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3112)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汤儆林建航田晓春刘跃强周富庆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教育部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纳米
  • 2篇电沉积
  • 2篇电化学
  • 2篇刻蚀
  • 2篇ITO
  • 2篇成核
  • 2篇成核机理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催化性质
  • 1篇多壁碳纳米管
  • 1篇阳极
  • 1篇阳极溶解
  • 1篇氧化铟
  • 1篇氧化铟锡
  • 1篇约束刻蚀剂层...
  • 1篇中分子毒素
  • 1篇扫描电化学显...
  • 1篇砷化镓
  • 1篇碳纳米管
  • 1篇炭吸附

机构

  • 5篇福州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6篇汤儆
  • 3篇田晓春
  • 3篇林建航
  • 2篇刘跃强
  • 1篇黄向前
  • 1篇庄金亮
  • 1篇万建新
  • 1篇崔晨
  • 1篇曾峤
  • 1篇肖孝建
  • 1篇王文华
  • 1篇李桂芬
  • 1篇杜琳
  • 1篇郑晶晶
  • 1篇徐炜
  • 1篇周富庆
  • 1篇张宁

传媒

  • 3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电化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类型GaAs上应用约束刻蚀剂层技术进行电化学微加工被引量:1
2009年
应用约束刻蚀剂层技术(CELT)对GaAs进行电化学微加工.研究了刻蚀溶液体系中各组成的浓度比例、GaAs类型、掺杂以及阳极腐蚀过程对GaAs刻蚀加工过程的影响.循环伏安实验表明,Br-可以通过电化学反应生成Br2作为刻蚀剂,L-胱氨酸可作为有效的捕捉剂.CELT中刻蚀剂层被紧紧束缚于模板表面,模板和工件之间的距离小于刻蚀剂层的厚度时,刻蚀剂可以对GaAs进行加工.利用表面具有微凸半球阵列的导电模板,可以在不同类型GaAs上加工得到微孔阵列.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刻蚀条件下,GaAs的加工分辨率与刻蚀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比例有关,刻蚀结构的尺寸随着刻蚀剂与捕捉剂浓度比的增加而增大;在加工过程中,p-GaAs相对于n-GaAs和无掺杂GaAs受到阳极氧化过程的影响较为显著,p-GaAs表面易生成氧化物层,影响电化学微加工过程.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极化曲线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汤儆王文华庄金亮崔晨
关键词:阳极溶解砷化镓约束刻蚀剂层技术
多壁碳纳米管与活性炭吸附中分子毒素的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近年出现的多壁碳纳米管(MWCTs),因其有多空隙结构,高比表面积,高比表面能,高反应活性等决定其优异的吸附性能,非常有利于中分子毒物的吸附。本文的目的是研究MWCTs对中分子物质的吸附能力。我们选取维生素B12(VB12)作为中分子毒素的模拟物,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MWCTs和商业用"炭肾"中活性炭的微观形貌,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比二者对VB12的吸附性能。实验中观察到MWCTs能形成发达的空隙结构,孔径多在"中孔"范围内。与活性炭相比,MWCTs的中孔孔隙结构远比活性炭发达,具有比活性炭更大的比表面积。通过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分析,VB12在MWCTs上的吸附为多分子层吸附,而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类型更倾向于Langmuir模型对应的单分子层的吸附。MWCTs较活性碳有更快的吸附速率、更大的吸附量,可望成为新型的灌流器吸附剂。
李桂芬万建新黄向前曾峤汤儆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分子毒素
ITO导电玻璃表面直接电沉积Au的机理被引量:9
2011年
用循环伏安和电位阶跃法研究Au在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膜玻璃表面的电沉积过程的初期阶段.发现在ITO表面Au的电沉积经历成核过程以及受[AuCl4]-扩散控制的晶核生长过程.通过改变扫描速率分析循环伏安曲线的变化,当扫描速率较快时,发现Au在ITO表面的沉积过程经历[AuCl4]-→[AuCl2]-→Au两步进行;当扫描速率较慢时,受歧化反应作用影响而只表现为一步沉积[AuCl4]-→Au.通过电位阶跃实验,验证了Au的两步沉积过程,并求得[AuCl4]-的扩散系数为1.3×10-5cm2·s-1.将成核曲线与理论曲线对照,得出Au在ITO表面的沉积符合瞬时成核理论.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Au核形貌进行分析,根据扫描电镜图可以得到阶跃时间和阶跃电位对电沉积Au的形貌的影响.
汤儆田晓春周富庆刘跃强林建航
关键词:金纳米粒子电沉积成核机理
ITO基底上ZnO薄膜的制备以及刻蚀图形的扫描电化学显微镜表征被引量:1
2011年
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的衬底上,利用直接电沉积方法制备了ZnO纳米线或ZnO薄膜.然后利用存储有HCI刻蚀剂的琼脂糖微图案印章对其进行了化学刻蚀以形成不同的图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分别对ITO衬底上的ZnO薄膜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
汤儆郑晶晶徐炜田晓春林建航
关键词:ZNO纳米线阵列电沉积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ITO上电沉积Pd的成核机理及电催化性质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循环伏安技术和计时电流技术,研究了ITO上电沉积Pd的过程,发现Pd在ITO表面的电沉积是过电位成核且为不可逆的扩散控制过程;根据Cottrell方程计算得到[PdCl4]2-的扩散系数为2.19×10-5cm2/s;根据Scharifker的理论模型,归一化处理电流-时间曲线,与理论成核曲线对照,判断Pd的成核机理.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Pd的形貌进行分析,讨论了沉积电位和沉积时间对Pd纳米粒子形貌的影响.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Pd纳米粒子进行结构分析,并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质及在碱性条件下乙醇分子的电催化性质.
汤儆田晓春刘跃强林建航
关键词:氧化铟锡钯纳米粒子成核机理电催化
Fe(CN)63-/4-和细胞色素c电化学反应温度影响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应用整体升温的方法结合循环伏安和电位阶跃测试研究了温度对Fe(CN)63-/4-体系电化学反应的影响,计算不同温度下Fe(CN)63-和Fe(CN)64-的扩散系数D以及异相反应速率常数k0.实验发现,在Fe(CN)63-/4-体系中,Fe(CN)63-的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Fe(CN)64-的扩散系数则因受到Fe(CN)63-影响而出现相反的趋势.同时,异相反应速率常数也随温度升高而呈现下降趋势,推测是由于电极表面生成了普鲁士蓝.细胞色素c的核心是血红素铁卟啉环,电子的得失都关联铁原子的氧化还原,与Fe(CN)63-/4-体系的电化学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性.本文同时应用整体升温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对细胞色素c电化学反应的影响,计算不同温度下细胞色素c的动力学参数,并与Fe(CN)63-/4-体系比较.
汤儆杜琳肖孝建张宁
关键词:温度效应细胞色素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