照组、低氟组和高氟组),每组40只,各组染毒剂量以饮水中加入氟剂量计算:分别为0、10和50mS/L;染毒3个月和6个月时,每组分别处死2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表达。结果3个月时,Drpl的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强阳性表达神经细胞个数发生了改变,与对照组[(36.3±5.8)个]相比较,低氟组[(34.7±4.1)个]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t=1.5,P〉0.05),而高氟组[(45.0±d.7)个]表达增加(t=8.8,P〈0.05);western—blotting法蛋白印迹平均灰度值也具有相同的改变,与对照组(0.59-t-O.03)相比,低氟组(0.62±0.03)和高氟组(0.71±0.02)的水平升高(t值分别为0.02、0.11,P值均〈0.05)。6个月时,Drpl的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强阳性表达神经细胞个数发生了改变,与对照组[(33.2±4.4)个]相比较,低氟组[(36.6±3.8)个]和高氟组[(39.4±4.2)个]升高(t值分别为3.5,6.3,P值均〈0.05);western—blotting法蛋白印迹平均值也有改变,与对照组(0.65-t-O.06)相比,低氟组(0.804-0.09)和高氟组(0.764-0.08)的水平升高(t值分别为0.1、0.1,P值均〈0.05)。结论高剂量染氟可造成分裂基因Drp1表达改变,慢性氟中毒神经细胞损伤可能与线粒体分裂亢进有关。
楼迪栋张凯琳潘际刚秦双立刘燕斐于燕妮官志忠
关键词:氟中毒神经元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大鼠脑组织ERK/p-90RSK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复制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大鼠模型,检测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90ku核小体S6激酶(ERK/p-90RSK)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燃煤污染型氟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机制。方法以贵州省地方性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重病区燃煤烘烤的玉米为主要饲料,复制不同摄氟剂量的慢性氟中毒大鼠模型,实验期为6个月。Western-blotting法检测ERK/p-90RSK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建造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大鼠模型。检测结果显示,染氟组中大鼠脑组织中p-ERK1/2和p-90RSK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且高剂量染氟组高于低剂量染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可引起大鼠脑组织中ERK信号转导通路的过度激活,而p-90RSK的激活可能是氟中毒大鼠的反馈性保护机制。
冉龙艳桂传枝黄昕官志忠
关键词:氟中毒脑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燃煤型氟中毒大鼠脑组织神经型尼古丁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改变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 观察燃煤型氟中毒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测定大鼠脑组织神经型尼古丁受体(nAChR)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变的发生机制.方法 健康SD大鼠24只,体质量100~120 g,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饲以常规饲料,低氟组和高氟组以燃煤型氟中毒重病区燃煤烘烤的当地玉米为主要饲料(含氟量分别为11.30、104.20 mg/kg)来复制慢性氟中毒大鼠模型,染氟时间为6个月.染氟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处死动物取脑,用匀浆-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脑组织含氟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AChR mRNA水平,蛋白印迹法测定nACh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低氟组和高氟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12.42±8.03)、(17.48±8.05)s]较对照组[(7.04±3.29)s]显著延长(P均〈0.05),高氟组第7天穿过平台次数[(1.62±0.87)次]和逗留平台象限时间[(16.70±5.02)s]较对照组[(3.53±1.67)次、(23.33±5.35)s]降低(P均〈0.05).低氟组和高氟组大鼠脑组织含氟量[(1.14±0.04)、(1.79±0.04)mg/kg]显著高于对照组[(0.52±0.05)mg/kg,P均〈0.05],且高氟组大鼠脑组织含氟量高于低氟组(P〈0.05).高氟组大鼠脑组织nAChR α3、α4、α7亚单位mRNA水平(1.51±0.20、1.45±0.06、1.63±0.08)较对照组(1.79±0.11、1.66±0.14、1.83±0.06)显著降低(P均〈0.05),而低氟组(1.65±0.17、1.59±0.09、1.71±0.03)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均〉0.05).低氟组和高氟组大鼠脑组织nAChR α3、α4、α7亚单位蛋白表达水平(0.58±0.13、0.16±0.03、1.41±0.38和0.56±0.23、0.08±0.02、0.51±0.16)较对照组(1.48±0.42、0.57±0.21、2.56±0.26)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 燃煤型氟中毒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可能与脑组织nAChR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降低有关,nAChR表达改变可能是引起动物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的主要机制.
