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2-005-3)

作品数:14 被引量:75H指数:6
相关作者:段钟平张立婷肖萍孟庆华张跃新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病毒性肝炎重大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炎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慢性
  • 3篇肝炎病毒
  • 3篇病毒
  • 2篇衰竭
  • 2篇重型
  • 2篇细胞
  • 2篇慢性重型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 2篇肝病
  • 2篇肝衰
  • 2篇肝衰竭
  • 2篇肝硬化
  • 2篇肝硬化患者
  • 2篇META分析
  • 1篇代谢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兰州大学第一...
  • 3篇兰州医学院第...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武警新疆总队...
  • 1篇北京老年医院

作者

  • 6篇段钟平
  • 3篇张立婷
  • 3篇肖萍
  • 2篇刘雅莉
  • 2篇郑素军
  • 2篇鲁晓擘
  • 2篇张跃新
  • 2篇张晶
  • 2篇孟庆华
  • 1篇白丽
  • 1篇刘雪梅
  • 1篇高斌
  • 1篇张宇
  • 1篇张汾燕
  • 1篇李俊峰
  • 1篇牛小伟
  • 1篇王立明
  • 1篇王福生
  • 1篇陈鹏
  • 1篇何强

传媒

  • 3篇北京医学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肝脏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羟色胺2A受体阻断剂对大鼠肝脏再生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5-羟色胺2A受体阻断剂酮色林对大鼠肝部分切除后肝再生的影响,了解5-羟色胺及其受体在肝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肝大部分切除术建立肝再生模型,术后16 h分别给予腹腔内注射酮色林(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技术动态观察并比较两组大鼠术后24、36、48、72 h肝脏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肝大部切除术后24、36 h肝脏表达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最为活跃,而后表达逐渐下降。实验组大鼠肝脏表达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5-羟色胺2A受体阻断剂酮色林显著抑制大鼠肝大部切除术后的肝脏再生,说明5-羟色胺具有一定的促进肝再生的作用,2A受体是其重要的信号传导受体之一。
杨仙珊张晶李晓晴丁美赵军郑素军段钟平
关键词:酮色林5-羟色胺肝再生
肝衰竭预后评价新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9年
准确评价肝衰竭的预后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降低病死率。本文对近年来一些反映肝衰竭预后评价的新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段钟平郑素军陈鹏
关键词:肝衰竭预后标志物
甘露聚糖肽联合5-氟脲嘧啶对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术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联合5-氟脲嘧啶(5-FU)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5-FU组、甘露聚糖肽组及联合用药组。利用MTT法观察药物对各组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时相变化、增殖指数(PI)及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各组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甘露聚糖肽单独应用后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较弱,与5-FU联合使用后能明显增强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药物作用细胞48h后,与对照组及5-FU组相比,联合用药组G_0/G_1期细胞比率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显示,两药联合使用可使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甘露聚糖肽与5-FU联合应用具有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相关。
赵荣荣张立婷陈红
关键词:甘露聚糖肽5-氟脲嘧啶HEPG2细胞细胞周期
线粒体融合蛋白-2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2,Mfn2)是线粒体外膜上的跨膜蛋白,其在线粒体融合,维持线粒体形态、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线粒体融合蛋白表达异常和功能缺失在机体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现就Mfn2与线粒体结构及其表达、
刘雪梅孟庆华
关键词:线粒体形态融合蛋白蛋白表达异常线粒体结构跨膜蛋白
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及转归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及转归影响。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2007年至2011年期间23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抗病毒组)160例,对照组(未抗病毒组)78例。治疗组使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单药或联合抗病毒治疗,疗程3年~7年,平均疗程50个月。所有肝硬化患者均行保肝、抗纤维化、纠正肝功能等内科综合治疗。评价指标:抗病毒治疗能否改善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减少肝硬化病死率、提高生存率;抗病毒治疗能否减少肝癌发生率。两组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检验标准a=0.05);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8.7个月,12、24、50个月生存率为74.4%、64.4%、41.9%;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0.9个月,12、24、50个月生存率为67.9%、53.80,4、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50,P〈0.05)。治疗组患者行50个月的治疗观察,预后分析结果提示HBVDNA、ALT、PTA、CTP评分、是否抗病毒治疗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12、24、50个月累计病死率分别为25.6%、35.6%、58.1%及32.1%、46.2%、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累计肝癌发生率分别为6.4%、12.5%、23.170及10.3%、16.7%、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短期抗病毒治疗受益可能不大,长期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可降低肝硬化患者病死率,降低肝癌发生率。
