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社会科学基金(07SHB010)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4
相关作者:成新华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社会科学基金江苏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农业
  • 3篇农业经济
  • 3篇农业经济组织
  • 3篇经济组织
  • 2篇农民
  • 2篇农业组织
  • 1篇新型农民
  • 1篇意愿
  • 1篇意愿分析
  • 1篇农民培训
  • 1篇农业组织化
  • 1篇培养新型农民
  • 1篇组织化
  • 1篇LOGIT模...
  • 1篇层次分析
  • 1篇层次分析法

机构

  • 2篇扬州大学
  • 2篇扬州高等职业...

作者

  • 2篇成新华

传媒

  • 1篇北方经贸
  • 1篇科学.经济....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农业经济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Logit模型下农民加入农业经济组织的意愿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以江苏省为例,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利用二元因变量模型对农民参与农业经济组织的预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民的年龄、地区经济组织发展状况、职业状况和学历对农民参加农业经济组织具有重要影响,即年龄小、所在地区有农业经济组织、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更倾向于参加农业经济组织。
温菊萍
关键词:LOGIT模型农民农业经济组织
农业经济组织模式的比较与选择——基于组织效率的视角被引量:4
2009年
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业的低组织化,因此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应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入手。良好的组织形式是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培育竞争优势的保证。影响农业经济组织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组织的内部管理成本和市场交易费用。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主要三种农业经济组织的运行效率进行排序,分析得出农业企业是基于组织效率目标准则下最佳的组织形式。
温菊萍
关键词:农业经济组织层次分析法
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业组织化的发展——基于扬州农业经济组织发展和农民培训的调查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解决农民与市场对接问题较为有效的办法是农业组织化,农业组织化依赖于农业经济组织的发育和成长。扬州农业经济组织呈现组织形式和组织方式多样化的特征,农民认为农业经济组织在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居民生活和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作用。他们期望农业经济组织能提供优质品种、可靠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加工的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等。农业组织化发展的着力点是农民素质的提高,扬州农民培训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农民也非常满意,但目前农民参与培训的比例还不高。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和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可以激发农民潜在的培训需要,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组织化发展。
成新华
关键词:农业组织化农业经济组织农民培训
我国农业组织的创立、成长与发展——基于280个农业组织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农业组织的生成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本质需要。农业组织的发展解决了农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创业者自主创业、增加了国家税收、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业产业竞争力、满足了居民生活需要、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等。280个农业组织的调查表明,随着农业制度变迁,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一批农村社会"精英"依赖于他们所形成的市场意识,运用他们所掌握经验、技术和逐步积累起来的资本,推动着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和农业组织形式的变革,但现代经营理念和技术素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农业组织化的发展趋向是经营合作化、联结产权化、运营开放化、管理现代化,培养企业家型的农业精英和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素质、加快建立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拓宽农业组织的融资渠道、完善农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才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组织的发展。
成新华
关键词:农业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