桂传枝冉龙艳官志忠
关键词:氟化物中毒尼古丁受体记忆
燃煤型氟中毒病区铁炉使用情况及其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调查贵州省毕节市地氟病病区铁炉的使用情况,分析使用铁炉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地氟病改炉改灶措施的后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病区改炉改灶实施年限进行分层,每层抽取1个乡镇进行集中和入户调查。分析当地农民铁炉使用及维护情况,以及对炉灶使用的满意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铁炉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当地铁炉使用率为80.0%,改良铁炉拥有率为65.0%。铁炉正确使用率为51.3%,改良铁炉正确使用率大于一般铁炉(χ2=8.32,P=0.004)。病区改良铁炉完好率(69.5%)高于一般铁炉(39.1%)(χ2=20.94,P<0.001),铁炉损坏部件中,以烟道损坏最严重;改良铁炉的完好率随使用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χ2趋势=15.15,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铁炉完好和有技术支持能提高使用铁炉满意度,铁炉使用时室内有煤烟会降低铁炉使用满意度。结论随着地氟病改炉改灶措施的实施,调查地区农民改良铁炉使用率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生活方式。保证铁炉使用满意度和持续提供技术支持有助于加强改炉改灶的后期管理,促进燃煤型氟中毒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蒋芝月黄文湧杨敬源官志忠于燕妮
关键词:地方病满意度
氟对中枢神经系统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α亚单位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观察氟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及发育期大鼠海马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亚单位(α-CaMK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①离体细胞实验:体外培养SH-SY5Y细胞,在培养液中加入NaF,使培养液中氟离子(F-)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0.05、0.50、2.00、5.00 mmol/L.培养48 h后,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α-caMKⅡmRNA和蛋白水平.②动物实验:12只SD大鼠按雌∶雄=3∶1自然交配,待仔鼠出生后1 d,仔鼠及其哺乳母鼠-并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哺乳母鼠分别饮用含F-为0(对照)、2、3 mmol/L的蒸馏水,仔鼠通过乳汁摄入氟.每组有8只仔鼠在出生第14天处死,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α-CaMKⅡ蛋白水平;另8只仔鼠自出生后21 d起,直接饮用与其哺乳母鼠相同染氟剂量的水溶液,至第28天处死.检测海马α-CaMKⅡ蛋白水平.结果 ①离体细胞实验:随着染氟剂量的增加,SH-SY5Y细胞中α-CaMKⅡ mRNA和蛋白水平依次降低.0、0.05、0.50、2.00、5.00 mmol/L组SH-SY5Y细胞中α-CaMKⅡ mRNA水平分别为1.00±0.00、0.77±0.18、0.40±0.11、0.22±0.06、0.15±0.03,蛋白水平分别为100.00±0.00、76.17±2.08、59.16±2.12、48.52±2.71、43.51±2.57,任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②动物实验:2、3 mnlo/L组出生第14天和第28天仔鼠海马α-CaMKⅡ蛋白水平(75.02±2.88、73.83±3.88和81.00±2.54、45.70±2.34)低于对照组(100.00±0.00、100.00±0.00,P均〈0.01),3 mmol/L组出生第28天仔鼠海马α-CaMKⅡ蛋白水平低于2 mmol/L组(P〈0.01).结论 氟能降低神经细胞及海马中α-CaMK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这可能是氟中毒引起学习记忆损害的机制之一.
金庭旭官志忠张华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
综合治理后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人群血脂水平改变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检查经综合治理后的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人群血脂改变(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寻找经综合防治措施后病区人群病情好转的健康判别指标。方法2011年,在贵州省毕节市选择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病区人群,按综合治理时间长短和病情轻重分为4个组,轻病区+治理短组(98例)、轻病区+治理长组(70例)、重病区+治理短组(61例)、重病区+治理长组(164例);在贵阳市选择非地氟病病区人群(12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人群空腹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结果轻病区+治理短组、轻病区+治理长组、重病区+治理短组、重病区+治理长组人群血清总胆固醇水平[(5.75±3;16)、(5.56±2.86)、(7.25±3.84)、(6.51±3.48)mmo]/L]、甘油三酯水平[(2.56±1.45)、(2.98±1.50)、(3.20±1.65)、(2.94±1.49)mmol/L]均高于对照组[(3.97±1.80)、(1.25±0.97)mmol/L,P均〈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0.724-0.40)、(0.964-0.60)、(0.46±0.27)、(0.81±0.4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15士0.67)mmol/L,P均〈0.05];在综合治理时间较长的地氟病轻、重病区人群,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综合治理时间较短的氟中毒轻、重病区人群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通过综合治理,地氟病病区人群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明显增高,其机制可能与综合治理后减弱氟对心血管的损伤有关,但对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无明显影响,人体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可考虑为评估综合治理后病区人群血脂水平改善的指标。
廖薇官志忠刘燕斐徐仕清吴昌学李毅肖雁邓婕欧阳凯周乘忠谢猛于燕妮单可人
关键词:氟化物中毒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
