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70008)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2
相关作者:窦祥铭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产权
  • 4篇农村
  • 3篇土地制度
  • 3篇农村土地制度
  • 2篇实证
  • 2篇皖西北
  • 2篇产权视角
  • 1篇当代中国农村
  • 1篇地产
  • 1篇地产权
  • 1篇新中国
  • 1篇新中国农村
  • 1篇演进
  • 1篇制度演进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土地产权
  • 1篇土地制度变迁
  • 1篇土地制度创新
  • 1篇土地制度演变
  • 1篇建国

机构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窦祥铭

传媒

  • 1篇理论探讨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农村经济
  • 1篇理论建设
  • 1篇安徽行政学院...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建国六十年来安徽省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分析——以产权为视角
2012年
长期以来,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村土地问题。建国以来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史是一部不断调整土地产权的历史。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调整正是通过不断调整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四权实现的。安徽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对建国六十年来安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进行梳理及分析,以寻求其变化的脉络,探索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这对于审视安徽乃至全国农村土地制度现状、重构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模式无疑都有所裨益。
窦祥铭
关键词:产权
基于产权视角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探讨被引量:21
2013年
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来是农村变革的关键,其要义在于产权。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所有权主体"虚置"、使用权不稳、收益权受限和处置权残缺的主要缺陷,亟待改革。学界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众说纷纭,主要形成国有化、私有化和完善集体所有制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案。通过批判与借鉴这些方案,将土地"国家终极所有,农民永久使用"这样一种国家与农民二元产权作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模式似更为可取。
窦祥铭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二元产权
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的实证研究——以皖西北太和县为考察对象被引量:2
2012年
农村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制度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土地经济关系总和,其核心表现在农民对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产权安排上。文章以皖西北太和县为考察对象,对该县建国60年来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进行了多层次、多面向的研究,试图以此为基础加深对当前整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实际状况的认识,并在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上进行了有所裨益的尝试。
窦祥铭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产权
产权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以皖西北太和县为考察对象被引量:3
20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年来,皖西北太和县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经历了剧烈且有意义的变化,其中既有革命的辉煌,也有改革的曲折,对太和县农村社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太和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得出农民与土地产权有效结合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生产最具效率,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近期可以考虑维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现状,通过强化农民土地产权而"淡化"农民集体所有权,进而使农村土地趋于成为农民个人的真正财产这一改革建议。
窦祥铭
关键词:产权农村土地制度实证
新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历史、现状与走向被引量:1
2012年
农地制度历来是农村变革的关键,其要义在于产权。当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的现实困境预示其亟待改革。通过梳理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历史,并结合现状分析,认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走向应是农地"国家终极所有,农民永久使用"这样一种国家与农民二元产权。国家与农民二元产权制的实施,将在保证国家对农地最终控制权和裁决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应是一个利国利民、兴利除弊的最佳农地产权制度。
窦祥铭
关键词:新中国产权制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