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LOCAW0804)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潘伟然刘浩骆智斌石晓枫吴青松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潮汐
  • 2篇潮汐潮流
  • 1篇水交换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物理海洋学
  • 1篇环流
  • 1篇海洋学
  • 1篇河口环流
  • 1篇潮流场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作者

  • 3篇骆智斌
  • 3篇刘浩
  • 3篇潘伟然
  • 1篇吴青松
  • 1篇石晓枫

传媒

  • 2篇台湾海峡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泉州湾水体结构的潮周期变化被引量:8
2009年
泉州湾6个站点的观测数据显示:内湾涨潮流历时由底层向表层逐渐变短,而落潮流历时则逐渐变长;同时,各个站点实测的盐度水深结构也具有明显的潮周期变化特征,这可能与局地水体的层化和混合机制的交替变化密切相关.进一步定量分析s2站位上影响水体结构变化的四种机制发现:外湾的河口环流作用与潮汐张力、风混合以及潮汐混合作用相比要小一个量级.在一般天气条件下的大潮周期,潮汐混合与潮汐张力相互竞争是导致水体结构交替变化的根本原因;小潮周期由于潮流混合作用减弱,水体层化现象得以持续较长时间,风的搅动在特定时刻可以起到削弱层化结构的作用.
刘浩骆智斌潘伟然
关键词:物理海洋学河口环流
福清湾潮流场及污染物输运特性的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运用一个含动边界的二维河口海岸动力模型模拟了福清湾潮汐潮流的基本特征,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估算了福清湾涨落潮流历时,分别为6 h 19 min 2 s和6 h 3 min 48 s;大小潮周期的纳潮量,分别为10.94×107和4.47×107m3;福清湾的半交换和80%的交换周期分别为3和6 d.最后,以COD为例,给出了在排放稳定后保守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刘浩吴青松骆智斌潘伟然
关键词:潮汐潮流污染物
湄洲湾潮流特性的数值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本文运用一个含动边界的二维河口海岸动力模型模拟了湄洲湾潮汐潮流的基本特征,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湄洲湾大、小潮过程的纳潮量,并根据湾内保守示踪物的质量(浓度)随涨、落潮流周期性的变化,进一步估算了湄洲湾的水交换周期,其半交换和80%的交换周期分别为5d和15d.同时可以看出,主航道深水区的水交换特性明显强于湾顶浅水区.
刘浩潘伟然骆智斌石晓枫
关键词:潮汐潮流水交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