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60038)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庆雄张万全孙黔云余天华李欣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灯盏花乙素与α-葡萄糖苷酶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运用酶促动力学、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研究灯盏花乙素与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探讨灯盏花乙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及抑制类型、结合类型、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结合过程中热力学参数以及非辐射能量转移.结果表明灯盏花艺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率(IC50)为0.498mmol/L,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与竞争性抑制的混合型.灯盏花乙素结合α-葡萄糖苷酶内源荧光的猝灭是由于形成了新的配合物,符合静态猝灭机理.15℃℃,25℃,37℃下灯盏花乙素与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常数在0.99×105~1.53×105 L/mol之间,且只有1个结合位点.热力学数据表明灯盏花乙素结合α-葡萄糖苷酶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是疏水作用力和氢键.F(o)rster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灯盏花乙素与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距离为3.97nm.
- 严晓琳袁培耘李欣杨庆雄
- 关键词:灯盏花乙素Α-葡萄糖苷酶荧光光谱紫外光谱
- 玫瑰花中抗补体活性成分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分离鉴定玫瑰(Rosa rugosa)花中的抗补体活性成分。[方法]在活性筛选指导下,并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用核磁共振、质谱数据与文献数据对比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活性部位中分离出3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1)、槲皮素(2)和山柰酚(3)。[结论]玫瑰花提取物有体外抗补体作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其活性成分。
- 杨庆雄张万全余天华孙黔云
- 关键词:玫瑰花抗补体活性木犀草素槲皮素山奈酚
- 玫瑰花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PC12神经细胞毒性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玫瑰花提取物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PC12细胞加入Aβ25-35共同孵育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PC12细胞活力,比色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内Nf-κb水平。[结果]玫瑰花提取物对PC12无显著细胞毒性,可以显著抑制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与模型组相比,添加玫瑰花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样品组能降低PC12细胞内MDA浓度和Nf-κb表达。[结论]玫瑰花提取物对β-淀粉样蛋白致PC1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Aβ25-35所致的PC12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有关。
- 杨庆雄王聪聪张万全余天华孙黔云
-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