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E09-50239010)

作品数:3 被引量:101H指数:3
相关作者:陈静生何大伟于涛王飞越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质
  • 2篇流域
  • 2篇黄河
  • 2篇黄河流域
  • 2篇河流域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水量
  • 1篇水资源
  • 1篇水资源管理
  • 1篇农业
  • 1篇主要离子
  • 1篇节水
  • 1篇节水农业
  • 1篇环境变化
  • 1篇黄河水
  • 1篇黄河水量
  • 1篇黄河水质
  • 1篇灌溉
  • 1篇灌溉农业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篇陈静生
  • 2篇于涛
  • 2篇何大伟
  • 1篇王飞越

传媒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黄河水质地球化学被引量:73
2006年
在对1958--2000年期间黄河水系100个站点水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黄河主要离子的地球化学。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各区河水总溶解性固体(TDS)含量的差异达2~3个数量级,TDS的总平均值为452mg/L,是全球河流均值的4倍。Na^+、K^+、SO4^2-和Cl^-的含量是世界河流均值的10-20倍。相比之下,河水TDS含量的季节差异却不大,远不及与此呈反比关系的流量的季节差异。黄河洪水期的水量通常是枯水期的4~5倍,但枯水期河水的TDS通常只是洪水期的2倍,完全不同于世界其他大河。黄河的离子化学主要受沉积岩(尤其是富含碳酸盐矿物的黄土)化学风化作用和在干旱气候影响下水中溶解盐的蒸发浓缩和结晶作用的控制。近半个世纪来黄河河道径流量有显著减少的趋势,这与新修建的众多水库的蓄水有关,与此相适应,近半个世纪来黄河水质表现出明显的盐渍化过程,这一过程主要由含盐量高的农田灌溉回水所引起。
陈静生王飞越何大伟
关键词:黄河水质主要离子地球化学环境变化
黄河流域氮素流失模数研究被引量:16
2004年
氮素流失模数是研究区域氮循环与氮平衡的基本参数,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从大区域角度评价我国化肥的利用效率。按多年年径流量均值和多年河水氮浓度均值计算所得的黄河19个主要支流的流域氮素流失模数在0.073~1.665t·km-2·a-1,氮素流失模数的大小与区域人口和农业生产水平存在正相关性;由于存在“流域面积尺度效应”,使按干流数据计算得到的黄河流域的氮素流失模数显著地小于按支流资料计算得到的氮素流失模数;由于干流各站点控制的流域范围具有重叠性以及下游水质对上游水质有继承性,使按干流各站数据计算得到的氮素流失模数数值间差异不大;20世纪90年代以后黄河流域的氮素流失模数大大增加。中游头道拐站以上流域1995年的氮素流失模数比1985年增加4倍以上,下游花园口站以上流域1996年的氮素流失模数比1986年增加2倍以上;黄河流域流失的氮主要是以溶解态形式存在于水相中的氮素,流域氮素流失模数与泥沙径流模数之间无明显关系。以花园口站为控制点计算所得的黄河流域的氮素流失模数小于以大通站为控制点计算所得的长江流域的氮素流失模数。黄河流域的氮肥流失率(指黄河流域流氮素流失总量占流域氮肥总施入量的比例)在90年代后期有快速增加趋势,1998年比1997年增加12%,1999年又比1998年增加18%。我国?
陈静生于涛
关键词: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灌溉农业的发展对黄河水量和水质的影响被引量:17
2003年
通过对黄河流域一些主要站点近几十年来的水质、水文数据的分析研究,从灌溉农业的发展和水库修建等方面探讨了这些人类活动对黄河水量和水质的影响。分析认为,农业用水量的急剧上升是导致下游水量减少和断流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黄河水总离子浓度上升的重要原因;水库的修建也加剧了黄河水质的“浓化趋势”。因此推行节水农业,加强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于涛何大伟陈静生
关键词:黄河流域灌溉农业黄河水量水质节水农业水资源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