慢性氟中毒对大鼠脑组织Phospho—Elk-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观察慢性氟中毒大鼠脑组织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信号转导通路下游作用底物三元复合物因子Phospho-Elk-1的表达和分布,探讨慢性氟中毒所致学习记忆损害的发生机制.方法 SD 大鼠72只,体质量100~120 g,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雌雄各半.对照组饮用自来水(含氟量〈0.5 mg/L),低氟组和高氟组饮用加入氟化钠的自来水(P质量浓度分别为5.0、50.0 mg/L).6个月后,称取大鼠体质量,观察氟斑牙发生情况,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大鼠尿氟及骨氟;用Morris水迷宫方法的定向航行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能力,空间探索实验检测大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Phospho-Elk-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低氟组和高氟组大鼠体质量[(449.2±77.1)、(312.8 ±89.7)g]较对照组[(635.5±76.2)g]显著下降(P均〈0.05),出现不同程度氟斑牙(x2=7.83,P〈0.05),尿氟[(2.56±0.91)、(5.73±3.14)mg/L]及骨氟[(709.2±37.4)、(1306.3 ±102.4)mg/kg]较对照组[(0.92±0.30)mg/L、(348.5 ±89.2)mg/kg]明显升高(P均〈0.05).低氟组和高氟组大鼠逃避潜伏期[(7.4±4.1)、(12.2±5.7)s]较对照组[(4.8±2.7)s]明显延长(P均〈0.05),第1次穿越平台区时同[(4.18±1.10)、(5.89±0.56)s]较对照组[(1.17±0.75)s]显著延长(P均〈0.05),均以高氟组尤为明显(P均〈0.05).低氟组和高氟组大鼠海马CA1区(167.4±8.3、163.2±9.4)、CA2区(175.7±5.0、183.3±4.2)、CA3区(165.2±11.6、162.9±4.4)、CA4 区(168.7±6.9、169.5±5.3)、齿状回(185.2 ±4.0、193.1±6.1)及尾壳核(181.4±3.8、179.8±5.5)神经细胞Phospho-Elk-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142.4±8.1、144.9±8.4、143.6±5.8、116.8±9.1、140.2±7.8、163.1±13.1)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 慢性氟中毒可引起大鼠脑组织海马及尾壳核区域Pbospho-Elk-1表达水平升高,这种改变�
刘艳洁高勤龙义国于燕妮官志忠
关键词:氟化物中毒记忆
慢性氟中毒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活性氧水平和线粒体融合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 观察慢性氟中毒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融合的影响,并分析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SD大鼠120只,按性别和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每组40只.对照组大鼠自由饮用自来水(含氟量〈0.5 mg/L);低、高氟组分别饮用氟化钠(NaF)配制的含氟量为10.0、50.0 mg/L的自来水.分别于3、6个月时处死大鼠,采集大脑组织制作冰冻切片,采用荧光测定法检测皮质神经细胞ROS水平和线粒体形态变化.结果 3、6个月时各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ROS荧光计数和Ⅱ型线粒体计数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07、3.06,3.05、3.07,P均〈0.05).3个月时,与对照组(10.43±5.98、4.12±3.86)比较,高氟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ROS荧光计数(25.48±6.09)和Ⅱ型线粒体计数(20.47±6.09)明显升高(P均〈0.05),而低氟组(11.67±3.49、6.68±3.48)未见明显改变(P均〉0.05);6个月时,与对照组(25.26±6.41、20.26±6.41)比较,低、高氟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ROS荧光计数和Ⅱ型线粒体计数(63.02±8.15、65.60±7.40,49.33±8.61、53.10±6.95)均明显增高(P均〈0.05).ROS荧光计数与Ⅱ型线粒体计数间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93、0.81,P均〈0.05).结论 摄入过量的氟导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升高,线粒体融合功能障碍,这些改变与染氟时间和剂量密切相关.线粒体异常改变的机制可能与慢性氟中毒引起的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有关.
楼迪栋刘燕斐张凯琳于燕妮官志忠
关键词:氟化物中毒活性氧线粒体
氟对大鼠骨组织3-磷酸肌醇激酶和蛋白激酶B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观察慢性氟中毒对大鼠骨组织中3-磷酸肌醇激酶(PI3K)、蛋白激酶B1(Akt1)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氟骨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36只SD大鼠按性别和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每组12只.对照组自由饮用自来水(含氟量〈0.5 mg/L),低、高氟组大鼠分别饮用氟化钠(NaF)配制的含氟量为5.0、50.0 mg/L的自来水.实验6个月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骨钙素(BGP)、组织蛋白酶K(Cath-K).取大鼠股骨下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骨组织中PI3K、Akt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各组大鼠血清BGP、Cath-K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3.45、39.36,P均〈0.05).与对照组[(0.15±0.03)μg/L、(18.32±2.27)pmol/L]比较,低、高氟组血清BGP[(1.99±0.62)、(2.38±0.16)μg/L]、Cath-K[(89.07±19.66)、(110.16±9.81)pmol/L]明显升高(P均〈0.05),且高氟组明显高于低氟组(P均〈0.05).各组大鼠骨组织PI3K、Akt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8.16、118.08,38.81、52.31,P均〈0.05).与对照组(181.55±4.24、188.46±2.18,3.84±1.69、4.33±0.89)比较,低、高氟组大鼠骨组织PI3K(171.66±2.85、154.12±4.15,11.31±4.18、20.54±6.68)、Akt1蛋白和mRNA表达(177.47±3.16、156.42±3.18.12.52±3.13、19.43±5.36)明显增高(P均〈0.05),且高氟组明显高于低氟组(P均〈0.05).结论 血清BGP、Cath-K可作为慢性氟中毒骨病变的代谢指标.氟可导致大鼠骨组织中PI3K、Akt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增高,PI3K/Akt 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氟引起的骨骼损伤机制.
朱海振于燕妮邓超男杨丹
关键词:氟化物中毒蛋白激酶B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