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外科学重中之重学科基金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启瑜余盼攀季世强廖毅郭勇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科大学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6篇星状细胞
  • 5篇肝星状细胞
  • 4篇蛋白
  • 3篇调节性
  • 3篇调节性T细胞
  • 3篇鼠肝
  • 3篇节性
  • 3篇大鼠肝
  • 3篇大鼠肝星状细...
  • 2篇蛋白酶
  • 2篇胰腺
  • 2篇脾功能
  • 2篇脾功能亢进
  • 2篇细胞色素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功能
  • 2篇金属蛋白
  • 2篇金属蛋白酶
  • 2篇亢进

机构

  • 9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杭州市第一人...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张启瑜
  • 4篇余盼攀
  • 3篇郭勇
  • 3篇廖毅
  • 3篇季世强
  • 2篇向俊峰
  • 2篇苏龙丰
  • 2篇俞富祥
  • 2篇陶崇林
  • 2篇吴存造
  • 2篇金慧成
  • 2篇张胜初
  • 2篇符竣惠
  • 1篇尹丽慧
  • 1篇陈必成
  • 1篇徐启纲
  • 1篇周蒙滔
  • 1篇金约朋
  • 1篇汪洋
  • 1篇钟骏桥

传媒

  • 4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门静脉高压症脾亢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含量与免疫功能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PHT)脾亢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与CD3+、CD4+、CD8+T细胞的表达变化,探讨脾脏免疫功能改变及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PHT脾亢患者20例(脾亢组),健康成人18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及CD3+、CD4+、CD8+T细胞的表达变化。结果脾亢组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5.3±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9)%(P<0.01)。脾亢组CD3+、CD4+、CD8+T细胞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CD4+CD25+CD127low/-Treg的含量与CD3+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630,P<0.01),与CD4+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561,P<0.05)。结论PHT脾功能亢进患者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量增多,可能对脾脏免疫功能的调节有重要作用。
郭勇陶崇林吴存造廖毅张启瑜
关键词:脾亢
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和Foxp3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前,对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肿大脾脏的免疫功能状况及其调节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外周静脉血和脾脏组织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及Foxp3的表达,目的在于探讨自然调节性T细胞与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时脾脏免疫功能的关系,研究调节脾脏免疫功能的可能机制。
郭勇陶崇林章圣辉廖毅张启瑜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脾脏免疫功能免疫组化法
白细胞介素-17对大鼠肝星状细胞MMP-2和TIMP-1表达的影响
2011年
肝星状细胞(HSCs)的增殖、凋亡及分泌细胞外基质(ECM)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旨在观察白细胞介素(IL)-17对HSC—T6增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IL—17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余盼攀季世强张胜初向俊峰张启瑜
关键词:TIMP-1表达白细胞介素-17大鼠肝星状细胞MMP-2分泌细胞外基质HSC
亚硒酸钠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Na2SeO3)对胰腺癌细胞系PANC-1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PBS为对照,用2、5、10、20μmol/LNa2SeO3处理胰腺癌PANC-1细胞株,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观察Na2SeO3对PCNA-1细胞株生长的影响;通过ELISA法检测Caspase-3蛋白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及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用不同浓度Na2SeO3作用24h、48h后,对PANC-1细胞抑制作用有明显差异(P<0.05);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与PBS对照组相比,Na2SeO3作用组Caspase-3含量明显升高(P<0.01),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向胞质释放明显增多,但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Na2SeO3抑制PANC-1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3的激活及细胞色素C的释放有关。
向俊峰符竣惠钟骏桥张启瑜
关键词:亚硒酸钠细胞色素
白细胞介素17对大鼠肝星状细胞胶原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Optiprep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SCs并进行鉴定、传代。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IL-17作用HSCs 72 h后α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IL-17作用HSCs 24、48和72 h后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RT-PCR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IL-17作用HSCs后MMP-9、TIMP-1 m 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分离并培养HSCs,一定浓度的IL-17能促进HSCsα-SMA的表达并且促进HSCs增殖。IL-17能提高HSCs MMP-9和TIMP-1 m RNA和蛋白的分泌,呈浓度依赖性,且TIMP-1/MMP-9比值随IL-17浓度增加而递增。结论:IL-17不仅促进HSCs增殖,还能促进α-SMA、MMP-9和TIMP-1的表达,同时提高TIMP-1与MMP-9的比值,可能在肝纤维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余盼攀张启瑜金慧成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肝星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影响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机制
