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05046)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方平平祁建民徐建堂林培清林荔辉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红麻光周期诱导下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被引量:6
- 2013年
- 测定红麻品种福红952(对照)及其光钝感突变体08C-8叶片在11.5 h人工短日照处理下苗期、生长中期和现蕾期3个发育时期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研究福红952和08C-8在光周期反应下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苗期、生长中期和现蕾期3个发育时期,福红952和08C-8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呈现由低→高→低的变化规律,但变化程度大小表现不一;在现蕾期,福红952的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比值是08C-8的1.59倍,而可溶性糖与游离氨基酸比值则与08C-8相当;08C-8对光周期变化反应不敏感,可能与其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当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比值高时,可提前进入现蕾期,比值低时则可延迟现蕾期.
- 徐建堂祁建民林荔辉林培清陶爱芬方平平
- 关键词:红麻光周期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
- 红麻光钝感突变体光周期反应特性与RAPD扩增片段差异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为了研究红麻光钝感突变体基因的遗传规律及与红麻光钝感形成有关的基因序列特征。以红麻品种福红952经航天诱变获得的光钝感突变体与光敏感红麻细胞质保持系L23B品种杂交,杂交后代即F2群体在海南130d短日照条件下诱导了花蕾的分化发育,统计其分离情况,同时利用经筛选的多态性较好的RAPD引物扩增光钝感红麻与对照品种基因组DNA。结果表明:光钝感与光敏感性状存在一对基因的遗传差异,红麻光周期钝感性状为隐性遗传。从24个多态性较好的RAPD引物中筛选到3个引物可以把红麻光钝感突变体与对照品种区分开来,其中有1条(1178bp)是编码蛋白的基因片段,说明RAPD不仅扩增基因组上的非编码蛋白序列,同时可扩增编码蛋白的基因片段,反映不同红麻光钝感材料遗传上的差异。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红麻光钝感的基因克隆及分子机理研究提供重要的遗传材料。
- 徐建堂林荔辉祁建民张高阳方平平林培清池仁漫
- 关键词:红麻光周期反应RAPD特异片段
- 红麻叶绿体DNA非编码区扩增及PCR-RFLP多态性分析
- 2013年
- 为研究红麻叶片叶绿体DNA(cpDNA)非编码区的序列特征,采用改良CTAB方法提取红麻总DNA,以8份红麻光钝感突变体及其4份近缘种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8对植物cpDNA通用引物对红麻cpDNA非编码区序列进行PCR扩增,优化cpDNA非编码序列PCR的扩增条件,应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HindⅢ、TaqⅠ、AulⅠ)酶切扩增片段.结果表明:所筛选的通用引物适用于红麻cpDNA非编码序列扩增,扩增产物经1.5%琼脂糖电泳检测,片段大小为400-2000 bp,共扩增cpDNA片段大小约13000 bp.将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每个片段均有相同的酶切位点,只有cp4引物对cpDNA的扩增产物经AluⅠ酶切获得多态性片段,红麻光钝感突变体及其对照的cpDNA存在部分变异,该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红麻叶绿体基因组种内的变异情况提供理论依据.
- 徐建堂祁建民林培清张高阳陶爱芬方平平
- 关键词:红麻叶绿体DNAPCR-RF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