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3123)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朱艺涵陆维敏董雪李晗马飞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氧化物
  • 2篇复合氧化物
  • 2篇
  • 1篇密度泛函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活性中心
  • 1篇价键
  • 1篇泛函
  • 1篇泛函理论
  • 1篇TE
  • 1篇
  • 1篇
  • 1篇CATALY...
  • 1篇M1
  • 1篇MO
  • 1篇丙烷
  • 1篇丙烷选择氧化
  • 1篇P
  • 1篇V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篇董雪
  • 2篇陆维敏
  • 2篇朱艺涵
  • 1篇王阳
  • 1篇马飞
  • 1篇李晗

传媒

  • 2篇Chines...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丙烷选择氧化单斜TeMo_5O_(16)催化剂中钒掺杂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V掺杂的单斜TeMo5O16催化剂上丙烷选择氧化反应性能.结果发现,在保持TeMo5O16相结构基本不变的条件下,V的掺杂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以及丙烯和丙烯醛等脱氢与选择氧化产物的收率.通过程序升温表面反应、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V的掺杂引起催化剂表面金属–氧键发生变化,提高了表面氧化还原中心的活性,增加了酸性中心数目,从而提高了催化剂活化丙烷能力.同时,较高的V掺杂量可以提高催化剂体相中晶格氧参与氧化还原的能力.
董雪朱艺涵李晗陆维敏
关键词:丙烷复合氧化物
利用价键和周期密度泛函理论研究MoVTeNbO复合氧化物(M1相)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2010年
采用价键分析和周期密度泛函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具有M1晶相结构的MoVTeNb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中各活性中心的d电子性质.通过分析各活性中心配对出现的d电子和氧缺位的可能分布,得到了最可能高效完成丙烷选择氧化反应的M-M-Te(M=Mo或V)活性中心组合.此外,根据各活性中心对骨架稳定的贡献,说明了稳定的M1相骨架主要来自MoO6八面体中赤道面上的强共价Mo–O键,而VO6八面体的贡献较小.通常被认为稳定M1相的Nb物种主要以离子键的形式存在于五边形孔道中,因而Nb5+作为一种模板离子,诱导五边形孔道乃至M1晶相结构的生成.
朱艺涵陆维敏董雪王阳马飞
关键词:复合氧化物价键密度泛函理论活性中心
Performance of Mo-V-Te-P catalysts supported on the SiC for propane selective oxidation to acrolein
2011年
A series of MoTe_(0.15)V_(0.1)P_xO_n catalysts supported on the SiC were prepared by incipient wetness impregnation.The addition of P to MoTe_(0.15)V_(0.1)O_n/SiC catalysts improved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selective oxidation from propane to acrolein(ACR),and the catalyst showed highest selectivity(33.7%) and yield(10.7%) when x = 0.05.The MoTe_(0.15)V_(0.1)P_xO_n/SiC catalyst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XRD,H_2-TPR,Raman,XPS and NH_3-TP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little H_3PMo_(12)O_(40) heteropoly acid and(VO)_2P_2O_7 formed and MoO_3 phase lessened after addition of P.The addition of P promoted the active species dispersed,increased the acidity on the surface,as well as might make the redox process easier.Thes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mproved the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ACR.
YangWang Fei Ma Shu Chen Fang Chen Wei Min Lu
关键词:ACROLEI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