鲁晓擘沙尼亚.尼亚孜甄作睿李纲张泽高张跃新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硬化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
Gc球蛋白在不同方式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中的检测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经内科治疗及肝移植前后Gc球蛋白的变化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rninase,ALT)变化的相关性,初步阐明Gc球蛋白在重型乙肝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04-2009年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移植治疗患者1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内科治疗患者2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各阶段留取血液标本,另取健康对照者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肝功能及Gc球蛋白。结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内科治疗组血清中Gc球蛋白含量治疗前、治疗后2、4、6、8周分别为(295.74±76.13)、(159.37±41.02)、(109.72±30.48)、(100.19±29.21)、(86.20±28.38)mg/d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移植组血清中Gc球蛋白含量术前、术后6、12、18、24个月分别为(4.19±1.17)、(30.89±23.04)、(88.30±52.87)、(200.07±108.32)、(324.17±119.14)mg/d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科治疗组治疗后ALT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移植组手术前后ALT变化不明显。结论:血清GC球蛋白的变化可以预测内科治疗和肝移植后的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病情演变,可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王立明肖萍杨彦麟高鹏何强李俊峰
关键词:肝移植慢性重型肝炎
肝硬化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肝硬化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常加重和加快病情发展,威胁患者生命。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的基本电节律紊乱、胃肠排空时间延迟和胃十二指肠运动改变等。其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门脉高压导致胃肠道长期缺氧、淤血、胃肠道平滑肌神经元功能受损等多种因素有关。笔者就胃肠动力障碍和肠道菌群紊乱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许伟红吕志武段钟平张晶刘梅
关键词:肝硬化胃肠活动肠神经系统
趋化因子CXCL10与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 chemokine ligand-10,CXCL10)是新近发现的一种重要的趋化因子,属于CXC类非ELR亚族。CXCL10主要介导Th型炎症反应,趋化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与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有关。
段钟平白丽翟原焦守恕
关键词:趋化因子配体CXCL10肝病炎症性疾病单核细胞
IL-18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转归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2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在抗病毒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L-18水平。另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2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作为对照。结果2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和27例CHB患者外周血中IL-18分别为(343.846±200.828)pg/ml、(208.662±116.062)pg/ml,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IL-18水平较CH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9,P<0.01)。在抗病毒治疗的50 d内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死亡组与存活组第一次检测的IL-1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随访过程中发现死亡组患者IL-18水平随着病情的恶化呈上升趋势,存活组患者则随着病情的好转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HBV-DNA为(6.68±6.97)log10copies/ml,CHB组HBV-DNA为(6.91±7.17)log10copies/ml,两组无统计学差异(t=-0.913,P>0.05)。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4+计数与CH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8+计数与CH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调节,在本病转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张继承鲁晓擘张跃新
关键词: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IL-18
新型HLA-A2限制的B,C型HBV特异性CTL表位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3
2010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特异性CD8+T细胞(CTL)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在控制HBV感染和病毒清除中至关重要,已鉴定的T细胞表位绝大多数都来自A,D基因型的乙肝病毒,而在我国流行的B,C型病毒表位研究较少.本研究合成重叠九肽肽库,通过细胞结合试验和体外重折叠实验系统筛选和鉴定B型和C型HBV核心蛋白表位,发现一个在60位氨基酸由L变异成V(L60V)而产生的新表位HBcAg60-68.表位肽能在HLA-A2/Kb转基因小鼠体内激发特异性CTL细胞免疫反应.检测HLA-A2阳性乙肝患者表位特异性CTL证明该九肽序列为体内自然加工的表位,这为研究HBV感染中特异性CTL免疫应答提供新的依据.
任玉林张宇邱立鹏张小俊陈煜王福生谢尧高斌段钟平孟颂东
关键词:HBV表位转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