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102019)
-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2
- 相关作者:郑凡东刘立才张春义杨勇杨牧骑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南水北调水源北京西郊回灌的水岩相互作用模拟被引量:12
- 2012年
- 南水北调水进京后余裕水可能回灌至地下储存,以涵养严重亏损的地下水资源。为研究地下回灌后的水岩相互作用,为南水北调水的合理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本次试验利用丹江口水库水和北京西郊地下水、西郊砂样开展了两地原水七种配比下的模拟含水层试验。结果表明:当含水层中丹江口水库水占比较高时,可能发生程度较高的阳离子交换吸附和钾长石的溶解;各含水层发生硝化反应,且丹江水占比越高,硝化反应越显著;各含水层发生显著的碳酸平衡作用,白云石和方解石在饱和状态下持续溶解并趋于稳定,表明南水北调水回灌将引起地下水硬度的升高。
- 郑凡东刘立才杨牧骑张春义杨勇
- 关键词:水岩相互作用含水层硝化反应
- 南水北调水源与北京地下水混合的水质变化特征被引量:21
- 2012年
- 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后既要与地下水混合供水,又要将余裕水回灌地下保存,两地水源混合后的水质变化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次研究中采集了丹江口地表水和北京调蓄池附近地下水,并开展了不同比例的混合试验。研究表明:丹江口水库水质优良;两地原水混合后,Na+、Mg2+、Cl-、SO24-等组分表现为物理混合;Ca2+、HCO3-、pH值则受到碳酸平衡的强烈影响,当丹江口地表水占比较大时,混合溶液中硝化作用主导碳酸平衡,当地表水占比较小时,溶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变化主导碳酸平衡。研究结果对南水北调进京后的供水具有重要意义。
- 刘立才郑凡东张春义
- 关键词:南水北调地下水
- 用TRIGRS预测技术评价飓风诱发的滑坡——卡罗莱纳州北部梅肯县实例研究
- 2012年
- 超前预测降雨诱发滑坡的关键是基于斜坡稳定性模型的具体使用,该模型模拟了复杂地形地下湿度与降雨量时空变化的瞬时动态响应。TRIGRS(瞬时降雨渗透和基于网格的区域斜坡稳定性分析)是USGS(美国地调局)滑坡预测模型,Fortran编码说明水文、地形和土壤物理特征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该项研究中,在卡罗莱纳州北部(NC)梅肯县蓝岭山,我们量化评估了Matlab版本TRIGRS(MaTRIGRS)的时空预测能力。在2004年的飓风季节,该区Ivan飓风诱发了大范围的滑坡。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6-mLiDAR)、USGSSTATSGO土壤数据库和NOAA/NWS联合雷达以及估计的降雨量都用于将输入数据输入该模型。来自卡罗莱纳州北部地调局区域的滑坡目录数据库用于评价MaTRIGRS的预测技术,以预测滑坡地点、发生时间,以及识别预测2004年9月。半径120m以内,发生30小时以上Ivan走廊飓风所观测的滑坡。结果显示,从滑坡位置到24m半径以内,观测的结果表明,67%的滑坡是可以成功地预测的,但是,包含较高的假报警率(90%),如果观测半径扩大到120m,发现98%的滑坡的假报警率是18%。本研究表明,在120m半径的空间和飓风持续时间内,MaTRIGRS是有效的时空预测方法,并且在准确的降雨预报和详细的野外数据区域,显示出滑坡预警系统的潜力。用其他的滑坡信息,包括每个滑坡破坏的准确时间和滑坡的长度以及滑行长度也可以进一步的改进验证。
- Zonghu Liao葛秀珍(翻译)苑惠明(校对)
- 关键词:滑坡飓风灾害预测LID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