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1JYD026)

作品数:3 被引量:49H指数:2
相关作者:曹如军更多>>
相关机构:淮阴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教师
  • 1篇大学教师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服务
  • 1篇社会服务能力
  • 1篇生成逻辑
  • 1篇树德
  • 1篇逻辑
  • 1篇解构
  • 1篇教师评价
  • 1篇教师评价系统
  • 1篇高校
  • 1篇高校教师

机构

  • 3篇淮阴师范学院

作者

  • 3篇曹如军

传媒

  • 1篇江苏高教
  • 1篇煤炭高等教育
  • 1篇现代教育管理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台湾树德科技大学教师评价系统的解构与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对台湾树德科技大学教师评价系统的解构和分析表明:其评价系统注重评价制度的调适修订,注重普通教师的参与评价,注重教师评价中自评与他评的结合,注重从校内与校外两个维度评价教师的服务行为,为减缓教师的心理压力设立了绩效评价的最低标准。而这些做法可以为大陆地区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评价系统改革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念指向和具体操作经验。
曹如军
关键词:教师评价系统
大学教师服务评价:价值与思路被引量:7
2012年
大学教师服务评价体现了社会价值、教育价值与教师专业自我价值等多重价值的组合。在操作思路上,大学教师服务评价应坚持以学科为本的总体定位,应选择校内服务与校外服务并举的评价内容,应确立量与质、社会性与教育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多维价值标准。
曹如军
关键词:大学教师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内涵与生成逻辑被引量:41
2013年
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审视,社会服务能力并非高校教师"与生俱来"的素质构成。教师高水平服务社会,不仅要求其具备与之相应的通用能力和可迁移能力,还须拥有前瞻能力、捕捉信息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以及与实践话语的融通能力等。高校教师高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的生成,既需要在高校外部营造有利于教师服务能力发展的良好氛围,也需要在高校内部处理好教师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职责的关系,不断增强教师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改革现行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与教师服务评价制度,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教师服务学习制度。
曹如军
关键词: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