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88080703018)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贺李罗柏宁余深平潘碧涛张中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盆腔
  • 1篇盆腔淋巴
  • 1篇盆腔淋巴结
  • 1篇肿瘤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结
  • 1篇弥散
  • 1篇弥散加权
  • 1篇弥散加权成像
  • 1篇加权成像
  • 1篇宫颈
  • 1篇宫颈肿瘤
  • 1篇成像
  • 1篇磁共振
  • 1篇磁共振成像

机构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篇庄晓曌
  • 1篇刘明娟
  • 1篇张中伟
  • 1篇潘碧涛
  • 1篇余深平
  • 1篇罗柏宁
  • 1篇贺李

传媒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3.0T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不同图像后处理方法观察盆腔淋巴结的比较
2009年
目的比较3.0T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不同图像后处理方法对盆腔淋巴结的观察效果。方法对47例病理证实的子宫颈癌病例行常规MRI及DWI扫描。DWI进行4种不同方法的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即冠状6mmMIP组、横断6mmMIP组、横断10mmMIP组、三维全景组。分别记录不同大小、不同部位所显示的淋巴结数,比较不同图像后处理方法的淋巴结显示情况。由2位放射诊断医师全盲随机观察所有图像,比较常规MRI和弥散加权成像淋巴结的观察效果。结果(1)短径〈5mm及位于双侧腹股沟区的淋巴结,4种图像后处理方法与DWI(b=1000s/mm^2)原始图像显示的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种图像后处理方法中以横断6mmMIP为最佳。(2)弥散加权成像结合T2WI发现淋巴结的能力明显优于常规MRI[(7.1±3.4)个/例比(5.3±2.5)个/例,P〈0.05]。结论对于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方法,横断6mmMIP重建对于不同大小、部位的盆腔淋巴结显示最佳;而对于小于5mm及腹股沟区的淋巴结,4种图像后处理方法误差较大,需结合薄层DWI原始图像观察。3.0T磁共振DWIBS分辨率高,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显示盆腔淋巴结,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更多信息。
余深平贺李刘明娟庄晓曌张中伟潘碧涛罗柏宁
关键词:宫颈肿瘤磁共振成像淋巴结弥散加权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