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十一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2006YZGG-3)

作品数:14 被引量:56H指数:5
相关作者:周强陶军欧俊梅杜小英李生荣更多>>
相关机构: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十一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农业厅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小麦
  • 5篇小麦品种
  • 5篇高产
  • 5篇大粒
  • 4篇锈病
  • 4篇条锈病
  • 4篇抗条锈
  • 4篇白皮
  • 3篇杂交
  • 3篇杂交小麦
  • 3篇栽培
  • 3篇早熟
  • 3篇早熟小麦
  • 3篇灌浆
  • 2篇抗条锈病
  • 2篇抗条锈性
  • 2篇高效栽培
  • 2篇成株
  • 2篇成株期
  • 1篇氮量

机构

  • 9篇绵阳市农业科...
  • 6篇国家小麦改良...
  • 2篇绵阳市农业科...

作者

  • 14篇李生荣
  • 14篇杜小英
  • 14篇欧俊梅
  • 14篇陶军
  • 14篇周强
  • 13篇任勇
  • 8篇庞启华
  • 8篇雷加容
  • 2篇范其新
  • 2篇王治斌
  • 1篇张跃非

传媒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中国种业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小麦研究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稀植高效栽培技术初探被引量:3
2009年
为解决杂交小麦生产用种量大,种子生产成本高这一难题,加速杂交小麦新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就施氮量与密度对绵杂麦168产量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密度以及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都极显著地影响绵杂麦168的产量。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在中高肥(施氮量为150-300kg/hm^2)水平下,可获得高于6750kg/hm^2的产量;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也呈增加趋势,但在密度极高的情况下,产量又有所下降。对经济效益的分析表明,在稀植(密度≤165×10^4基本苗/hm^2)与中高肥水平下,可获得高于8000元/hm^2的经济效益。总之,在基础地力中等水平的田块,在稀植(密度≤165×10^4基本苗/hm^2)与中高肥(施氮量为150-300kg/hm^2)水平下,种植绵杂麦168可获得高于6750kg/hm^2的产量和高于8000元/hm^2的经济效益。
周强李生荣陶军杜小英欧俊梅雷加容任勇庞启华
关键词:杂交小麦稀植
两系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初探被引量:4
2010年
为解决杂交小麦生产用种量大,种子生产成本高的难题,加速杂交小麦新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进行施氮量与密度对两系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密度以及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都极显著地影响绵杂麦168的产量与品质。产量与各主要品质性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在基本苗为45万~285万/hm2、纯氮施用量为150~300kg/hm2时,就可获得6500kg/hm2,甚至7500kg/hm2以上的产量;纯氮施用量为300kg/hm2时,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稳定时间都能达到中筋小麦标准。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也呈增加趋势,但密度过高,产量又有所下降;低密度下的品质性状要优于高密度。施氮量对产量和各品质性状的影响要强于密度的影响。对经济效益的分析表明,在基本苗为45万~225万/hm2时,配合纯氮用量150~300kg/hm2,都可获得高于8000元/hm2的相对经济效益。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两套优化栽培措施。
周强李生荣陶军任勇杜小英欧俊梅雷加容
关键词:杂交小麦
川西北大穗大粒型小麦灌浆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了解不同熟期大穗大粒型小麦灌浆生理特性对选育优良品种及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研究大穗大粒小麦籽粒灌浆干物质积累模型及灌浆特性与粒重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干重变化呈"S"曲线,灌浆速率和籽粒水分含量均呈正态曲线。最大灌浆速率Rmax,渐增期(R1)快增期(R2)和缓增期速率(R3),渐增期持续天数(T1)是影响粒重的重要参数,各阶段灌浆速率与持续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大穗大粒高产小麦栽培和育种中可通过选育高灌浆速率,尤其是高快增期灌浆速率的品种;通过适当的栽培措施协调灌浆速率与持续时间的矛盾,增加缓增期灌浆速率而提高粒重。
欧俊梅王治斌李生荣周强陶军任勇雷加容杜小英
关键词:大穗大粒小麦灌浆
