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12010)

作品数:4 被引量:55H指数:4
相关作者:李伟崔丽娟张曼胤赵欣胜马牧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湿地
  • 2篇景观
  • 1篇植物配置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生境
  • 1篇生态景观
  • 1篇生态设计
  • 1篇湿地恢复
  • 1篇人工神经
  • 1篇人工神经网络
  • 1篇人工湿地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网络
  • 1篇磷去除
  • 1篇景观功能
  • 1篇景观规划
  • 1篇景观规划设计
  • 1篇工神经网络

机构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4篇张曼胤
  • 4篇崔丽娟
  • 4篇李伟
  • 3篇赵欣胜
  • 2篇王小文
  • 2篇王义飞
  • 2篇马牧源
  • 1篇张亚琼
  • 1篇张岩
  • 1篇李洁
  • 1篇刘鸣

传媒

  • 2篇湿地科学与管...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4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北京翠湖湿地生境恢复及效果评估被引量:14
2013年
湿地恢复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退化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自2010年,翠湖湿地综合运用了微地形重塑、基质恢复、植被种植和岸带护坡等湿地生境恢复技术,累计应用面积约13.33 hm2。翠湖湿地应用生境恢复技术之后,有效改善了水环境质量,血红裸藻"水华"现象爆发频率显著降低,水华覆盖面积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湿地基质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湿地植被覆盖度由恢复之前的51%增加到恢复后的71%;植物物种由221种增加为236种;水鸟种类和偶见种有所增加。本研究可为城市湿地恢复提供技术支撑。
李伟崔丽娟赵欣胜张曼胤王义飞商晓静
关键词:湿地恢复生境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水平潜流湿地磷去除模型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对水平潜流湿地(HSSF―CW)3a运行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了HSSF―CW不同处理单元单位面积总磷(TP)去除率对水温的响应变化曲线,利用正弦函数对各处理单元不同时间单位面积TP去除率变化过程进行了拟合,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冗余分析(RDA)筛选影响磷去除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而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对各处理单元出水总磷浓度(TPo)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水温较低时(<20℃),单位面积TP去除率对水温变化不敏感,随温度升高(>20℃),单位面积TP去除率升高并出现较大波动,最高达3.27g/(m2·d);单位面积TP去除率与水温之间存在一定的多项式函数关系(R2=0.1082,p=0),不同处理单元拟合关系存在一定差异(R2=0.318~0.350);不同月份单位面积TP去除率符合正弦变化规律(R2=0.231,p=0),夏季去除率高于秋季,平均单位面积去除率为(0.331±0.132)g/(m2·d),8月份出现最大值(0.397±0.125g/(m2·d));通过PCA和RDA对不同环境因子与单位面积TP去除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单位面积TP去除率与进水TP质量浓度、水温、流量、溶解氧和蒸散发之间呈一定的正相关性,而与水深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选取影响磷去除效果的主要环境因子进水TP质量浓度、水温、流量、溶解氧、pH值和蒸散发作为输入参数,构建ANN预测模型,通过反向学习算法和交叉验证对模型构型进行了构建和筛选,结果表明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中神经元最佳构型分别为6—3—1;利用层次分析法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两部分,通过对比不同处理单元TPo实测值和模拟值,表明模型能够基本反映TPo的变化趋势和范围(R2=0.677~0.800)。该研究可为管理和改善水平潜流湿地运行效果提供参考。
张岩崔丽娟李伟张曼胤张曼胤赵欣胜王义飞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人工神经网络
兼顾景观功能的人工湿地植物配置模式探讨被引量:30
2013年
湿地植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质净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形成湿地景观的重要要素,目前人工湿地植物的配置还存在着功能结构单一、种间搭配不合理、季相效果差、岸带植物配置效果不佳等问题,影响植物的生态功能及景观效果。通过对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借鉴园林中植物造景,提出将植物净化功能与景观特性相结合的设计构想,并提出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模式及将人工湿地的水体与岸带植物配置相结合的人工湿地植物景观设计方式,这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工湿地的多功能效益。
李洁崔丽娟李伟王小文马牧源张曼胤
关键词:人工湿地植物配置生态景观
湿地岸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概述被引量:5
2013年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乡城镇化趋势的不断扩张,位于城郊有限的自然湿地资源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尤其是关于湿地岸带的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和争议。本研究基于湿地恢复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知识理念,从湿地岸带的景观规划设计视角出发,概括了湿地岸带的生态边缘特性、景观廊道特性和景观递变特性,阐述了湿地岸带具有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等生态服务功能,提出湿地岸带景观的规划目标和设计原则,探讨了在总体规划层面上对于湿地岸带在纵向、横向和垂直向三维景观格局中的规划要点以及各个景观斑块之间的空间联系和相互影响,最后总结了在详细规划层面上对于湿地岸带的水体景观、地形景观、植被景观和文化景观元素的设计建议,以期为今后湿地岸带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刘鸣崔丽娟王小文张曼胤李伟赵欣胜马牧源
关键词:湿地景观规划生态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