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3JJD850007)

作品数:12 被引量:61H指数:6
相关作者:高志英郑宇王东蕾张亮沙丽娜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云南艺术学院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文化
  • 3篇傈僳族
  • 2篇刀杆节
  • 2篇信仰
  • 2篇宗教
  • 2篇跨境
  • 1篇傣族
  • 1篇移民
  • 1篇音乐
  • 1篇音乐舞蹈
  • 1篇影像
  • 1篇原始宗教
  • 1篇原始宗教信仰
  • 1篇占人
  • 1篇政治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变迁
  • 1篇社会网
  • 1篇社会网络
  • 1篇身份

机构

  • 11篇云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云南艺术学院

作者

  • 4篇高志英
  • 2篇王东蕾
  • 2篇郑宇
  • 2篇张亮
  • 1篇张振伟
  • 1篇曾静
  • 1篇张琳
  • 1篇王旺

传媒

  • 2篇民族研究
  • 2篇西南边疆民族...
  • 1篇开放时代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思想战线
  • 1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保山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变迁与生存理性:一位苗族妇女的个人生活史被引量:10
2015年
本文聚焦一位从越南嫁到中国的苗族妇女的生活经历。在当代社会遽变中,当遭遇父亲早亡、跨境关系断裂、女儿病故、丈夫突逝等一系列重大危机事件时,她先后理性地通过跨境边贸、认干亲、改嫁、父系关系调适及超自然世界构建等方式,来实现生存安全的最大化。推动其系列行动的生存理性,是一种以个体经济理性与群体道义理性为基本框架,以生存安全的最大化为行动的核心目标,同时密切考量社会规则与伦理道德,具有动态性与多样性特点的实践理性。
郑宇曾静
关键词:社会变迁跨境
独龙女文面的图案阐释与文化建构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通过对独龙女文面图案的解读,揭示出独龙女文面的原始宗教信仰成因及其长期被遮蔽的社会因素,分析了文面文化主体在多重社会压力下不断顺势建构文面文化的生存智慧。这种不断被重构的文面文化,覆盖了文面的原初动因,是文面文化主体基于区域内不平等族际关系作出的一种文化选择与适应。
高志英
关键词:原始宗教信仰文化建构
论人类学影片在传统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以《傈僳族刀杆节影像志》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影视人类学作为人类学新兴分支学科,其在丰富、发展人类学学科理论和方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影视人类学也为文化的保护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型媒介。傈僳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和旅游资源,但却不为外界所知,试以《傈僳族刀杆节影像志》为例,阐述影视人类学成果——人类学影片作为促进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
王旺
关键词: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旅游业发展
从“占人后裔”到国家公民:三亚回族的身份认同被引量:2
2015年
三亚回族以其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语言引发了关于其族性与身份认同的理论争议。本文通过在三亚回族社区进行田野工作,发现三亚回族在社会实践中随自身的文化特殊性有着鲜明的自觉,但三亚回族并没有以此为理由质疑自己作为中国回族的身份,相反,他们通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自己社会文化的表达与展演,不断强化着自己同时作为少数民族和国家公民的并行不悖的身份认同。
张亮
关键词:身份认同
多视角下丙中洛多元宗教的并存与交融被引量:6
2013年
本文在回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对丙中洛宗教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将历史学、民族学与宗教学多视角与多学科研究理论、方法相结合,重新审视丙中洛多元宗教从冲突到和睦共存、融混发展的历史脉络、现状及多重动因,并分析未来发展态势,以期推进中国边境多民族杂居区域的宗教文化研究。
高志英王东蕾
关键词:丙中洛多元宗教交融
茶山人婚丧礼物的文化意涵解读被引量:1
2015年
僻居于高黎贡山西侧小江流域的茶山人的婚丧礼物,无论是其礼物种类,还是赠送方式,以及享用方式都别有特点,是茶山传统社会关系与结构的基础与映射。本文通过对茶山婚丧仪式的田野考察,解读其婚丧礼物的文化意义。
高志英张琳
关键词:婚丧仪式礼物流动
信仰与政治:西双版纳傣族二元宗教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9
2014年
西双版纳傣族民间信仰的主要崇拜对象———寨神和勐神对应于当地早期以村寨和勐为单位的政权组织结构,两者都具有区域性和排他性的特征。勐泐政权统合西双版纳各地方政权的过程中,试图借助南传佛教这一包容性较强的宗教建立统一的意识形态。当地传统的地方政权则以保持民间信仰的方式对抗这一统合的过程。两者博弈的结果,西双版纳地区在政治上形成了车里宣慰使司领导的各勐联邦性质的政权,宗教上形成了南传佛教为表,民间信仰为里的二元宗教系统。
张振伟
关键词:信仰政治统合
国家化进程中的傈僳族基督教音乐舞蹈文化被引量:2
2014年
20世纪前期,国家对傈僳族居住的边境地区管理无力。从缅甸进入中国的基督教为了迅速传播和发展,以体现基督教教义的赞美诗取代了傈僳族的传统民族歌舞。1957年至1976年,禁止基督教音乐的流传与国家建立主流文化的政治目的相关。80年代民族政策的落实是傈僳族传统音乐舞蹈与傈僳族基督教音乐复兴的重要原因。90年代之后,文化产业发展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战略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地区民族音乐舞蹈的发展,并以傈僳族音乐舞蹈为主,融合了诸多民族,乃至西方音乐舞蹈的傈僳族基督教音乐成为傈僳族的一种文化传统。在现代条件下,现代民族—国家的国家化进程是影响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艺术演变的根本性因素。
和梦
关键词:傈僳族基督教音乐舞蹈
“生意人”的抉择:三亚回族的内发型发展策略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考察三亚回族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历程,认为在近年来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外部条件下,基于传统生活生计方式和文化传统,其已建构起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内发性发展模式。正是在生活实践与市场经济的一来一往、互进互退的过程中,作为生意人的三亚回族发展策略得以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万变不离其宗。
张亮
关键词:生意人
从王骥崇拜仪式看中缅傈僳族的多重认同演变被引量:9
2013年
将三国诸葛亮、明代王骥加以神化和崇拜,是滇西各族的传统文化特征与内容之一,是在与中原文化接触过程中将本民族原始崇拜与中原民间信仰相互交融而共创、共享一种区域文化的结果,其中交织着作为跨界民族的傈僳族的多重认同感。以王骥崇拜为核心的下火海上刀山仪式表明傈僳族对以王骥为象征的汉文化与国家的认同和超越族群意识的区域文化认同,该仪式还促进了傈僳族群自身认同感的增强。
高志英王东蕾
关键词:傈僳族刀杆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