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3DJB4J144)

作品数:5 被引量:140H指数:5
相关作者:侯英雨延昊张佳华张国平延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遥感
  • 3篇沙尘
  • 2篇遥感研究
  • 2篇植被
  • 2篇沙尘天气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NOAA-A...
  • 1篇地物
  • 1篇雪盖
  • 1篇遥感数据
  • 1篇气候
  • 1篇热红外
  • 1篇热红外通道
  • 1篇主分量
  • 1篇主要植被
  • 1篇温差
  • 1篇像元
  • 1篇像元分解
  • 1篇陆地植被

机构

  • 4篇中国气象局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国家气象信息...
  • 2篇西藏自治区气...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4篇延昊
  • 3篇侯英雨
  • 3篇张佳华
  • 2篇张国平
  • 2篇赵一平
  • 1篇李才兴
  • 1篇刘桂清
  • 1篇柳钦火
  • 1篇何延波
  • 1篇田国良
  • 1篇延昊
  • 1篇何延波

传媒

  • 1篇中国沙漠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遥感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利用热红外温差识别沙尘被引量:7
2004年
沙尘识别是沙尘灾害监测和沙尘气溶胶特性研究的首要工作。利用辐射传输方程进行了沙尘气溶胶的辐射计算 ,对不同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下的热红外通道温差ΔT(T11μm-T12 μm)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表明 ,利用热红外通道的温度差ΔT进行陆地沙尘识别是可行的。并利用NOAA AVHRR热红外通道的温度差ΔT进行了陆地沙尘识别的实验 ,经与地面气象站实测的沙尘天气现象相比较 ,结果一致。
延昊侯英雨刘桂清何延波
关键词:NOAA-AVHRR热红外通道
混合像元分解法提取积雪盖度被引量:21
2004年
通过对积雪、地物和云进行光谱分析 ,指出积雪在传统的NOAA AVHRR可见光和近红外通道的高反射性特点和新增的 1 .6μm红外通道上的低反射性特点为提取积雪盖度提供了大量的光谱信息。首先对AVHRR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提取含 99%信息量的前两个主分量 ,对其进行散点图分析 ,获取终元。最后使用两种策略进行多光谱混合像元分解 ,提取积雪盖度参数 ,结果很相似 。
延昊张国平
关键词:雪盖混合像元分解地物盖度NOAA-AVHRR主分量
青藏高原沙尘天气的遥感研究
由于分布在青藏高原上的气象观测站点稀少,难以对沙尘天气进行充分的地面观测。通过对近年来的6次沙尘天气进行遥感识别,分析了青藏高原沙尘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和沙尘来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在冬春季存在明显沙尘天气,主要分布在藏北高...
延昊张佳华赵一平张国平李才兴
关键词:青藏高原沙尘天气
文献传递
我国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响应被引量:77
2007年
在GIS系统的支持下,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构建了基于光能利用率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遥感模型,估算了我国陆地1982—2000年1—12月植被NPP,分析了1982—2000年我国不同植被类型NPP的季节性和年际性变化规律,基于像元空间尺度讨论了植被NPP对气候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植被NPP年内季节性变化规律明显;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年NPP在1982—2000年基本呈上升趋势,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落叶针叶林,增长幅度最小的是草地;1982—2000年,NPP年际间波动最大的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年际间波动最小的植被类型是草地.通过NPP对气候因子(降水、温度)变化的响应分析表明,我国降水对植被NPP季节性变化的驱动作用高于温度,气候因子(降水、温度)对北方植被NPP季节性变化的驱动作用高于南方;我国气候因子(降水、温度)对NPP年际变化的驱动作用(强度、方向)随季节及纬度的不同而不同.
侯英雨柳钦火延昊田国良
关键词:遥感数据净初级生产力
青藏高原沙尘天气的遥感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由于分布在青藏高原上的气象观测站点稀少,难以对沙尘天气进行充分的地面观测。通过对近年来的5次沙尘天气进行遥感识别,分析了青藏高原沙尘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和沙尘来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在冬春季存在明显沙尘天气,主要分布在藏北高原、藏南谷地和青海高原地区,这与高原大风对地面的风蚀有密切关系。卫星遥感作为一种重要的观测手段,提供了对高原沙尘天气的有效观测。
延昊张佳华赵一平张国平李才兴
关键词:青藏高原沙尘天气遥感
利用遥感信息研究西藏地区主要植被年内和年际变化规律被引量:25
2005年
利用1982~2000年NOAA-AVHRR月合成NDVI遥感资料和相关气象台站数据对我国西藏地区的稀疏草地、浓密草地和Tebit森林等主要植被的变化进行了初探.利用月合成NDVI的多年平均值分析了植被指数年内季节性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利用多年月合成NDVI的标准差描述了NDVI年际间波动情况.结果表明,在西藏地区,浓密草地和Tebit森林的NDVI植被指数年内变化规律呈明显的季节性,而稀疏草地则不明显;在年际变化方面,浓密草地月合成NDVI值波动幅度最大,Tebit森林次之,稀疏草地最小,且波动幅度较大的月份集中在NDVI值较高的植被生长季节6~10月份.
侯英雨张佳华何延波
关键词:NDVI
共1页<1>
聚类工具0