2013年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增高并影响脾脏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 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46例,对照组14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及外周、脾静脉血中CD4+ CD25+ CD127low/ Treg和CD4+T细胞、CD8+T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TGF)-β,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脾脏中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的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脾功能亢进组脾脏及脾静脉中CD4+ CD25+ CD127low/-Treg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13.0±2.6)%比(10.2±3.6)%,P<0.05],脾脏中Foxp3含量增高(P<0.05),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及IL-2含量降低[(24.5±11.8)%、(21.9±8.1)%比(34.0 ±11.3) ng/L,P<0.05],IL-10与TGF-β含量显著增高[(61.1 ±22.4)ng/L比(85.8 ±34.9) ng/L,P<0.05],IL-4含量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4+ CD25+ CD1271ow-Treg含量与CD4+T细胞、CD8+T细胞及IL-2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CD4+CD25+ Treg表达显著增高,可能通过抑制CD4+T和CD8+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促进细胞因子IL-10与TGF-β的分泌,参与了机体的免疫调节.
郭勇吴存造孙贤斌张启瑜廖毅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免疫功能调节性T细胞
西维来司钠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西维来司钠(sivelestat sodium)对SD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肺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每组8只。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SAP模型。药物组在模型基础上给予西维来司钠干预,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建模成功6 h后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AMS)、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活性以及肺脏组织湿干比重(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核因子-κB(NF-κB)活性,光镜下观察肺脏病理改变,并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MPO、NF-κB含量显著升高(P<0.05),W/D比值显著升高(P<0.05),血清AMS、NE显著升高(P<0.05),光镜下可见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P<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的血清NE以及肺组织MPO、W/D、NF-κB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是AMS却没有显著降低(P>0.05)。光镜下肺组织病理损害显著减轻(P<0.05),其损伤程度介于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结论早期应用西维来司钠对减轻大鼠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西维来司钠通过抑制NF-κB活性来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起到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作用。
刘帅张启瑜陈必成周蒙滔金约朋
关键词:肺损伤西维来司钠NF-ΚB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对肝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对肝癌细胞(CBRH7919)增殖与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Optiprep法分离HSC并进行鉴定、传代.建立肝星状细胞与肝癌细胞共培养体系.MTT法检测肝星状细胞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肝星状细胞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并鉴定为肝星状细胞.肝星状细胞能明显促进肝癌细胞增殖与侵袭(增殖:0.571 ±0.024 vs 0.803 ±0.048,1.271 ±0.044,1.973±0.036;侵袭:25.2±1.9 vs35.8±3.3,44.4±2.7,53.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星状细胞明显提高肝癌细胞MMP-2(1.32±0.22 vs 2.46±0.39)和NF-κB(0.85 ±0.09 vs 1.44 ±0.21)的表达.结论 肝星状细胞能显著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可能与肝星状细胞促进肝癌细胞MMP-2及NF-κB表达增强有关.
余盼攀金慧成张启瑜
关键词:星形细胞肿瘤侵润基质金属蛋白酶2
辣椒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辣椒素(capsaicin)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T6细胞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终浓度50、100、150、200μmol/L的辣椒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T6细胞株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辣椒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T6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cl-2、Bax、细胞色素酶c(Cyt c)蛋白的表达。结果辣椒素能显著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T6细胞株增殖,呈时间浓度依赖性(P<0.05)。辣椒素作用24 h后T6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辣椒素作用组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bax蛋白的表达明显上升,Cyt c蛋白的表达明显上升,Bcl-2/Bax灰度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辣椒素抑制T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与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促进Cyt c蛋白的释放有关。
符竣惠俞富祥汪洋徐启纲尹丽慧张启瑜
关键词:辣椒素肝星状细胞凋亡
Optiprep法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一种合理、经济、便捷的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分离方法。方法:运用改良肝脏原位灌注D-Hanks后,改用Ⅳ型胶原酶和DNA酶Ⅰ离体灌注,10%、16%Optiprep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台盼蓝排斥试验鉴定细胞活力,α-SMA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纯度。结果:我们采用Optiprep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分离出大鼠HSC,且活力、纯度均达到研究要求,HSC得率约为2×107/肝,细胞存活率为95%以上,纯度为90%以上。结论:本方法分离大鼠HSC合理、经济、便捷。
余盼攀张胜初季世强苏龙丰张启瑜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