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09415005) 作品数:10 被引量:35 H指数:4 相关作者: 崔泽实 刁尧 张四洋 李素敏 刘冰冰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招标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机械工程 更多>>
PRDM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1 2010年 背景与目的锌指蛋白转录抑制因子(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 zinc finger protein,PRDM)是一个有关人类肿瘤形成的转录调节因子家族,在细胞分化和恶性变中发挥重要作用。PRDM14是PRDM家族的成员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PRDM1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和7例癌旁组织中PRDM14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癌旁肺组织中PRDM14蛋白的表达。结果 7例癌旁肺组织中PRDM14弱表达,在7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有8例为PRDM14阴性表达(11.43%),9例为PRDM14弱阳性表达(12.86%),36例PRDM14阳性表达(51.43%),有17例PRDM14强阳性表达(24.29%),PRDM14的表达情况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P=0.046)和组织学类型(P=0.047)有关,PRDM14在高分化腺癌、鳞癌中表达最高,在中分化腺癌、鳞癌中表达次之,在低分化腺癌、鳞癌表达最低,PRDM14在腺癌中的表达高于鳞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RDM14的蛋白在癌旁肺组织和肺腺癌、鳞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RDM1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肺组织(P<0.001),而且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7),在高、中分化腺癌、鳞癌中的表达高于在低分化腺癌、鳞癌中的表达。结论 PRDM14在癌旁肺组织中低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组织学类型有关,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刘冰冰 张四洋 惠林萍 邱雪杉 崔泽实关键词:肺肿瘤 组织学分型 分化 Prox-1与淋巴管新生和肿瘤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7 2010年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行为之一,淋巴道转移是恶性肿瘤难以根治以及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也是判断患者预后的主要指标。果蝇prospero同源异形盒蛋白1(prospero homeobox protein 1,Prox-1)在胚胎时期淋巴管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作为淋巴管内皮细胞标志物,显示肿瘤新生淋巴管,并与肿瘤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尽管Prox-1促进胚胎淋巴管形成机制的研究较为深入,但是在肿瘤淋巴管新生和淋巴道转移的作用机制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Prox-1可能作为抑制肿瘤淋巴管新生和治疗肿瘤的新靶点,用于阻断肿瘤转移和改善患者预后。现就Prox-1与胚胎淋巴管形成、肿瘤淋巴管新生以及与肿瘤淋巴道转移关系的相关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李雯君 张四洋 崔泽实关键词:PROX-1 淋巴管新生 医学装备技术双向功能配置评估模式操作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7 2011年 功能是技术的基本表达形式。因此,医学装备技术的合理配置及其有效利用实质上也可认为是技术的功能配置优化及其利用效果、效益的体现。结合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在总结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医学装备技术功能配置评估的理论框架及其基本操作机制。 崔泽实 缪莲英 孟建国 于润吉 李素敏 黄德生 舒强关键词:配置管理 计量经济学 不同固定液对胃癌细胞骨架及连接蛋白荧光染色标记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SGC-7901胃癌细胞系在不同固定液作用下的细胞骨架及连接蛋白荧光染色。方法接种SGC-7901细胞24 h后,分别用4%多聚甲醛、2.5%戊二醛及95%乙醇室温固定20 min,5%BSA(含0.2%Triton X-100)封闭透膜1 h,直标荧光一抗避光37℃孵育1 h,DAPI室温染核15 min,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扫描。结果 4%多聚甲醛对细胞骨架微丝结构及连接蛋白Zo-1细胞膜定位均有较好的固定作用,2.5%戊二醛对微丝结构基本起到固定作用,而95%乙醇对于微丝的固定效果略差。后两种固定液固定细胞均出现连接蛋白胞质表达的非特异染色现象。