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09JK548)

作品数:3 被引量:67H指数:2
相关作者:谢启芳赵鸿铁薛建阳吕西林熊海贝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木结构
  • 1篇地震
  • 1篇震害
  • 1篇震害调查
  • 1篇中古
  • 1篇轻型木结构
  • 1篇轻型木结构房...
  • 1篇汶川地震
  • 1篇木结构房屋
  • 1篇木结构建筑
  • 1篇结构建筑
  • 1篇结构特点
  • 1篇建筑
  • 1篇古建
  • 1篇古建筑

机构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篇谢启芳
  • 2篇薛建阳
  • 2篇赵鸿铁
  • 1篇熊海贝
  • 1篇吕西林

传媒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年份

  • 3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古木结构建筑基于位移的抗震加固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提出了古木结构建筑采用基于位移的抗震加固方法,通过限制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侧移和最大滑移而防止结构倒塌,其中最大侧移限值由结构的最大水平惯性力及其自身抗倾覆条件确定,最大滑移限值为柱基础半径。根据最大侧移限值并考虑古木结构建筑的特殊性,确定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目标位移角及相应的目标刚度。最后分析了构架刚度下对古木结构建筑侧移和滑移的影响,认为适当加大刚度对建筑是有利的。研究结果可为古木建筑的抗震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谢启芳薛建阳赵鸿铁
汶川地震中古建筑的震害调查与启示被引量:35
2010年
根据对四川都江堰、绵竹,陕西宝鸡、宁强等地震灾区的古建筑的震害调查结果以及相关调研资料,对我国古建筑在汶川地震中的震害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木结构古建筑由于采用了榫卯连接、柱子"平摆浮搁"于础石上等技术,使得大部分木结构古建筑只发生溜瓦、饰物掉落等轻微破坏或"墙倒屋不塌"的中等破坏,只有少数年久失修或场地不合理的木结构古建筑发生整体垮塌破坏,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由于材料强度低及块体之间粘结性能差,砖砌体结构古建筑和石砌体结构古建筑的破坏比木结构古建筑的破坏严重,很多建筑发生整体倒塌或部分倒塌。基于分析结果得到了一些启示:加强古建筑的保护,推广使用木结构建筑,推广使用隔震减震技术。
谢启芳薛建阳赵鸿铁
关键词: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古建筑木结构建筑
轻型木结构房屋的结构特点与改进被引量:30
2010年
轻型木结构房屋是指用由间距较密的规格材和覆面材料用钉子连接组成结构构件的一种木结构房屋体系。轻型木结构房屋因其建筑综合能耗低、建筑材料环境亲和力强、抗震性能好等突出优点在北美、加拿大等国家广泛应用,几乎所有的低层住宅都是轻型木结构房屋。而我国在轻型木结构房屋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刚刚起步。介绍了轻型木结构房屋的结构形式、构造特征及施工方法,分析了轻型木结构房屋的优点和结构特点。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和房屋的破坏特征探讨了该结构体系的不足之处:薄弱的钉连接、墙骨柱强度未发挥。提出了一种新型木结构墙体,木骨架中的竖向墙骨与横向墙骨、顶梁、底梁采用榫卯连接,面板与木骨架采用钉连接,该墙体受剪承载力较高、耗能性能好及施工更为简便。分析了轻型木结构中国化特别是中国村镇化的发展趋势。
谢启芳吕西林熊海贝
关键词:轻型木结构房屋结构特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