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02156)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毅伟赵云平雷佑铭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工业大学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主题

  • 2篇FRENKE...
  • 1篇振动
  • 1篇滞回
  • 1篇润滑
  • 1篇最大静摩擦力
  • 1篇摩擦力
  • 1篇静摩擦
  • 1篇静摩擦力
  • 1篇混沌
  • 1篇混沌控制
  • 1篇基底
  • 1篇NON-EX...
  • 1篇CHAOS
  • 1篇FK模型
  • 1篇HOMOCL...
  • 1篇超润滑

机构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1篇雷佑铭
  • 1篇赵云平
  • 1篇李毅伟

传媒

  • 1篇物理学报
  • 1篇Applie...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Frenkel-Kontorova模型中基底势振动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一维Frenkel-Kontorova模型,研究了振动的基底势对系统纳米摩擦现象的影响.分别在相邻原子间的距离与周期势场的周期比为不公度(incommensurate)、可公度(commensurate)两种情形下,探讨了基底势振动的振幅和频率对滞回现象(hysteresis)、最大静摩擦力以及超滑现象的作用机理.两种情形下,固定频率,随着振幅的增大,滞回区域的面积以及最大静摩擦力都将减小,对于不同的频率,减小的趋势不同.系统甚至产生了超滑现象.但当频率过大时,振幅的改变不会影响滞回区域的面积以及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此时与基底不加振动时的情形一致;当振幅固定,随着频率的增大,滞回区域的面积将增大,对于不同振幅,增大的趋势不同.特别地,对于某些固定的振幅,最大静摩擦力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大先逐步减小直至出现超滑现象,再进一步增大频率,最大静摩擦力又转而逐步增大.这一现象类似于共振,表明存在最佳的振动频率促进系统内所有原子的共同运动,使得整个系统的最大静摩擦力几乎消失.另外,两种情形的区别是,对于某些固定的频率(如ω=0.5)和不同的小振幅,不可公度情形往往具有相同的平均终止速度,而可公度情形则不同,表明相同前提下后者具有更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雷佑铭李毅伟赵云平
关键词:FRENKEL-KONTOROVA模型滞回最大静摩擦力超润滑
Comments on “Non-existence of Shilnikov chaos in continuous-time systems”
2014年
Comments on 'Non-existence of Shilnikov chaos in continuous-time systems' are given.An error has been found in the proof of Theorem 1 in the paper by Elhadj and Sprott(Elhadj,Z.and Sprott,J.Non-existence of Shilnikov chaos in continuous-time systems.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33(3),1-4(2012)).It makes the main conclusion of the paper incorrect,that is to say,the non-existence of Shilnikov chaos in the continuous-time systems considered cannot be ensured.Furthermore,a counter-example shows that Theorem 1 in the paper is incorrect.
管福丽雷佑铭赵云平李毅伟
一类随机Frenkel-Kontorova模型的混沌及其控制
Frenkel-Kontorova(FK)模型描述一组处于周期基底势场中相互作用的粒子链的动力学行为,现已成为非线性物理和理论化学中的一个基本模型。本文针对二值噪声和简谐激励联合作用下的FK模型,利用随机Melnikov...
郑璠; 雷佑铭;
关键词:FK模型混沌控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