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165) 作品数:4 被引量:4 H指数:1 相关作者: 罗卓荆 孟浩 闫晓东 兰丽锋 冯林杰 更多>> 相关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大鼠失神经肌萎缩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大鼠失神经肌肉萎缩的防治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50μLMG-132组;B组:100μLMG-132组;C组:对照组.制作成标准的右侧坐骨神经离断,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分别在A组和B组大鼠失神经腓肠肌局部注射浓度为20μmol/L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50μL和100μL,1次/d;C组于相同部位注射100μLPBS,1次/d.连续注射1wk后半数处死各组动物,各组剩余动物连续注射4wk后处死,取双侧腓肠肌进行肌肉湿重萎缩率、总蛋白含量、肌细胞直径和横截面积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和B组肌肉湿重萎缩率、总蛋白含量、肌细胞直径和横截面积注射1wk时分别为(24.5±3.5)%和(18.2±3.3)%,(9.98±0.68)mg/mL和(10.56±0.84)mg/mL,(14.61±1.26)μm和(14.96±1.34)μm,(790.25±12.26)μm2和(800.28±18.98)μm2,与C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湿重萎缩率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4wk时分别为(60.2±3.7)%和(52.1±4.0)%,(7.04±0.70)mg/mL和(7.96±0.68)mg/mL,(10.63±1.04)μm和(12.16±0.98)μm,(470.48±11.14)μm2和(498.47±10.34)μm2,与C组相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湿重萎缩率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可以通过抑制肌肉降解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延缓大鼠失神经肌肉萎缩,并且随时间的延长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李强 罗卓荆 朱锦宇 毕龙 吕荣 孟浩 耿丹关键词:蛋白酶体抑制剂 泛素 肌萎缩 失神经 大鼠脊髓横断后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分析及质谱鉴定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建立急性脊髓损伤双向电泳图,分析损伤后脊髓内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方法使用裂解液提取脊髓蛋白,以双向电泳技术分离蛋白质,凝胶染色、图象分析后选取蛋白点,通过质谱技术获取肽质量指纹谱,在蛋白质数据库中查询蛋白质。结果成功建立重复性较好的脊髓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找出13个表达明显变化的蛋白点并获得这些蛋白质的肽质量指纹谱,成功鉴定出11个蛋白质。结论成功构建大鼠正常脊髓与损伤脊髓双向电泳图,用质谱技术鉴定了部分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有些功能最近才被人们认识。相信在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中这些蛋白质可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闫晓东 罗卓荆 刘娟芳关键词:脊髓损伤 Galectin-3对大鼠脊髓神经干细胞增殖、凋亡及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对胚胎大鼠脊髓神经干细胞(neural progenitor/stem cells,NPCs)的增殖、凋亡及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孕14 d的胚胎大鼠脊髓,原代培养出脊髓NPCs,传代3次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Gal-3,采用WST-8法和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NPCs的增殖活力和凋亡情况,抗β-tubulinⅢ(Tuj1)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分化比例,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种不同浓度的Gal-3(1μg/mL、4μg/mL及8μg/mL)对NPCs增殖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3种不同浓度的Gal-3均能促使NPCs向神经元分化的比例增加(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神经元分化比例分别为7.23%±1.07%、15.10%±1.56%、14.57%±2.01%和15.30%±2.30%,不同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Gal-3对NPCs的增殖和凋亡均无明显影响,但都有促进NP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作用。 罗展鹏 罗卓荆 闫晓东 龚凯 杨怡关键词:脊髓 半乳糖凝集素3 细胞分化 胶原蛋白-明胶支架材料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制备胶原蛋白一明胶神经支架材料(CG材料)并研究其在修复大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实验中的疗效。方法以I型胶原蛋白、明胶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具有轴向微管结构的神经支架材料,用其桥接修复sD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术后16周分别行透射电镜,S-100、β-tubulin class Ⅲ、NFl60免疫荧光染色以及电生理检测,观察支架材料引导神经再生的疗效。结果制备的材料内部为孔径均匀且平行排列的微管结构,术后16周通过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染色可见大量再生神经纤维,电生理检测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接近自体神经移植。结论胶原蛋白一明胶支架材料能够有效的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孟浩 罗卓荆 王亮 冯林杰 兰丽锋关键词:神经移位 神经再生 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