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2066)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柴家科李东杰韩焱福孙天骏陶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干细胞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人脐
  • 4篇人脐带
  • 3篇人脐带间充质...
  • 3篇脐带
  • 3篇脐带间充质干...
  • 2篇脐带组织
  • 2篇腺病
  • 2篇腺病毒
  • 2篇间充质
  • 2篇分化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多向分化
  • 1篇多向分化潜能
  • 1篇血管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柴家科
  • 5篇李东杰
  • 4篇韩焱福
  • 4篇孙天骏
  • 3篇陶然
  • 2篇刘玲英
  • 2篇邓虎平
  • 1篇董宁
  • 1篇申传安
  • 1篇赵京玉

传媒

  • 2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感染、炎症、...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兔耳移植的实验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移植于兔耳后不同时间存活的情况,为h UC-MSCs参与动物实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腺病毒介导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体外转染h UC-MSCs 48 h,于兔耳皮下注射移植,于注射移植后即刻及移植后3、7、14、21 d取材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 UC-MSCs的存活情况。注射移植后3 d取材石蜡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移植细胞部位组织病理图像。结果 h UC-MSCs注射移植后3 d、7 d时GFP荧光表达较强,细胞轮廓清晰,与注射后即刻平均吸光度值比较,移植后3、7 d检测荧光吸光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14 d、21 d时GFP荧光表达较弱,吸光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h UC-MSCs移植区域兔耳组织切片光镜下移植h UC-MSCs细胞清晰可见,无急性排斥反应特征出现。结论 h UC-MSCs至少能够在1周时间内较好存活于兔耳皮下,其与异种个体组织相容性较好。
李东杰柴家科申传安孙天骏
关键词:脐血干细胞移植腺病毒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体外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后目的基因表达情况及对UCMSCs生长增生的影响。方法 UCMSCs传代培养后,以腺病毒介导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进行体外转染,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转染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转染效率,确定最佳的病毒感染复数(MOI)。将实验分为VEGF基因转染组和未转染组。转染组在最佳MOI值条件下以腺病毒介导VEGF基因体外转染UCMSCs;未转染组以PBS代替病毒液。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UCMSCs 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VEGF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培养液中VEGF浓度,MTT法评价转染后对UCMSCs生长增生的影响。结果腺病毒介导的GFP基因对于UCMSCs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转染效率与MOI值具有量效关系,当MOI为100倍时,转染效率达95%。转染VEGF基因后2d,UCMSCs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均可有效表达VEGF,免疫荧光染色、RT-PCR、Western blotting显示转染组明显表达VEGF,ELISA检测结果显示7d时达到表达高峰,13d后仍可检测到VEGF的表达。介导VEGF基因转染的腺病毒对UCMSCs的生长增生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UCMSCs是一种较理想的基因载体细胞,腺病毒介导VEGF基因可以有效转染UCMSCs,转染后VEGF基因可获得较高的表达水平。
孙天骏韩焱福柴家科李东杰陶然邓虎平董宁刘玲英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间质干细胞重组腺病毒转染
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机制及诱导方法的研究进展
2011年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为来源于中胚层间充质、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广泛存在于骨髓、脐带组织、脐血、外周血、脂肪等组织中,在体内或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MSCs不仅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等中胚层间质组织细胞,还可跨越胚层界限,分化为外胚层的神经元、
李东杰柴家科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机制多向分化潜能脐带组织脂肪细胞成体干细胞
组织工程全层皮肤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综述组织工程全层皮肤的研究进展,全面了解其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为研制新型组织工程全层皮肤、改善皮肤替代物的性能奠定基础。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组织工程全层皮肤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组织工程全层皮肤在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及构建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移植成功率低,也不具备完整的皮肤结构,还不能完全达到临床应用的要求。结论组织工程全层皮肤是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发展前景很大,但在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及构建应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
韩焱福孙天骏李东杰陶然柴家科
关键词:干细胞创面修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孔径聚碳酸酯膜上的生长及迁移
2011年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在不同孔径Transwell插件底部聚碳酸酯膜上的生长、迁移情况,探讨对hUCMSCs进行非直接接触式共培养诱导分化时选择适宜膜孔径Transwell插件的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UCMSCs,以丝裂霉素C处理后接种于常用的0.4、3.0和8.0μm三种膜孔径的6孔板Transwell插件中,培养7d,观察、计数三种孔径插件底部贴壁细胞,计算迁移率,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在多孔膜上的生长、迁移情况。结果培养7d后,0.4、3.0和8.0μm三种插件内贴壁hUCMSCs的迁移率分别为0、1.8%、8.0%,0.4μm孔径迁移率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细胞在3.0和8.0μm孔径聚碳酸酯膜底面生长以及穿越微孔的现象,而在0.4μm孔径膜则未发现。结论3.0和8.0μm孔径聚碳酸酯膜允许hUCMSCs迁移穿越,而0.4μm孔径聚碳酸酯膜则不允许,或可利用其正反面进行近距离非直接接触式共培养诱导hUCMSCs分化。
李东杰柴家科韩焱福孙天骏邓虎平赵京玉刘玲英
关键词:充质干细胞脐带细胞分化
人脐带组织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被引量:9
2010年
近年来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研究越来越多,MSCs可以从骨髓、脂肪组织、肾和各种胎儿组织中提取,并能横向分化成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细胞等不同胚层的细胞。人脐带组织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与其他来源的MSCs相比,具有来源广泛,易于采集、保存和运输,无异体排斥,避免伦理争议等诸多优点。本文就其生物学特征、优势以及临床应用前景等予以综述。
陶然韩焱福柴家科
关键词:脐带组织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