结论 4%多聚甲醛对细胞骨架及细胞间连接蛋白的固定效果较优,荧光染色标记结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高建 郑倩倩 李彦姝 周末关键词:固定液 细胞骨架 连接蛋白 激光共聚焦 碘标EGCG及其小鼠体内生物分布 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Iodogen法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进行125I标记,用Sephadex-G25层析柱分离纯化标记物,薄层层析法测定标记率和放化纯度,观察125I-EGCG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结果显示,125I-EGCG标记率达89.4%,放化纯度为96.4%;KM小鼠尾静脉注射后,125I-EGCG在小鼠体内广泛分布,胃、小肠、颌下腺的每克组织放射性摄取率(%ID.g-1)在注入后15min达峰值,分别为15.92、5.83、11.56%ID.g-1,4h时则分别下降为2.75、1.21、2.62;血液中放射性清除较快,注入后5min时血液放射性摄取率为11.95%ID.g-1,4h为1.25%ID.g-1。结果提示,EGCG在体内主要经胃、小肠、颌下腺、肝、肾代谢,可用于进一步的微量示踪研究。 刁尧 刘新宁 兰振和 马婧 赵文瑾 刘洁 赵恂 于成国 崔泽实关键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放射性碘标记 基于拟合功能对及组合赋权法的病人生理监测仪功能配置评估模式研究 2011年 目的:根据危重病学领域临床路径技术定位的需求功能与病人生理监测仪集成化配置功能之间的对应映射关系,研究医学装备技术的双向功能配置评估模式。方法:运用文献评阅构建临床路径需求功能与PPM配置功能双向评估指标体系;通过Delphi法确定功能对在5个CCM领域(急诊科、综合ICU、CCU、麻醉/术中监测和术后恢复病房5个科室)的权重,建立功能对关系矩阵,分析功能对在CCM领域里的重要度;用调研获得的实际功能利用效率校正主观权重,然后采用组合赋权法再确定功能对指标权重,最后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和绝对重要度排序集成,生成PPM功能配置评估方案。结果:聚类分析与绝对重要度集成分析结果显示,ECG、NIBP和SpO2监测是CCM各临床路径的基本配置功能,IBP、心输出量等其他监测功能,依据临床路径的功能定位不同有所差异。结论:对功能分解集成程度较高的PPM,在CCM临床路径的需求功能和PPM配置功能双向指标体系基础上,先构建评估功能对,再综合运用Delphi问卷、双向功能矩阵分析、组合赋权、聚类分析等方法,测量生理监测仪的功能配置,可完成功能配置评估;而调研实际功能技术利用效率,用做校正主观权重,使评估结果更接近实际。 缪莲英 舒强 马晓春 高丽达 黄德生 王双 崔泽实关键词:聚类分析 组合赋权 PRDM14在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检测PRDM14在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检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HBE)和6个肺癌细胞系中PRDM14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PRDM14与GAPDH电泳条带的平均光密度比值在肺癌细胞系中显著高于HBE细胞系(P<0.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RDM14蛋白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在肺癌细胞系中高于HBE细胞系(P<0.05),PRDM14蛋白荧光信号主要定位于细胞浆。结论 PRDM14在HBE细胞系低表达,在肺癌细胞系高表达,主要分布于细胞浆,PRDM14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刘冰冰 张四洋 张四洋 崔泽实关键词:肺癌细胞系 RT-PCR 免疫荧光 强化运行模式及机制改革 促进高校中心化实验室共享 被引量:4 2012年 探讨了高校中心化实验室运行模式及其配套操作机制改革,促进了区域性实验技术资源共享;运用文献评阅分析高校中心化实验室的基本特征及存在问题,Delphi法调研辽宁省12家生物医药单位对共享服务的技术需求,根据阶段性实验的功能定位进行实验技术功能配置评估。结合本校实践对改革技术服务模式及优化操作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用文献计量学等方法评价技术效率、效益;提出由传统的单机样品分析测试向兼顾阶段性实验转化的新运行模式及四化操作机制,提高了实验技术效率。 崔泽实 李素敏 梁再赋 李春艳 刁尧 高小燕 王菲关键词:技术效率 资源共享 碘标锰卟啉及其小鼠体内分布 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131I标记锰卟啉(MnTBAP)探讨锰卟啉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代谢。采用Iodogen法对锰卟啉进行131I标记;以聚酰胺薄膜为支持介质、生理盐水为展开剂,测定标记物的标记率和放化纯度;KM小鼠尾静脉注射131I-MnTBAP(每只185kBq,n=6),分别于注射后5、10、30、60、120、240、1 440min取各脏器,称重、测定计数率,计算每克组织摄取注射剂量的百分率(%ID/g)。结果表明,131I-MnTBAP标记率达96.3%,其放化纯在标记后2、24、48h分别为96%、95%、94.5%;动物实验显示131I-MnTBAP在小鼠体内广泛分布,主要经肝和肾脏进行代谢,肝、肾的放射性摄取在注入后5min时分别为8.34%ID/g、12.23%ID/g,4h时则分别下降为0.34%ID/g、0.73%ID/g,血液中放射性清除较快,注入后5min时血液中放射性摄取为5.55%ID/g,4h为0.86%ID/g。因此,碘标记锰卟啉的标记物体外稳定,体内主要经肝、肾代谢,可用于进一步的微量示踪研究。 刁尧 刘新宁 官文征 赵文瑾 刘洁 赵恂 于成国关键词:锰卟啉 放射性碘标记 高校中心化实验室功能定位与运行模式探索 被引量:2 2013年 运用文献评阅分析我国高校中心化实验室功能定位与运行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存在问题,在调研中国医科大学诸学科及辽宁省生物医药单位共享服务技术需求的基础上借鉴服务科学理念讨论实验室的功能定位与实验技术功能配置,探讨高校中心化实验室服务科学运行模式优化,提出由传统的样品分析测试模式向兼顾阶段性系列化实验模式转化的改革思路及相配套的"四化"操作机制并进行初步实践,尝试用文献计量学等方法追踪评价实验技术效率与资源共享效益。 卢瑶 高小燕 崔泽实 李素敏 张莹 刁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