高产小麦灌浆期灌层光辐射特征与产量各因素相关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对不同类型的高产品种灌浆期灌层结构光辐射特征进行研究,并对灌层结构与产量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高产品种在开花期也就是灌浆前期叶面积指数(LAI)最高,之后逐渐下降;平均叶倾角(MFIA)总趋势是先增大后减少;叶片分布(LD)灌浆前期单位面积上叶片分布最多;透光系数(TR)随着灌浆生育进程逐渐增大;消光系数(K)在灌浆期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灌浆中期和末期的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和每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灌浆前期的平均叶倾角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今后的小麦高产育种中提高灌浆中期和末期的叶面积指数,适当降低灌浆前期的平均叶倾角对小麦高产和超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欧俊梅王治斌范其新李生荣周强陶军杜小英
关键词:高产灌浆期光辐射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麦品种绵麦37的高产稳产性被引量:8
2011年
本文采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小麦品种绵麦37在4年区域试验中的高产稳产性。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可将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定,是一种准确而简便的方法。绵麦37丰产性好、具有较好的稳产性,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稳产小麦品种。
周强李生荣任勇杜小英陶军欧俊梅庞启华雷加容
关键词:高稳系数高产稳产性小麦
白皮大粒早熟小麦新品种--绵麦47
2010年
周强李生荣庞启华杜小英欧俊梅陶军任勇雷加容
关键词:白皮大粒
白皮大粒早熟小麦新品种‘绵麦47’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2011年
此文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密度、施氮量对小麦新品种‘绵麦47’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密度、施氮量以及密氮互作都极显著地影响‘绵麦47’的产量。产量随着密度与施氮量的增加都呈增加趋势。在同一施氮量下,随着密度的增加,有效穗增多,穗粒数减少,千粒重表现出幅度较小的降低趋势;在同一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效穗与穗粒数呈增多趋势,千粒重变化不明显。同时通过相对经济效益的分析,得出了相对经济效益较高的密氮组合。最后初步得出‘绵麦47’高产高效的栽培措施为:施纯氮量为150~225kg/hm2,密度为120~240万基本苗/hm2。
周强李生荣庞启华杜小英欧俊梅陶军任勇
关键词:小麦高产
不同基因型小麦新品系主要性状稳定性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利用AMMI模型对5个绵阳小麦新品系的生育期、株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成穗率、千粒重和产量等7个主要性状在四川不同试点的表现及其品种稳定性与适应性进行了研究,以期评选出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和适应性好的优良小麦新品系。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对于产量性状则表现为环境>基因型×环境>基因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1.9%、12.3%和5.8%;各基因型在7个试点中产量最高的是MY1227-185(6093kg/hm2)和ML2652(6082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川麦107(5202kg/hm2);品种稳定性最高(Di≤0.42)的是ML2652、ML1131-95和MY1227-185,其次是ML1403-84(Di=0.45)和MY68942(Di=0.75),稳定性均优于对照(Di=0.85)。综合考虑各性状表现、稳定性和产量等因素,MY1227-185和ML2652丰产性和品种稳定性最优,可大面积推广以提高四川冬麦区产量及其稳定性。
任勇李生荣杜小英陶军周强欧俊梅范其新
关键词:小麦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白皮大粒丰产小麦新品种—国豪麦15
2013年
国豪麦15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0年用自育的中间材料绵阳96—5(株高75cm左右,穗方型、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籽粒饱满。穗粒数40粒左右,千粒重45g左右,高感条锈病)作母本,以贵州农业大学选育的贵19—4(株高95cm左右,红粒,高抗条锈病)作父本配制单交组合,
周强李生荣杜小英任勇欧俊梅陶军雷加容
关键词:丰产大粒白皮抗条锈病
高产抗病白粒小麦新品种国豪麦18号
2012年
针对西南麦区及相近生态区气候特点和生产需求,确定了选育生产潜力500kg/667m2以上、试验中较对照增产达显著水平、高抗条锈病、中早熟、株高适中、抗倒伏力强、穗层整齐、穗大粒多、子粒白皮、均匀饱满、商品性好、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的育种目标。
周强李生荣杜小英任勇欧俊梅陶军雷加容
关键词:抗病气候特点抗条锈病育种目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